(两年前的今天,2021年3月6日下午,在深圳大鹏见到阔别42年的宝光医生,时年75岁)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宝光医生就是少有的一位有趣的灵魂。
认识宝光医生是在1976年夏天,我当知青的沿河县甘溪区甘溪人民公社要在标水岩修建水库,受益者为我们插队落户的团结大队,之前的坡(土)改梯(土)只要能引来渠水浇灌,一半以上都能变成梯田。这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团结大队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本着谁受益谁出力的原则,修建水库的民工从团结大队各生产队抽派。第一生产队是石匠云集的地方,所有石匠全部派上,其余各队派出的多是30岁上下的壮劳力。我和同生产队的知青牛文琪、五队的知青高爱萍都被抽派到标水岩。宝光时年三十,刚好在抽派之列。于是得以和他在标水岩水库工地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了一年半左右。标水岩水库工地谯家山脉的山脚,前不巴店后不巴村,工地的劳动强度比干农活更大更枯燥,修水库的那段岁月无疑是相当艰苦的,但是由于有了宝光这样一位整天乐呵呵笑眯眯的有趣的灵魂存在,也使得那段艰难的岁月充满了欢乐。
当时宝光的名字后面还没有医生这一职称,叫他宝光医生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当年在标水岩相处的往事:
夏天傍晚,辛勤劳动了一天的民工们在工棚外歇凉,我和知青好友牛文琪则拉二胡、小提琴娱乐。宝光则在旁边唱起民间小调。小调的唱词内容丰富,但腔调简单,我们听熟他唱的旋律后便为他伴奏,宝光兴头更足,模仿一深闺怨女的口气又说又唱:
(唱)奴在房中闷呀沉沉。
(白)上街去耍嘛!
(唱)上街哩呀玩呀耍遇到警察兵。
(白)遇到警察兵了又啷凯了嘛?(土家方言:啷凯:怎么样?)
(唱)十指尖尖抱住奴的身。
(白)抱住你的身又啷凯了呢?
(唱)这句呀的话儿不好对你言。
(白)莫非你要嫁人呀?
………
接下来便是深闺怨女和警察兵谈婚论嫁了,警察兵问要送多少彩礼才能娶你过门时,宝光此时的演唱更是深情款款:
只要你的小伙儿漂亮哪个要你的钱!
这一句立刻打动了标水岩水库工地上那群青年后生的心。当年农村嫁娶现状是:无钱哪怕小伙儿逛(逛:漂亮、英俊、帅气),有钱不怕胡子深(深:长,胡子深:年纪大、苍老),就在当年,水库工地上最漂亮的那位女青年就嫁给一个年近四十的铁路建筑工。那位老气横秋的铁路建筑工到标水岩水库工地才一露脸,全体贫下中农民工们都忍不住叹惜:果然是有钱不怕胡子深啊!
而工地上的青年农民工们显然不愿面对现实,他们宁愿陶醉在宝光演唱的小调里。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完毕,就互相打趣道:只要你的小伙儿漂亮哪个要你的钱!
与工地上很多年近三十仍然找不到对象的男青年相比,宝光成家却是很早的。据宝光说,他是1958年上坝完小毕业的,毕业前夕正遇上甘溪区召开大跃进动员大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他和他的同学被安排到大会上集体扭秧歌:
嗦啦嗦啦多拉多,
嗦多拉嗦米来米,
米拉嗦米来多来,
来嗦米来米嗦拉多,
来多拉多,
来多拉多……
秧歌队中,宝光的形象最阳光,也扭得最好。宝光说还得到我父亲的表扬(家父当年任甘溪区区长)。
扭完秧歌不久,宝光就接到沿河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在他踌躇满志地准备进一步深造时,暑假期间他父母就把他的婚事包办了,宝光身不由己地当了新郎,时年12岁,他的新娘子18岁。
后来才知道。沿河六十年代以前有童婚现象,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为儿子置办童婚,能够为儿子置办童婚的都是家境较好的家庭。宝光的家庭是祖传中医,祖父、父亲都在十里八乡悬壶济世,口碑良好。宝光从小帅气阳光,在当年农村儿童入学率极低的情况下顺利地读到小学毕业,这样的条件在当地是其他家庭无法望其项背的,所以宝光得以12岁就步入婚姻殿堂。我曾经问过他:如果家里不让你那么早就结婚,而是让你接着升学,你有什么打算?有没有准备考大学?他幽幽地说:考大学当时还没有想那么远,但是想过初中毕业了考铜仁师范,毕业了回上坝完小来当个老师。等到我走上讲台以后回味当年宝光的心声时,才深深地为宝光惋惜。以宝光的智商,考上铜仁师范应该没有问题,以宝光的情商、个性和气质,他在学校一定是一位广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可惜了!
