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戏听歌学作文(十五)
说明事物,抓住特征(丁)
——以京歌《咏京胡》为例
一根柱子两匹椽,两根缆子紧紧栓。
锯子拿来当中解,磉磴拿来横起安。
这是我的家乡乌江岸边淇滩古镇一带耳口相传的一道谜语,打一物,谜底是二胡。一根柱子是琴杆,两匹椽是两根琴轴,两根缆子是二胡的两根弦:内弦和外弦。锯子是琴弓,第三句中的“解”在当地方言中念gai,与“改”同音,就是锯的意思。听说谁家请人“解板子”了,就知道人家要装修房屋了,请人锯木板来了。磉磴是传统建筑物柱子下面安放的基石,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奠基石,在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负荷和防潮,上圆(石鼓)下方(六角形),形状像极了二胡的琴筒,但不是立着安放,是横着安放。这则谜语十分形象,城里见过二胡的孩子一下就能猜出,乡下没有见过二胡的孩子听完描述后对二胡的形状也有了大致了解。今天杨老师也给大家推介一个说明京胡的名段,不过不是谜语,是京歌《咏京胡》,她对京胡的介绍比这则谜语还生动形象,文化含量就更不用说了,丰富得让人拍案叫绝。咱们一起来听听:
修竹养心性
傲骨系千斤
纵横一身劲节
不改是虚心
剪下青丝一缕
觅来松香一段
送与有情人
开头这部分,前四句介绍说明了京胡的构造:琴杆、琴筒、琴轴、弓杆,材料都是竹。说明方法是“摹状貌”。跟一般的说明文不同,歌词没有出现一个“竹”字,但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竹。这正是其妙处所在,从字面看好像是谜面,实质上是在歌咏竹子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有君子之风。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傲骨系千斤句中的“千斤”是双关:一是两根琴弦通过“千斤”系在琴杆上(京胡千斤一般用黄铜丝或者不锈钢金属丝做成,做出S型弯钩,再加上丝弦或尼龙弦缠绕在琴杆的第三节上面。千斤是辅助京胡导振共振的联系体,是京胡音域的起点和确定京胡音高的基点,还兼有调节音域、音色、音量的作用)二是说有君子人格的竹,傲骨重千斤!——借介绍京胡材质构造来隆重介绍中华竹文化。
后三句:剪下青丝一缕——这里的青丝不是青年男女的头发,而是马尾,京胡以马尾弓擦弦为发音机制,在马尾上抹上松香,用来增强摩擦力,这样在演奏时音色刚劲嘹亮,别具魅力。送与有情人,谁是有情人?首先是琴师,因为他操琴。写文章要意在笔先,画竹子要胸有成竹,操京胡也要感情充沛,只有有情人才配拥有京胡。还有,琴师为之伴奏的舞台上的生旦净丑,他们的表演凭什么打动观众?不就是凭着“以情感人”吗?要想感动观众,首先得感动自己。演员更是有情人,京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就是为演员们的表演托腔保调、陪衬烘托、创造意境的。
赏罢《洞庭赞》
又韵《夜深沉》
西皮流水催鲤《跃龙门》
这三句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三段京剧曲牌。曲牌《夜深沉》经作曲家吴华改编后,从原来的伴奏曲牌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协奏曲。《夜深沉》是吴华创作的京胡组曲《虞美人》中的第五乐章。组曲共分六个乐章, 分别是:楚汉争, 散愁情, 闻楚歌, 劝君王, 夜深沉, 虞姬恨。其中《夜深沉》在音乐会中演奏较多, 因此,观众对这首乐曲十分熟悉。西皮曲牌《跃龙门》,爱好京剧的人也耳熟能详。作曲家吴华也将这个曲牌改编为京胡协奏曲。唯独《洞庭赞》这个曲牌,杨老师写这篇文章前查资料一直未查到有相应的介绍。于是请教国家二级琴师、京胡演奏家孙老师,孙老师说,歌词可能是笔误,京剧曲牌中有《洞房赞》,又名《东方赞》,现在也改编成京胡协奏曲了。这种可能性比较大,才子佳人戏中入洞房都在晚上,洞房内花烛高照,洞房外夜幕深沉,两句歌词相连相关相对。这三个曲牌很有代表性,将京胡艺术的精粹、弦索世界的绚丽与华彩作了酣畅淋漓的展示。
旋律抑扬顿挫
运腕舒徐跌宕
素手曳行云
这三句介绍的是京胡的演奏技巧:抑扬顿挫的旋律是京胡演奏的蓝本,琴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剧目、不同的人物唱腔、不同的剧情变换、不同的情感起伏等因素,合理安排应用。把自己对京剧音乐的理解, 全部加注在手指与琴弓之间, 根据需要通过运弓的轻重缓急、按弦的弹、抖、滑、揉,控制音量的抑扬、大小、强弱等,表现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琴师操琴的双手抓的仿佛不是京胡,而是天上的云彩,自然流畅,轻巧洒脱, 层层递进,流畅悦耳。素手朴实无华,行云却五彩斑斓。素手曳行云句,寥寥五个字,却连用了两个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真是字字千金!
