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去J市医学会参加了一起医疗责任鉴定。
坐在我们对面的,一边是患方代表——年过半百的双亲和二十出头的儿子。母亲是坐轮椅的,这张脸看上去很苍老。儿子一望而知是个重度智障者,他块头很大,面容呆滞,不能言语,从嘴巴里只能发出类似野兽般的嚎叫声;他的半边肢体行动不便,走路摇摇晃晃;在鉴定的过程中他极度不耐烦,不时做出突如其来的张牙舞爪举动。说实话如果单独和这样一个人待在一起我会感到恐惧。这家人里只有父亲是健康的。
和患方并排的另一边,坐着三个医方代表,是事发医院的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
事情离鉴定已经过去了快23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某一个清晨,这个头胎妊娠的年轻妈妈,出现肚子阵痛,破水。乡下卫生院说因为是过期妊娠(43周),可能要难产,于是转到了县医院。产妇说肚子痛得受不了了,医生隔一会儿来听听胎心,说还好的。还说小孩不大,又没有头盆不称,自己能生下来,不要着急。十点钟产妇宫口开全,羊水浑浊。到了中午十一点多,产妇痛得没有力气了。医生给她注射了催产素,用头吸助产将孩子分娩出来。
孩子刚生下来时没有哭声,面色苍白,全身皮肤胎粪污染。经过清理气道、拍足底,注射东莨菪碱、碳酸氢钠等处理,Apgar评分从一开始的4分到了7分(满分是10分,少于7分就是轻度窒息,4分以下是重度窒息)。即刻送往上级医院。接诊医师一看孩子就说比较麻烦,窒息时间太久,反应那么差,病情那么重,治好了也是个傻子,劝其放弃。家人坚决不肯放弃,在那里住院治疗十七天。出院诊断: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
孩子个头一天天长大,智商却永远停留在几个月大小。七八岁才学会走路。不能说话,不会自己吃饭,大小便也要父母料理。
本来双亲很想再要一个孩子,可是母亲却因患葡萄胎不能再怀孕。后来,一次意外事件母亲被摔成高位截瘫,更是给这个灾难深重的家庭雪上加霜。
这些年来,他们东奔西走讨说法,却一直未果,只好上法院打官司。法院委托医学会鉴定。
鉴定小组由3名妇产科大夫和2名儿科大夫组成。我作为鉴定专家库成员被随机抽中。
开会之前,我在家已经查看了医学会寄过来的材料并翻阅了有关的文献。会议开始,医学会医鉴委主任宣布纪律,介绍各位专家和双方当事人。然后我们五个人里选出年资最高的妇产科专家担任鉴定会组长。由组长主持会议。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陈述,之后我们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询问一些细节性问题。然后他们退场,各自回去等待鉴定意见。我们五位专家留下来一起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达成统一意见。医鉴委的秘书负责记录。
按照当今的标准,医院无疑存在比较明显的医疗缺陷,可是事情是在二十多年前发生的,那时候,医学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医疗设备也远没有现在这样先进。
但不能因为这样就无视院方的疏忽,即便按照当时的医疗水平,他们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能以发生时间早为借口加以偏袒。若是鉴定有失偏颇,对于患方,必定会引发较大的冲突事件。他们很有可能将怒火发到当事人甚至鉴定专家身上。曾经有一个病人就向医学会的办案人员扬言,一旦鉴定结论对他不利,他就劈了那些“狗专家”。
然而毕竟我们得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产妇过期妊娠自身未引起足够重视,胎盘功能退化导致宫内窘迫在先,而且是造成损害后果的主要因素。医方对于产程的观察处理欠妥当,催产素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加重了宫内缺氧的程度。责任程度应该七三开。
医鉴委根据专家意见起草鉴定结论,经每位专家审核并署名。书面报告将以公文形式分别寄给医患双方。
这样的结论对于双方都不会是满意的。对于患方,这意味着他的诉讼请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前期已经付出那么多,今后他们还将源源不断地付出经济和精神上的代价,而他们已经一点点地接近老年,他们还能管多久?对于医方,一旦法庭采信鉴定结论,他们就得赔偿总金额的十分之三。医学会可能会和医方沟通建议他们和患方协商,医院多出点,毕竟医院公立的,不用自己赔钱,病人总是可怜的。但医院尤其是当事人会觉得医学会和专家在息事宁人,花钱买平安,损害医院的利益。
好在我们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询问一些细节性问题后,诉方和被诉方都退场了,无须我们再直接面对,未遇纠缠。最终处理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作为普通鉴定专家无从过问,鉴定完毕就意味着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每一场鉴定大家都有压力,当然组长面临最大的压力,因为一旦法庭质证,他得到场,回答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些律师都是削尖脑袋的,老早就准备好了一大堆难题来考专家。
我越来越害怕参加这种如履薄冰的鉴定。好在如今已经退出江湖,不用再过问这样的烦心事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0113
评论列表(24条)
退出江湖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学习欣赏!问候冬安!
[喝彩][喝彩][喝彩][花][花][喝彩][喝彩][喝彩]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同行,您是前辈,看问题透彻。
这种鉴定的确是两难的事情,退出了也好。
@蓓蕾含香:是呀,退休以后就从这些组织机构中退出了,目前纯粹看病,轻松很多。
那也是一对善良的夫妻![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谢谢来访解读。
当专家也不容易呀,向蒋院冬安!
@2272 张英辅:是呀,现在轻松多了。
学习在空间,问候在空间
祝福在空间![花][花][花][花][花]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来访。
这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对医生负责,对患者负责,对实例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医疗事故的认定,关系到方方面面,各司其职。如履薄冰说明你是极其慎重、负责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这就是当事人双方最期盼的结果。为你点赞。
@四格格:谢谢格格解读、理解和点赞![花][花][花]
你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感情的好专家。这样的鉴定,让人忐忑不安。现在好了,可以超脱了。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来访美评!参加医学会鉴定,还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退出了一身轻松。
人间至悲![难过][难过][难过]
@情满乌江:谢谢来访和共鸣!
这种导致一个家庭灾难性的医患纠纷,很难两方面都满眼的结果,还是蛮棘手的。
@清河君:是呀,所以每次参加这样的鉴定,都很有压力。
20多年了,还能记那么清,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可见这个事对你印象之深,用上了如履薄冰这个词语证明了你是个认真负责,又富有同情心的白衣天使,我还是很可怜那对夫妻。
@豫莲芳草:我以前有记工作笔记的习惯。有些案例回过头来看看值得一写。
只要还在岗位上,就不得不面对这些尬事,我也是为单位里的事坐了好几次被告席了,尽管有理,但得跟着程序走!
@拾麦穗的醉鸟:被告席我以前老坐了。现在再也不用为这些事心烦了。
这样事比较麻烦,也好难说清楚。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