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趟没有回程的单向列车,驶过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人生经历过、见识过的事情,将成为你的宝贵阅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化为一朵浪花。许多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最后都化为一抔黄土,后来者只能在史籍的文字中、传说中去了解他们。
历史的篇章翻过一页又一页,远去的岁月与我们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破碎的片段。许多事情的真相、细节,像握在手中的沙子,慢慢在指缝流走。
古代人们的生活圈子可用方圆百里来形容,那时出门全靠两条腿走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人过的是田园生活,很少出远门。如果去50公里以外的地方,需要准备充足的水、干粮。按一小时5公里计算,需要10个小时。路上要休息几次,加上午饭的时间,11-12小时才能到达,连续走一天路,体质差的还不敢走。即使是有钱人家乘坐牛车、马车,也快不到哪里去。牛车每小时约7-8公里,马车10-12公里,由此可见马车大概只比走路快1.2倍左右。
坐牛车、马车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木制车辆没有任何减震措施,车轮与路面接触产生碰撞,即使一块小石头也会使乘车人感到很颠簸。而且以前的路都是泥土路,路上被碾出一道道车辙,车辆在坑洼不平的路面走起来十分颠簸,车上的人随着路面的起伏左摇右摆。条件就是这样,有钱、有权的人只能面对现实。
现代人已经无法看见牛车、马车,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共享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大部分家庭拥有汽车,出门靠两条腿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由于交通工具的普及,各种公交车、火车、高铁成为大部分人出行的首选。现在,上班早出晚归50公里是正常的事情,去500公里外办事,当天去、当天回也是平常事情。
古代科举制度,相当于现在的考大学,从隋朝到清朝一共实施了1300多年。那时很多年轻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拼命挤上这条狭窄的科举路。
县试,通过了成为童生,取得参加府试的资格。府试,通过了成为秀才,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在省城每3年举行一次,一般在秋天举行,也叫秋闱,第一名叫解元,取得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的资格。会试在京城每3年举行一次,每年春天举行,称为春闱,前300名取得殿试资格。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主考官为皇帝委派,录取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只录取3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三甲设若干名,分别获得进士、同进士称号。获得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一般都会在朝廷当官。获得二甲、三甲的进士,可以获得不同级别的官职,如无空缺则等待后补。当然,如果有背景,有人脉的可以很快获得官职。历史资料显示,明朝各年、各地参加应试人数,平均只有10%的人能够脱颖而出参加京城会试。90%的人落第之后,大部分人继续埋头苦读,以争取下次能够参加考试。有些天资差一点的人,考了一辈子都名落西山。
现在读完高中考大学的录取率很高,据2021年高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078万考生参加高考。本科录取448.74万,专科录取552.58万,本科、专科以上录取率为92.89%。由此可见,绝大部分高中生只要稍微认真一点学习,基本上能进入大学。与明朝科举录取率10%相比,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秋天是色彩斑斓的季节,虽然没有春天绚丽的百花盛开,没有花木扶疏绿草如茵。但秋天有灿烂如火,让人激情燃烧的秋色。一片片红叶犹如一团团火焰,深深地吸引着摄影爱好者,喜欢秋天的游客。
秋风萧瑟层林尽染,秋天的美莫过于红枫。跟着秋天的脚步,来到韶关市新丰县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很早就听说这里有广东面积最大枫树林。景区门口安放一块景区简介,主峰阿婆髻海拔1434米,为珠江三角洲最高峰。看到阿婆髻三个字,心底涌起一股复杂的感情。我天国中的外婆,也扎着一个阿婆髻。
其实,头发扎髻的风俗,不是女人专属,古代所有男子也扎着一个发髻。男子束扎发髻起源于周朝,成型于汉朝。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从出生就没有剪发一说,从孩童扎马尾巴到15岁开始束发。因此,古人15周岁是少年与青年的重要标志。古人认为15岁已成为成年人,对家庭、社会开始要有担当了。留发髻的风俗到明朝后期改为扎辫子,清朝延续明朝风俗。清朝打仗的时候,冲锋陷阵的是清一色辫子军。
民国初,喝过洋墨水的革命党人发起剪辫子运动,拿着告示敲着铜锣,荷枪实弹在街上设卡,扎辫子的人来一个咔嚓一个。现代人很难理解男人扎髻、扎辫子,日常生活那多不方便啊。不要问为什么,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云髻山的红叶与中国许多赏枫胜地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因为气温不够低,叶绿素降低与花青素的形成没有外省的好。南方的枫叶以三角枫为主,北方省份多数是五角枫、七角枫,美丽程度和观赏性比北方低。除了欣赏红枫,古色古香的云髻山古镇可谓别具一格。流连于古朴的庭院,幽静的曲廊。远去的历史,斑驳的门窗、墙壁、飞檐,古镇、古祠,古韵、古风,往事如风。
2022-12-25
云髻山古镇
古镇山墙飞檐翘角
新丰云髻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0304
评论列表(31条)
拜读大作!问候冬安!