清脆撩云雀
倾诉有知音
或欢乐或委婉或低沉
如歌如泣
人间冷暖二弦吟
塞外红枫映雪
南国春风扶柳
每每摄人魂
若得其中趣
妙处可通神
清脆撩云雀,说的是京胡的音色,京胡是京剧乐队的主奏弦乐器,个头虽小, 但发音灵敏,有无穷的爆发力, 遒劲、曼妙。音色清脆明亮,天上的云雀听了,都会受到感染,一亮歌喉。撩这个词极生动,有惹逗,挑逗、招惹等义项。京胡的音色让云雀听了都情不自禁,魅力多大!倾诉有知音句,说的是京胡音色的抒情性,京胡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 ,如泣如诉如悲啼,雅俗共赏,人皆知音。或欢乐或委婉或低沉句,说的是京胡曲牌不同的感情色彩,一曲一品,曲曲各异。人的七情六欲有多丰富,京胡再现出来的感情色彩就有多细腻。
如歌如泣,人间冷暖二弦吟。这两句歌词继续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歌如泣说的仍然是京胡的抒情色彩,人间冷暖穷尽世相人生,可谓题材宏大,包罗万象;而京胡不仅个头小,结构还特简单,就两根弦;可偏偏就是这两根弦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人间冷暖信手吟来,反差如此巨大,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京胡演奏的风格多样和魅力无穷的特征,经这样一比较就凸显出来了。
塞外红枫映雪,南国春风扶柳,每每摄人魂。这三句说的是京剧的流派,有北派和南派之分。北派京剧和南派京剧的风格迥异,词作者没有简单地用形容词来概括,而是分别用了两个主谓短语来摹状貌:红枫映雪——广漠苍凉、大气豪放、冷中有暖;春风扶柳——婀娜多姿、青黄氲氤、柔美曼妙。每每摄人魂则是北派南派京剧的共同特征: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都能把人的心灵召去,让观众失去了自我,以至于像魂被取走了似的。 而这种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是京胡演奏散发的!观众们,听众们,女士们,先生们,赶快刮目相看,尽情洗耳恭听吧!
最后两句:若得其中趣,妙处可通神。京胡的趣有哪些呢?嘹亮刚健的音色、破土而出的力量、 冲天而立的气势、秉直温润的本真、清净淡雅的操守、丰富多彩的风格、淋漓尽致的抒情……京胡的趣远远不止这些,需要琴师去识趣悟趣入趣,当琴师对京胡的趣心领神会了,琴师与京胡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建立了:琴师操琴,琴润琴师。妙处可通神——语出清代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优秀的琴师必是有极高灵性者。艺术源于社会、人文、自然,京胡之妙在于品味人生,臻于天人合一之意境。琴师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后, 他的品质与琴声内在的气质了达成一致, 灵犀相通,艺精道深,使琴音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说明事物,抓住特征。永远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事物的特征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特征外,还有内在的特征。外在为实,好写,但容易失之肤浅;内在为虚,极难把握,但一旦写好,可让人沉醉其中。京歌《咏京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说明京胡的外在特征——京胡的材质和结构——从轻从略,说明京胡的内在特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音乐的富丽堂皇——则从重从详。词作者充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摹状貌、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化虚为实,化难为易,横联竖掘,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独特典型。巧妙又完美地达到说明京胡特征的写作目的。
附:京歌《咏京胡》歌词
修竹养心性
傲骨系千斤
纵横一身劲节
不改是虚心
剪下青丝一缕
觅来松香一段
送与有情人
赏罢《洞庭赞》
又韵《夜深沉》
西皮流水催鲤《跃龙门》
旋律抑扬顿挫
运腕舒徐跌宕
素手曳行云
清脆撩云雀
倾诉有知音
或欢乐或委婉或低沉
如歌如泣
人间冷暖二弦吟
塞外红枫映雪
南国春风扶柳
每每摄人魂
若得其中趣
妙处可通神
若得其中趣
妙处可通神
(左一操琴者为本文作者,刚客串了一段老生戏,脸上粉墨还未来得及卸掉)
(选稿:飞花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8471
评论列表(25条)
《咏京胡》歌词太美了!杨老师多才艺,深得其中曲与趣!
