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之根财帛之源

1681.jpg_wh1200

自秦朝统一岭南后,百越族从原始社会逐渐融入中原文明。秦、汉政权更迭之际,秦朝派驻岭南的将领赵佗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现在的广州主城区)。南越国的建立,奠定了今日岭南的地域范围。秦朝统一岭南,南越国的建立,改变了岭南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岭南发展史从此拉开帷幕。虽然南越国只有短短的93年,源源不断的中原文化带动了别具一格的岭南文化发展。南北贸易流行,促进了岭南海上丝路的形成。

南越国的都城位于番禺,这名字的来源是什么?都城所在地有座山峰大部分时间云雾缭绕,当地人称之为白云山。山下有一条名叫珠江的大河从西蜿蜒东流,两岸是珠江三角洲冲击平原。珠江北岸有两座小山,一座叫番山,一座叫禺山。赵佗建立南越国都城时,城邑建在番山和禺山之间,所以,都城名字叫番禺。

三国时期岭南属吴国地界,孙权把岭南行政架构设为交州、广州,合浦(现属广西)以南至越南中部、海南岛为交州,合浦以北(现广东全境、广西一部分)为广州,广州的州治设在原南越国都城番禺。从此,番禺改名为广州。为保留番禺名称,在广州南部设立番禺县,广州和番禺的名字、地域沿用至今。

岭南文化源于中原,按地域划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三大块。其中,广东文化又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尤其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构成广东文化的主体。由于独特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和海洋文化为源头,特别是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自明清以后,形成源自中原有别中原的岭南文化。海洋贸易的开放性,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岭南文化的结构。与中原的贸易,与外邦的海洋贸易,形成了岭南高于小农经济的务实心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崇尚实业,兼容性强是岭南文化特征。

清朝以后广州的经济一直位列各省前茅,这得益于唐朝、宋朝以后广州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特别是清朝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丝绸、茶叶、陶瓷等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海外货物大量涌入。乾隆年间清朝采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作为对外贸易口岸,当时叫一口通商。

清朝于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允许海洋贸易,设立4个对外贸易海关,“粤”海关在广州,“闽”海关在厦门,“浙”海关在宁波,“江”海关在上海。清朝中期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认为西洋商人倒卖中国商品获取巨额利润,且西洋商船携带洋枪不时发生伤人事故。于是,清朝关闭“闽”、“浙”、“江”三个海关,仅留“粤”海关作通商口岸。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无法进入中国,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生成,阻滞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国人无法接触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想,科技、工业、军事等逐渐落后国外。

保留全国唯一的“粤”海关对外贸易,各省需要外贸的货物都要运到广州与外商贸易。由于外贸的唯一性,广州成为全国贸易特区。当时清朝宫廷使用的大量珍奇洋货,如紫檀、象牙、珐琅、鼻烟、西洋钟表、金银饰品、玻璃器皿、毛织品等,由于中国没有技术生产,这些贵重洋货几乎全由十三行供给。

广州十三行其实是一个水陆码头,是官府指定的外贸特区。所谓的十三行,是经官府严格审核后,拿到官府特批营业资格的十三家贸易商行。而各省需要进行对外贸易的商家,必须通过这十三个商行才能进行进出口外贸交易。可以想象,这十三家外贸商行的背后,有一条隐形的,盘根错节的利益链。

十三个商行也是代表官府征收进出口贸易关税的执行机构,除了商品贸易差额收入外,关税也是广东地方财政一个巨大的收入来源。据统计,清朝后期十三行的关税年收入约180万两白银,几乎是当时广东省全年税收的40%。因此,十三行是日进斗金啊!按现在的话说,广州是全国富得流油的城市。

各省进出口贸易的商人,海外来的商人,国内外大量货物云集十三行,使广州的经济出现空前繁荣景象。广州成为全国进出口外贸枢纽、物流中心,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因为广州的财政充裕,民国早期广州曾经是国民党的中心。除了孙中山先生在广东人脉深厚外,毗邻香港、澳门,广州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口岸,经济发达民众思想开放,提供强大财政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为广州有长期外贸领域处于全国领先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了国家级的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21世纪之前,广交会是唯一的国家级进出口贸易平台。广交会最鼎盛的时候,春秋两季交易会的成交额,超过当年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0%。改革开放以后,广东利用香港、澳门的进出口贸易优势,招商引资创造了许多传奇故事。外贸聚财、实业兴国是广东的财帛之源。