宝光会唱很多民间小调,其中最引人入胜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曲中梁山伯因识得祝英台为女儿身后又因不能迎娶害了相思病,奄奄一息之际,派书僮四九赶赴祝家报信,祝英台为梁山伯开药方的情节尤其让人扼腕叹息:
一要龙王角,
二要梭罗木,
三要甘露水泡药,
梁兄啊梁兄才得活。
四要峨眉月,
五要雷公浆,
六要凤凰来打汤(打汤:煲汤)
与郎哟与郎——润肝肠。
七要千年雪,
八要万年霜,
九要王母娘娘身上香呀,
十要啊十要——仙桃尝。
话是这样说啊,
哪有这样药,
回去安排衣棺椁,
梁兄啊梁兄——不得活啊。
……
整本《梁祝》唱完,前后得半小时。宝光唱得声情并茂,全体民工们听得津津有味。
宝光因为是当地方圆十里屈指可数的正儿八经的小学毕业生,是乡党中少有的文化人,所以他的礼数也比别人多。有次他请我去他家吃饭,我先吃完,对他说一声:你慢吃。不一会他吃完了,双手举筷子向我致意:相并你了哈,建华!而我却是第一次听到“相并”一词,不仅不知含义,还听岔了,当即质问他:什么?你要枪毙我?我不就到你家吃餐饭么,犯什么错误了?宝光未曾想到他这一礼数被我误解成这样,赶忙陪笑耐心解释,相并:在土家方言中的意思是:我吃得慢,落后了,让你久等,多谢了!——我才转嗔为喜。
1977年冬,恢复高考,我仓促应考,竟然榜上有名。1978年春,我上学离开了标水岩水库工地,离开了我插队落户两年半的生产队和乡亲们。大约是1980年暑假,我在沿河县城遇见了宝光。此时标水岩水库已建成通水,宝光及众民工都已回归原生产队。我问宝光现在忙什么?他回答正在跟师傅学弹棉絮,并许诺:等我学会弹棉絮了,一定要居居火火(居居火火:土家方言:认认真真、漂漂亮亮)地帮你弹床棉絮!我听后也很高兴,祝他早日学成手艺,造福乡亲。至于他何时艺成,弹棉絮弹了多久,客源多少、口碑如何,尚未来得及了解,两年前与他重逢时也忘了问,至今不知详情。
1992年春天,乘着小平同志南巡的东风,我南下深圳。几乎就在同时,宝光的儿女也成了南来打工一族。几年后,宝光的妻子去世了,孤独的宝光被儿女接到深圳来散心,宝光一到深圳大鹏,就被这片热土深深地吸引了。进工厂打工年事已高,于是他就接过祖传的衣钵——中医,为家乡的打工一族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打工一族头痛冷热、跌打损伤不用去医院,请宝光医生看看就好。宝光自己也勤学不辍,将祖传医书细细研磨,医术也日有所进,他提供的中草药和中成药价廉物美,加上服务态度良好,在打工一族中有口皆碑。宝光医生的名号在大鹏一带也越叫越响。
我和宝光医生前后南下深圳,相隔不到40公里,可是近30年来从未取得联系。我不知道他在大鹏,他知不知道我在罗湖我不清楚。一直是到2020年春节才和他取得联系。春节过后不久,宝光打电话给我,他回沿河老家过完年,准备近日返回深圳大鹏,要经过平湖,想来看看我。我表示热烈欢迎。得知他到达平湖的时间是上午8点到11点之间,于是我买好早餐,到平湖汽车站去等候。上午9点左右,宝光打电话给我,说他乘坐的私家车不肯绕道平湖停留,从惠阳那边直接去大鹏了。我才知道原来他不是乘坐沿河开往平湖的长途班车,因为长途大巴夜间是不能上高速行车的。那次虽然没有见上面,但是互相加了微信,从此开始和他微信联系。我还建了一个名叫“标水岩好友”的微信群,把宝光医生和当年在标水岩修水库的知青牛文琪、杨胜周、高爱萍等拉进了群。但因为从年头穷忙到年底,也未能去大鹏看望他。到2020年12月5日晚上,宝光第一次和我视频聊天。宝光知道我爱听他唱沿河土家民间小调,那天晚上他唱了一曲又一曲,先是清唱,接着取出二胡自拉自唱。唱累了抽支烟,抽完烟接着唱。自拉自唱表演完毕,又打起了快板。可惜我的手机不能录屏,于是不停地截图。宝光唱了一个多小时,我截图39张。每张图上都是宝光倾情演唱,我从头至尾都笑得合不拢嘴。
我把截图发到“标水岩好友”微信群,大家看了都忍俊不禁。转眼到了第二年3月,我和在深圳带孙子的高中同班同学胜周兄约好,让他儿子开车,送我们去大鹏和宝光医生见面。于是在2021年3月6日那天下午4时左右,我终于和宝光医生在阔别42年后重逢,他75岁,我64岁。
我们把车停在超市停车场,跟随宝光医生到他在大鹏的寓所——出租屋。他来深圳近30年,就是在这样的出租屋里度过的。
在宝光医生的出租屋,宝光也不寒暄,所有的客套都免了,直接开唱。他拿出厚厚的记满沿河土家歌谣的笔记本,一首一首地唱,虽然他的体型变化很大——从当年的一把二胡一样的身材变成了今天的大提琴身材,但是精气神和当年一模一样。他兴致勃勃地唱,我们笑逐颜开地听,持续唱了一个多小时,那本笔记本上的歌谣估计还没有唱完一半。宝光医生说,这样的沿河土家歌谣、民间小调他记了好几本。你们下次来我再接着唱。