是的,远去的历史,斑驳的门窗、墙壁、飞檐,古镇、古祠,古韵、古风,往事如风。
岁月如歌,人生经历过、见识过的事情,将成为你的宝贵阅历。
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化为一朵浪花。
[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喝彩][喝彩][喝彩]
@阳光笙箫支剑笙:下午好,欢迎来访。
清河君,文章发出后再编辑一次,点图片右上角,把尺寸点拉到600,点左靠边,再点居中,发出。这样照片才算符合要求,否则就是一边歪的照片。
@晓舟同志:晓舟主编,我已经在第一次上传文章后,再次编辑了一次的。在我的版面中看到的图片都是居中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上一篇文章发布时图片上传不了,费了很长时间才上传一张图片,你当时让我发题图,其实我也很着急,不知是什么原因。
@清河君:我不是主编,只是博友牵头人。你先摸索试试吧,反正你的文章发出后,我都会过手打理的,不用担心。
@晓舟同志:晓舟兄,我一直以为您是卯酉河主编之一,今天方知您是博友牵头人。在新浪式微时,多年好友诚厚推荐加入卯酉河,使流离失所的我得以有一个安稳温馨的网上之家。在此,向您及卯酉河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关于发布文章的顺序和细节问题,我会继续学习摸索,谢谢您的指导!
@清河君:纸条回复你吧。
拜读佳作,分享精彩![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蓓蕾含香:上午好,欢迎来访。
历史长河中的浪花,总是让人忘不掉![花][花][花][花][花][花]
@2272 张英辅:历史是一本教科书,让我们知悉人类如何走到今天,了解人类的发展过程。
往事如风我心亦然,世界诶轮回不会百变,曾经的历史斑驳的风花雪月,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如同脚下走过的千山万水,留恋在心底,是那么的依旧我永远跟随在你的身后,是一片美丽明月照九州,史上的细年底是最善良的窗口。
@诃痴快乐:与朝阳同行,与文友互勉。
果然是古镇,古风习习,飞檐翘梁,黑瓦粉墙; 更有斑斓山色衬托,优雅而古典,俏丽而热烈。
@四格格:很多地方的古镇商业味很浓,没有任何商业气息的,可能只有云髻山古镇了,整个古镇没有一家商铺,少有、罕见。
有了自己的亲历,才明白记载历史的文字,也并不都是可靠的。而亲历也有局限性,看到的往往是现象,往往是片段,不同的亲历者对亲历的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认知。历史学家太难了。欣赏好友的美文![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诚厚:看来躲不过去了,现在阳还好,等到过年的时候再阳就搅得全家都不安宁了。
@清河君:能逃过这一劫的凤毛麟角,当个先进也有好处。我家本周也有三人先后阳了,仅应酬最多的儿子正常。这一波高峰应该过了,后面还有几波谁也说不准。
”秋天是色彩斑斓的季节,虽然没有春天绚丽的百花盛开,没有花木扶疏绿草如茵。但秋天有灿烂如火,让人激情燃烧的秋色。一片片红叶犹如一团团火焰”金句!
我喜欢斑斓的季节
喜欢那百花盛开
喜欢灿烂如火
喜欢一团团火焰,
激情似火,热情似火
喜欢最后一张图片,壮观!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上午好,欢迎好友来访。
许多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最后都化为一抔黄土,后来者只能在史籍的文字中、传说中去了解他们…..欣赏老师饱墨、深邃、畅怀精彩![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晚上好,欢迎好友来访。
云髻山古镇很漂亮,往事如风,如云,如烟,但还是难以忘怀的。
@豫莲芳草:晚上好,欢迎来访。
走进历史长廊 如进时光隧道。徜徉其中 可以让人变的不在浮躁。
@鱼满仓:送走阴霾的2022,迎接阳光明媚的2023,祝好友在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深情回望,依依往事,灵动抒写,情景交融,岁月拾金,美不胜收。
@锦瑟黎燕:晚上好,欢迎好友来访。
科举部分写的真好,受益啦,谢谢老师的分享!!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打下时代的烙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所处的时代才会客观公正。再赏大作!
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文心飞鸿,将往事如风灵动抒写,极具历史性,内涵丰厚,传递中华文脉,大散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