[赞][赞][赞][花][花][花]
@柳絮晗烟:多谢您首席点赞鼓励!歌词确实太美了,所以才有学习借鉴的价值。多才艺不敢当,万金油有一点。请上座,敬香茶![微笑][微笑][微笑][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这一段:没读你,损失大了。今又来读你,收获滿滿。真是若得其中趣,
妙处可通神也![花][花][花]
@2272 张英辅:多谢张老师赠玉鼓励!您是文章大家,请您多批评指正![赞][赞][赞][花][花][花][花][花][花]
杨老师不仅是个文学家,还是一个艺术家,多才多艺啊!二胡曲蛮好听的,可惜我什么乐器都不会,特别羡慕会吹拉弹唱的人!小小二胡两根铉四两拨千斤,道尽人间冷暖,可见其无穷的魅力!拜读学习,受益匪浅,抄录名句,以便反复温习。谢谢杨老师![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蓓蕾含香:蓓蕾老师谬赞了。我属于万金油知识结构,教语文正合适。多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花][花][花][花][花][花]
赏戏听歌学作文—欣赏老师爱心的付出,以您的多角度的才华写出十几篇有关写作的知识,读来受益匪浅。这是您几十年教育的经验的总结;您的业余爱好谱曲、写词、演唱的硕果体现。[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一生教育盈硕果,才华横溢度春秋。
阳光睿智多雅趣,人生价值耀神州。
—-流云赏文随笔
@碧宇流云:多谢流云老师赠玉鼓励!您是诗词大家,向您学习![赞][赞][赞][花][花][花]
高大上之作品。想起曾经爸拉胡琴,我唱《知音》插曲,李谷一老师唱的好呀!非常崇拜。谢杨老师行云流水,深沉魅力的笔墨精湛典雅感触。诗及文念来美妙享受。竹的字句描写赞美好棒👍🏻[赞][赞][赞]
@ch雪梅:雪梅多才多艺,如果有机会见面,请你再唱一遍《知音》,我也用二胡给你伴奏。[可爱][可爱][可爱][赞][赞][赞][花][花][花]
读来得知您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女实属难得。艺不压身。懂得琴棋书画的人生活一定丰富多彩。羡慕![花][花][花][花][花][花]
@鱼满仓:欢迎鱼满仓朋友光临支持,赠玉鼓励。我性别男,年过花甲的老男子,非才女也。[大笑][大笑][大笑][花][花][花]
谈京胡,论写作,拉京胡,唱老生,,怪不得老师说得头头是道,原来您是这样多才多艺啊!点赞,学习!
@邯郸常跃进:多谢常老师鼓励!我仅仅是业余爱好,懂一点皮毛而已。[微笑][微笑][微笑][花][花][花]
看着文章我就想:杨老师把这京胡描述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他一定是位拉京胡的好手。果不其然,读到最后看到那照片,验证了我的猜测。杨先生首先是优秀的语文老师,其次聪明好学,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又智慧豁达,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也给文友们带来很多乐趣。
@豫莲芳草:多谢师老师夸赞!不敢称好手,懂点皮毛而已。张志公先生说:“一个语文老师,不读书,不看戏,不旅游,不交友,才是最大的不务正业。 “ 他提倡多读“无用”的书,多听“无用”的戏,多去“无用”的地方,多交“无用”的朋友,多参与“无用”的社会活动,让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让生命体验摇曳多姿,让自己成为活生生的有情有趣的人……最终,这些“无用”,会不期然地给你丰厚的回馈——它们,让你更有魅力,更富活力。一个活力四射的人,举手投足,都会元气淋漓;这样的老师,远比只做“有用”之事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我很欣赏张志公先生这段话,亦享受到“不务正业”带来的教学的快乐。[花][花][花][花][花][花]
乌江老师博闻强记,才情了得,从一个切入点讲授,行云流水,如数家珍,将京胡之美韵尽致呈现,这样的人文薪火传承,美轮美奂,多姿多彩,将好老师的积淀与风采,厚重彰显。
@锦瑟黎燕:多谢黎燕老师的鼓励!当年的八个样板戏没有白听。后来又接触传统京剧,将样板戏与传统京剧比较。发现传统京剧行当好辨认,现代京剧不好辨认。传统京剧念白非常有韵味,现代京剧只有京白没有韵白。传统京剧唱腔大同小异,程式化比较严重,尤其是京胡的间奏托腔,西皮的间奏在所有的唱段中几乎都一样,二黄也是。而现代京剧在唱腔设计上有惊人的突破,间奏托腔更是美妙绝伦。现代京剧的音乐是所有传统京胡无法望其项背的,是八座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我就各取所需,用现代京剧风格的旋律来为古诗词谱曲让学生唱,用传统京剧的韵白让学生吟诵古诗词。这两个尝试竟然深受学生欢迎。我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深圳还有好几所中小学请我当顾问,指导师生古诗京唱、韵白吟诵。再次感谢您的鼓励![花][花][花][花][花][花]
@锦瑟黎燕:现代京剧的音乐是所有传统京剧无法望其项背的,后一个京剧写成京胡了。不好意思。[微笑][微笑][微笑]
大气豪放、冷中有暖;春风扶柳——婀娜多姿、青黄氲氤、柔美曼妙。
@风雨:多谢风雨朋友支持和鼓励![花][花][花][花][花][花]
”大气豪放、冷中有暖;春风扶柳——婀娜多姿、青黄氲氤、柔美曼妙。”
您肯定不冷,看, 那大围脖![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微笑]
@风雨:[大笑][大笑][大笑] 风雨朋友妙语连连,我已捧腹。[花][花][花][花][花][花]
多才多艺的杨老师懂京剧,懂京胡,把这首京歌分析得生动透彻,淋漓尽致,学后受益匪浅。[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诚厚:多谢诚厚老师鼓励!我只是业余爱好而已,稍稍知道点皮毛,国粹京剧博大艰深,还需进一步学习感悟。[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