接下来的节目就是宝光医生、胜周父子、我,我们一同到大鹏超市旁边的酒楼共进晚餐。我拍了好几张胜周和宝光医生的合影,唯独忘了我和宝光医生合影,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
2021年又一晃就过去了,2022年疫情肆虐,出行不便,全年居家抗疫。今年年初,慈母仙逝。料理完慈母后事,突然想起和宝光医生好久没有联系了,于是和他微信视频,没有反应。打他手机,电脑回音:您拨的号码是空号。心里马上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与此同时,胜周兄也打电话问我宝光的近况,说好久没有联系上他了。还是胜周兄的儿子有办法,直接与保光医生的孙女(也在大鹏打工)联系,才得知宝光医生今年大年初二去世了。原来去年10月,宝光医生胸疼,去医院检查,已是肝硬化腹水。于是在疫情放开之前就回沿河乡下老家静养,拖到正月初二终于不治,享年77岁。
宝光医生——这位有趣的灵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扼腕叹息之余,我立马想起宝光医生手抄的记满沿河土家歌谣、民间小调的几本笔记本,让胜周兄的儿子询问笔记本的下落。宝光医生的孙女回答,除了他爷爷手抄的药方以外,那几本歌书(记载土家歌谣和民间小调的笔记本)他们认为没有价值,所以就全烧了。我一听就悲从中来,沿河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土家歌谣、民间小调那是含金量十足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歌谣和小调千百年来都是口耳相传,由于没有文字记录,有多少散失了也未可知。传到宝光医生这代人,才算是遇上了合适的传承人:一、热爱,过耳不忘;二、有文化,能够笔录保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当年宝光医生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走乡串寨,经年累月,广为搜集,好不容易笔录下来的这些极其稀有的宝贝,在他的儿孙辈看来一文不值,于是付之一炬。悲哉!惜哉!唯一感到欣慰的是,那次大鹏重逢,我用手机拍下宝光医生笔记本里记录的土家小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本,准备整理出来,将文本发给家乡文联留存。
呜呼!宝光医生!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带到哪里的宝光医生,就这样走了,人间少了一个有趣的灵魂,天堂多了一位快乐的星宿。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6893
评论列表(32条)
悄悄来到您的空间
静静欣赏您的家园
看后难过为他点赞
有趣灵魂大爱无限![难过][难过][难过]
@风雨:多谢风雨朋友首席支持!请上座,敬一辈土家香茶![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民间艺术家。人走了,但魂没走啊,还萦绕在人们的脑海。故事精彩!
@晓舟同志:多谢晚丹老师雅鉴鼓励![花][花][花][花][花][花]
宝光医生走了,真的很可惜!
@2272 张英辅:是的是的。多谢张老师雅鉴![花][花][花][花][花][花]
杨老师写的人物活灵活现,读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民间艺术家宝光医生的土家歌谣民间小调宛若耳边,老师是写作高手,读文受益匪浅!好长时间不见杨老师博客,心中若有所失,今天读文好开心!!
@李宗宾19481957:多谢李老师雅鉴!近两月情况特殊,行文无头绪,所以几乎没有动笔。以后会恢复正常,还请您多多指导![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宝光医生过早的离世太可惜了!是民间艺术是个不小的损失!再次看到杨老师的博文!
@解世权:多谢解老师光临雅鉴!宝光医生确实走得太早了,他的子孙辈文化层次不高,烧掉他的心血,更是烧掉了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从发病到去世整4个月时间,没有和我联系一次,如果联系了,我会提醒他把那几本笔记本保存好,我愿意帮他整理,送沿河县文联存档。现在一切都灰飞烟灭,痛惜啊!
@情满乌江:所以有的事想起来马上就做,那怕暂时做不好也不会留下遗憾。。
@解世权:是啊是啊。
看到被儿孙们“烧”了,不由拍了一下桌子,太可惜、损失太大了!唉!他们咋想的!