清朝末期广州、番禺许多商人从十三行掘到第一桶金后,向朝廷纳捐踏入仕途改变人生走向,番禺的邬斌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清朝有些制度可谓是饮鸩止渴,如纳捐制度。所谓纳捐,取得乡试的举人向朝廷缴纳一定款项,可以更快某得官职。纳捐与科举同为选拔官吏的途径,根据缴纳款项多少,可以得到不同的职位。

番禺的邬斌在19岁的时候经乡试考取举人,因父亲在十三行任职家境殷实,纳捐数额较大获任内阁中书,七品官阶。次年继续纳捐被选用为刑部浙江司员外郎,从五品官阶。第三年再继续纳捐获“克襄王事”(能够协助朝廷事业),被咸丰皇帝诰授为通奉大夫,官阶从二品。从此,邬斌在京中供职。

邬彬在京任职期间,正值中国园林发展大潮,北方、江南的官宦、文人盛行营造园囿,私园之风十分盛行。在这股造园风潮的影响下,邬彬感触良多,心想有朝一日辞官返乡,也筑一园林,过隐归闲逸的神仙生活,实属人生一大快事。遂请苏杭画师绘制园林景观图纸,以待日后退职回乡实施。

邬斌任职二品京官,其父在家乡自然被地方官员及十三行业界另眼相看。多年经营家境殷实,向官府提出垫款开垦荒地安置移民得到批准,获得番禺南部万顷沙荒芜地区的开发权,由此更是蓄积大量财富。邬斌在京供职五年后,以母亲年迈为由,辞去官职归隐乡里,全身心协助父亲料理家业。他将在京任职时获得的园林图纸,借鉴广州海山仙馆造园技法,在家乡建造私家园林。经过五年时间,耗费白银三万两,于1871年建成名噪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

余荫,比喻前辈恩泽惠及子孙。山房,山边一隅房屋。邬斌把园林建筑命名余荫山房,有其深远含意。房舍并非奇珍异宝园林,只有山野陋室一间,其隐晦、谦卑之心可见一斑。余荫山房以园林布局巧妙、古木葱茏、曲径通幽、亭榭叠影等特色,与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并称广东四大名园。

余荫山房布局巧妙,以藏而不露、缩龙成寸的手法,将园中亭台楼阁、殿堂轩榭、小桥流水等山水园林尽纳园中。满园绿荫遮蔽阴凉幽静,显现余荫意境。岁月流逝,余荫山房已成为广东古园林建筑的翘楚,岭南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

                                          23-1-15

ce6758e4f3c74f9e86f4a27f9ba1d97f

广州大剧院

202108171725351065

番禺余荫山房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1942

(6)
上一篇 2023年1月15日 上午9:09
下一篇 2023年1月15日 下午5:53

相关推荐

  • 【小说节选】迟到的教官

    –  小说连载《军帽的顔色》之二 :           迟到的教官 三月六号这天早晨,施庚生比平时起床更早一些,他披上棉袄,打开大门,朝东方望去,远处天边有一缕曙红的色彩在向上缓缓晕开,那是太阳准备升起,在地平线上蓄势的时候。今天是个晴天,很适合开展民兵训练活动。这黄部长难道能掐会算,懂得天文地理?施庚生弄不懂黄部长。 施庚生自己在锅里热了一碗…

    2022年8月22日
    64920
  • 金雀枝

    金雀枝 尤 今 说来没人相信,当年偕同年过七旬的婆母到新西兰去旅行,给她印象最深刻的,居然不是明媚的湖光山色、更不是亮丽的冰川河谷,而是那处处普植的金雀枝。 初见金雀枝,真有“惊艳”的感觉。 那天下午,先生日胜驾了租来的车子,在北岛赶路。 车子在飞驰,蔚蓝色的天,无云,光秃秃的;灰黑色的地,无车,直坦坦的 ;周围的景致单调得令人昏昏欲睡。正当我眼皮子好似加入…

    2022年9月27日
    2.5K171
  • 小说连载:纯真时代(十三)

