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6岁之前的孩子存在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孩子在某个时期反复重复某一动作。
一岁左右是口腔敏感期,孩子总是吃自己的小手。
请你不要阻止他,孩子这是用嘴巴探索世界。你需要做的只是保证他的卫生,最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他去探索。如果能顺利渡过,以后就不再会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上了幼儿园,甚至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的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与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此时孩子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此时的孩子总喜欢挣脱大人的怀抱自己走路。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与人分享。这不是孩子自私,这是孩子在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的时候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之后可以寻找机会,当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同意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不要马上强迫孩子。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大人一定要注意:
第一、处于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
第二、当孩子知道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时一定要接受,不能说“我不要,是逗你的”,这样做是拒绝孩子的分享,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别的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这不是孩子自私,而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所谓敏感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反复操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做长辈的要顺应孩子,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9033
评论列表(8条)
分享老师的育儿经验,谢谢您![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蓓蕾含香:谢谢含香!我这也是现买现卖,从早教师那里贩来的。觉得有用,发上来让大家看看。
人生学问何其多,谢分享!
@2272 张英辅:大哥好!身体痊愈了吗?到了一年最冷的季节,望大哥多多保重。
这个小帅哥好可爱,祝福他![可爱][可爱][可爱][可爱][可爱]
@风雨:风雨好!小帅哥是我的大外孙。在他一周岁生日时,我们带他去照相馆拍的照。
原来孩子还有敏感期。这让我想起我女儿小时候,她睡觉我怕她蹬被子,就用毛巾被把他包起来,再捆住。给她洗好包好,让她自己睡觉,她就用舌头舔毛巾被。我看了觉得不好,就掐她舌头。后来改用手摸毛巾被睡觉。
@地质之花:我也是从 一个早教老师那儿趸来的。觉得有用,让大家看看。我孩子小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这些,就不让她要别人的东西,人家给她了她就说:俺妈俺爸不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