我家有个老前辈,一是会勾画戏剧脸谱,会很多!二是他记忆有很多地方戏的剧本,张口就来!我们总想等有机会把那些剧本都记录下来,可是光想没行动,老人也是带着满腹的戏本离世了!所以,听杨老师讲“宝光”的故事,特有感触![赞][赞][赞]
@柳絮晗烟:抢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来等不得。[花][花][花][花][花][花]
那个有趣的灵魂走了,带着他喜欢的东西走了,留给人们的是遗憾。
@华章秋韵:欢迎华章秋韵老师光临雅鉴!自入耳顺之年,身旁渐觉故旧少,空间唯有悼文多。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尤其是这样一位有趣的灵魂驾鹤西归,实在令人叹息。
有趣的灵魂在哪里都会有趣,宝光先生还会把土家山歌带去天堂。
@四格格:多谢格格雅鉴!是的是的,宝光医生会让天堂里充满快乐。[花][花][花][花][花][花]
有趣的灵魂在世写了那么多原生态、喜闻乐见的歌词,虽然平凡然活出了人生的价值,值得敬佩、缅怀,在天堂同样会给人们带来欢笑!谢谢杨老师的精彩分享![赞][赞][赞][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多谢流云老师雅鉴!有一分趣,添一分乐,虽然平凡,也有价值——宝光医生这一生就是这样。最近我收到很多熟识宝光医生的人的电话,对他的突然离世深表惋惜。[花][花][花][花][花][花]
这么长时间没有看到杨老师的文章,终于盼到了,而且是很精彩动人的故事,主人公的确是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可惜走的太早了,灵魂有趣,多才多艺,人品高尚,没有留下你们的合影,的确是遗憾。
@豫莲芳草:多谢师老师雅鉴并鼓励!这段时间情况特殊,提笔无绪,所以未有新作。以后会渐渐恢复,期待您的一如既往的支持![花][花][花][花][花][花] 生活中像宝光医生这样有趣的灵魂确实不多,他辞世的消息传开后,所有熟识他的人都深表惋惜。
呜呼!宝光医生!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带到哪里的宝光医生,就这样走了,人间少了一个有趣的灵魂,天堂多了一位快乐的星宿。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深情,精辟!还有那张压题照太好了,图文并茂。
@诚厚:多谢诚厚老师雅鉴和鼓励!宝光医生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他的性格气质(幽默有趣)跟魏晋南北朝很多名士相似,魏晋名士卓尔不群,遗世独立。而宝光医生走到哪里都能够和人打成一片。可惜走早了点。
的确是“有趣的灵魂”,开朗、乐观、豁达。
宝光,这位民间医生,民间艺术家,将沿河土家民谣与小调唱得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给那年那月的知青,农人,后来周遭的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有趣的人走了,可他的歌声,会在听过的有心人心中萦绕,有趣的灵魂依然在。这样的生命,令人敬重。乌江老师对宝光医生身世与命运,特长与爱好的抒写,声情并茂,情深义重,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感人至深,好重好重的佳作,余音绕梁。
“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带到哪里的宝光医生,就这样走了,人间少了一个有趣的灵魂,天堂多了一位快乐的星宿。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精彩故事[赞][赞][赞]
@菲菲娜妮:欢迎朋友光临!多谢您的雅鉴和鼓励!这几天忙得晕头转向,未能及时回复,请多包涵![花][花][花][花][花][花]
很喜欢宝光医生这样有趣的人,看到最后,不肖子孙居然把宝光医生整理的山歌词烧毁了,真是又气又急,唉,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事也告诉我们,有梦想要立即去实现,人生无常,还是要有危机意识,自己的事不要等子孙去帮你完成,子孙靠不住。如果宝光医生自己当年把它整理好交给当地文联,或者自己整理成书流传,那该多好啊!
@周旭才:多谢周老师雅鉴!您说得太好了,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个先到,有梦想要立即去实现,我两年前和宝光医生见面时,就告诉他收集记录的土家歌谣、民间小调的价值非凡,希望他整理出来交给家乡文联。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他所做的事的价值。我因为有自己的计划,心想等忙完我的事后再帮他整理。谁料天不假年。他的儿孙我不认识,估计文化程度不高,手抄的药方可以济世糊口,所以保存。歌谣小调又不能换钱,所以一把火烧掉。子孙也靠不住,所以有生之年一定要自己把想做的事做成做好,不留遗憾。
这几天忙得晕头转向,迟复为歉,望海涵。[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情满乌江:谢谢您的用心,您是一个有情有义有眼光的好朋友,宝光医生在天之灵也会欣慰!
一位很值得纪念的能人!非常耐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