    十三、 三霸去公安局找卫东帮忙改户口。卫东看到三霸的结婚证,心里咯噔一下。很快调整了心态,笑着对三霸说,你知道不知道,结婚是什么一回事儿?三霸满头黑线,说,还真不知道呢。卫东带三霸到110的库房,里面靠墙,整麻袋得麻将,还有轮盘机,满是灰尘的桌子上,堆满了录像机,货架上,好多录像带。卫东找了一个能放的录像机,接上电视机,对三霸说,你自己看一下。就带上库房门,…

    2022年7月7日
    90050
  • 神话

    知堂老人一生写下的小品文章大致在三千篇左右,四十多个本子,真正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坐席的文字,是从和兄长鲁迅断交的一九二三年七月开始出现的,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实在让人感到有些意思。这些文字,和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他与钱玄同、孙伏园等人创办的《语丝》杂志有很大的关系。一九二八年他发表《闭户读书论》后,过了十年的隐逸生活,而后作品风格更加成熟,成了真正的知堂文…

    2022年8月26日
    4.5K50
  • 提倡读原著

    说心里话,于丹讲《论语》和易中天讲《三国》我都不喜欢,不喜欢他们在荧屏上晃来晃去。《三国》是我的童子功,年少时读过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年有不同于一年的认识;《论语》是在大学里读过的,短短的章节片羽,也曾消遣过一段日子,它是教人怎样入世的一部书,—我是受它影响了,最大的感受是,做事循规蹈矩,放不开,有时自己竟有些痛苦,可能是没有领会其精神实质吧…

    2023年5月22日
    1.5K7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6条)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1月15日 下午2:18

    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不单单是建筑风格,更有岭南画派清新淡雅。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3年1月15日 下午6:44

    我对岭南文化知之甚少,读博受益,了解更多文化知识。那个广州大剧院看着很漂亮,好像是摸仿悉尼大剧院的样子。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1月15日 下午10:41

      @豫莲芳草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还是蛮漂亮的。广州大剧院有巴黎罗浮宫的元素,是多元文化的体现。

  • 风雨
    风雨 2023年1月15日 下午7:34

    分享精彩,美图美作
    问候,周日愉快![花][花][花][花][花]

  • 东北老太太
    东北老太太 2023年1月15日 下午8:20

    学习了解岭南文化的窗口,挺好的。第一次接触“番禺”这个地名是看一部电视剧,内容是一个银行抢劫案,挺惊险。。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1月16日 上午8:26

      @东北老太太广州最早的名字叫番禺,三国时期改称广州后,为了保留番禺这个名字,专门在广州南部设立番禺县,现在是广州的一个区。

  • 阳光笙箫支剑笙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3年1月16日 上午6:49

    拜读大作!分享精彩,欣赏美景,领略风情!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荟萃,丰富多彩!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3年1月16日 上午9:18

    广州就有十三行博物馆,你写得很详细,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

    • 清河君
      清河君 2023年1月16日 下午10:09

      @四格格广东以外的人,还能知道广州十三行的人凤毛麟角,你是见多识广之人![赞][赞][赞]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3年1月16日 上午11:30

    博文行文老辣,精彩纷呈,胜过宏篇巨制。[花][花][花][花][花][花]

  • 阿诚56027
    阿诚56027 2023年1月17日 下午3:46

    拜读,欣赏!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3年1月21日 上午5:11

    精美佳作,文脉丰厚,颇有内涵,将岭南文化的历史渊源深邃呈现,余音绕梁。祝兔年吉祥,幸福安康,美好多多!

  • 诃痴快乐
    诃痴快乐 2023年1月22日 下午9:10

    一路跑来一路看,一路祝福是甜蜜,明媚艳阳赵万里,篇章如虹悬挂苍穹。

  • 诚厚
    诚厚 2023年1月26日 下午3:15

    对岭南文化的来源、发展、特点作了详细的阐述。好友对岭南文化很有研究。[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 仔仔爷爷
    仔仔爷爷 2023年1月27日 上午10:22

    风景秀美。新年问好。祝福朋友初六快乐!

  • 诚厚
    诚厚 2023年1月28日 下午1:12

    去过4次广州,来去匆匆,著名的十三行的历史竟没有去看看,遗憾了。兔年快乐,祝福好友!

  • 仔仔爷爷
    仔仔爷爷 2023年2月1日 下午3:59

    漂亮。谢谢分享。并祝福朋友新春快乐,2023年万事如意!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