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有益处

2022122104111096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灿烂诗史。唐诗以丰富的题材,高雅的格调,精美的文字,优美的韻律,成为了中华文明中-道亮丽的风景线。

唐诗乃中国文学之瑰宝。唐代文化,主要精髄为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光辉的顶峰,曾对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各国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无论是文明古国还是区区小国,都发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无怪乎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学者,酷爱唐代文化,更有众多学者集中精力研究唐诗。

孙女敬之上幼儿园中班了,为教其学唐诗,想选一个唐诗的好本子。当然想到《唐诗三百首》。很巧,一眼看中了哈尔滨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的中国儿童成长大书《唐诗三百首》。该书作为十本中国儿童成长大书之一,确实是内容丰富。该本视野开阔,体裁丰富,图文并茂,注释准确,装帧精美,赏心悦目。不但适合儿童,也可供成人欣赏。确实是儿童初学唐诗三百首的好版本。她可使儿童在阅读欣赏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诗文化,学习更多诗的知识,更进步体会古典诗歌的内涵,永远受益。

说到唐诗三百首,就要了解一点有关《唐诗三百首》的知识。我们通常说的《唐诗三百首》,是由清代乾隆年间进士孙沬,号蘅塘退士选编的一本唐诗私塾课本,是和他的夫人徐兰英共同编写,成书于1763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百历史。从古代的私塾课本,到今天中国人学习唐诗的必备之作,该书家喻户晓,影响广泛而深远。

中华书局曾出版过《唐诗三百首》的三种版本:(一)陈婉俊补注本,重在语词名物的诠释;(二)喻守真详析本,重在讲解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三)顾青的名家集评本,重在汇编唐代至清末历代学者的评论。2006年1月,中华书局又出版了于雯雪注的,《唐诗三百首》新注夲。这个版本使人耳目一新,共打破了格律体裁编诗的框架,以作者系诗作。这样做的好处是照顾到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方便检索查阅。不同的作者按时代先后为序编排在注译上力求简洁准确,避免繁琐考证列证。在版式设计上,左栏为诗,右栏为注,注隨之走,便于阅读理解。另外还留有空间,读者可自由批注,添加内容。我略留意唐诗三百首版夲,身边有喻守真详析夲,于雯雪新注夲。另外,还藏有章燮注疏的《唐诗三百首注疏》,弘征译析的《唐诗三百首》今译新析夲,长春古籍书店复制的蘅塘退士原题的《唐诗三百首》。还有马茂元赵昌平选汇的《唐诗三百首新编》。难忘文革年代,购书不易,手抄《唐诗三百首》,现仍藏于书橱,另有一番滋味。

孙沫在唐诗三百首题辞中说:”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隨手掇拾,工拙莫辨,旦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丶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熟读唐诗三百首,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大明宫的壮丽,慈恩寺塔的雄峻,市民阶层生活艰辛,边地风情 亮丽。多读唐诗,大有益处。不会吟诗也会吟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30057

(3)
上一篇 2022年12月23日 上午5:30
下一篇 2022年12月23日 上午9:52

相关推荐

  • 答青年教师问

    语文教学 互联网 刷新课堂

    文化 2022年5月20日
    5.5K31
  • 霁月作品在中国对联甘棠奖竞赛获奖

    仅以此致敬中国对联甘棠奖 – 1.七里山塘 接阊门贵气,沐蹲虎雄风,七里地何奇,别样洞天资碧沼; 欸乃一扁舟,潺湲三对影,千百年曾似,问谁明月共青衫。 2.苏州香雪海 五十里绵延蓊勃,花簇纷披,无树不牵才子影; 三字题今古招邀,游人络绎,有风皆寄帝王诗。 3.青城山杜光庭读书台 妙境此藏幽,有数峰环峙若城,隐约一隅修道寂; 青云堪致远,筑三径岩栖…

    2022年9月13日
    1.2K360
  • 五绝 • 枫魂

    涧水新来瘦,寒山韵致丰。三千黄草木,一树满坡红。

    2022年11月5日
    9.0K100
  • 不老的浪漫情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这件事儿发生在上海召开世博会那一年。 那一年的暮春时节,我在复旦大学一个短训班学习。 从我们住的酒店到上课的地方,步行大概有10来分钟的路程。那段时间,在前往教室上课的路上,总能看到在高架桥旁边的街头游园里,一位老大爷用轮椅推着一位老妇人在绿树花丛中漫步。轮椅上的老妇人,满头的白发梳得纹丝不乱,穿一身干净整洁的碎花衣服,一条淡蓝…

    2023年8月14日
    1.6K480
  • 瓷都的华丽转身

      中华民族为人类贡献了不少发明创造,其中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推动了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其影响延续至今。作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明经过五千年的传承,经受了历史的冲击和考验,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茶叶、丝绸、陶瓷自古在世界上备受青睐。 西方在十五世纪末开始种植、制作茶叶,到了十七世纪初,西方才熟练掌握陶瓷制作技术。而在这之…

    2023年4月10日
    1.5K25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6条)

  • 晓舟同志
    晓舟同志 2022年12月23日 下午1:27

    书名号《》在电脑上怎样敲出,让某个年轻人教你一下。或者复制一下用,也行。

  • 蓓蕾含香
    蓓蕾含香 2022年12月23日 下午8:54

    熟读唐诗三百首,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大明宫的壮丽,慈恩寺塔的雄峻,市民阶层生活艰辛,边地风情 亮丽。多读唐诗,大有益处。不会吟诗也会吟 ![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2年12月23日 下午9:06

    每每读君博文,浓浓学者风,感佩![花][花][花][花][花][花][花]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