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出门靠两条腿,找人靠吼的时代,人们的日常活动范围很小,大概只有人们常说的方圆百里。随着时代的变迁,道路和交通工具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目光投向家乡以外的地方。为了生活,为了自我发展,许多人怀揣梦想抛家弃口,为改变自己的人生而远走他乡。
改革开放初期,一部分农村人从山区,从偏远农村来到城市。离乡别土、远离亲人,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付出艰辛和汗水,掌握一技之能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有些人选择做生意,稍有积蓄购置房产定居城市,成为新城市人。这种身份的转换,使得村里的亲朋好友引以为豪。还有些在城里掘得第一桶金的人,回家给父母盖新房,把妻儿接到城里,在城市购买房产,为子孙后代脱离农村打下基础。这些人在家乡成为一种强烈的示范效应,其他人为改变贫瘠生活状况,效仿新城市人的发展模式,到城里去,到可以挣钱的地方去,成为20世纪90年代农村的一种趋势。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情况持续蔓延,这种情况在部分贫困地区农村极为严重,几乎到了人去村空的境地。贫困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没有一技之长,思想观念守旧,很难融入现代城市的生活。他们只能呆在家里守着两亩薄田,给外出务工的子女带孩子。田地荒芜,老人病了得不到及时治疗。文化水平低无法辅导上学的孩子,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房屋破旧,环境脏乱差,农村空心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村空心化问题持续扩大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这种去农业化的情况如果得不到扭转,将对中国产生深远的严重后果。国家领导人高屋建瓴,洞若观火,究其原因,一切皆为贫穷。1993年提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解决农村温饱问题。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让沿海城市对口支援西部落后地区,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012年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注低收入群体,确保扶贫路上所有人都不掉队。经过20多年的持续扶贫,到2020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中国的脱贫工作取得巨大成效。
为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遏制农村人口流失,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于1998年实施村村通工程,所有村庄都要通电、通路(水泥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互联网等。这是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多方面的民心工程实施,使农村落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对改变农村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20多年来,扶贫工作收到了巨大成效,全社会重视农业,关心农村,对口帮助落后地区,全面提高了贫困地区的综合经济水平。村村通工程、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等民心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农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每个人都会有思乡情结,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农村创业,他们觉得在家乡一样可以创造财富。
由于农村脱贫话题牵涉面很广,本文仅以贵州肇兴侗寨为案例。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是黔东南自治州最大的侗族寨子。肇兴侗寨有居民1100多户,人口6000多人。寨子全部是陆姓侗族同胞,由早年祖先五房兄弟繁衍下来,分为五个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五个房族在肇兴称为五团,由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组成。
侗族由古代南方百越族的一个分支繁衍而来,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其中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数最多。到2021年底,侗族人口约350万。黔东南自治州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属于典型的山区。肇兴侗寨位于云贵高原的大山里面,山岭叠嶂外地人难以进入,改革开放前肇兴侗寨到黎平县城没有通公路。因为没有公路,肇兴侗寨大部分人没有去过70多公里的黎平县城,更别说去380公里外的省城贵阳了。
肇兴侗寨建于南宋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当时元蒙军队与南宋在云贵川厮杀,侗族人躲避战乱纷纷逃入深山。一个陆姓先民带着全家十多人来到这里。肇,开始的意思,兴,兴旺的意思,肇兴侗寨因此得名。地处偏僻远离官府管辖,此后陆续有躲避战火的侗族人来到。为感谢陆姓族人的收留之恩,后面来的人一律改为姓陆,对内用自己的姓。从此,肇兴侗寨有外姓(陆),内姓(自家原本姓氏)之分。如果你有机会到肇兴侗寨旅游,可以随意问一个本地人姓什么,答复一律姓陆。
时光越千年,2005年肇兴侗寨被“国家地理杂志”选为中国最美六大乡村古镇之一,从此,古朴原始的侗寨被世人知晓。也是在2005年,村村通公路(水泥路面)修到了肇兴侗寨,结束了只能走手扶拖拉机砂石路的历史,旅游人群陆续来到大山之中的侗寨。由于肇兴侗寨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原生态的侗族文化保护比较完整,自成一格、浓郁的侗族风情让游人眼前一亮。
肇兴侗寨属于贫穷落后的寨子,开发旅游之前买油、盐、布、日用品的钱靠砍伐树木,上山采草药、山货,村民生活十分拮据。大部分青年只好外出务工挣钱,家里的薄田留给父母、妻子耕种。2007年开发旅游试点,2012年精准扶贫政策和资金向肇兴侗寨倾斜,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4A旅游景点。游客逐年增加,旅游市场逐年旺盛,有营商头脑的外地人纷纷前来开设饭馆、旅馆,生意十分火爆。这种情况极大地刺激了本地外出务工青年,他们在想,人家能够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持续增加的客流量,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扶贫政策力度加大,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更多外地商业人才涌入,对本地经营者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经过十多年市场经济的锤炼,肇兴人已经脱贫致富。旅游,已经成为肇兴侗寨的经济支柱。肇兴人,已经走上小康之路。 22-11-24
侗寨晨曦
侗寨夜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7421
评论列表(19条)
好美的山水,好美的侗乡。记得在桂林时去过一个叫“银子水”的侗乡,因为巨大的瀑布水白得像银子而得名。中国的旅游业由城市扩大到乡村,这给非常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山寨带来了兴旺发达的生机,这里的山民也由城市的打工者重返家乡,成为新兴的各行各业真正主人,挖掘了自己的价值,繁荣了经济。[赞][赞][赞]
@四格格:侗族与苗族很相似,但也有很多方面不同的地方,两个民族的起源不是一个地方。
@清河君:桂林好像没有苗族,只有壮族、侗族,银子水就是侗乡,他们也是发展旅游业,一个寨子就是一个企业,包括土特产、农副产、旅游、民宿、餐饮等等综合性企业。
[喝彩]拜读欣赏:美图美文!清河君?咱这有清河区,原以为是老乡,博友在贵州?![大笑]
@阿诚56027:此清河非彼清河,我的网名与姓氏有关,我是老广啊!
美丽的侗族山寨令人神往,改革开放给山寨带来了希望,祝福侗族同胞越来越好!有机会也去那里参观拜访。[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蓓蕾含香:侗寨与苗族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住在大山里面,但是两个民族还是有不少差异,有时间可以去看看,不同的民族风情带来不同的感受。
欣赏老师美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祝福美丽的侗族山寨百姓幸福安康![赞][赞][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上午好,欢迎来访。
能写出此文看来是花了大气力的,佩服![花][花][花][花][花][花]
@2272 张英辅:欢迎好友来访,互相学习。
侗寨夜色如诗如画,太美了。
要想富先修路。很早有部电影;五彩路。说的是西藏修路,给藏族的解放事业起到的作用,那时候修的是五彩路。现在修的致富路,走出贫困之路。
@地质之花:确实,要想富,先修路是很有道理的。
”旅游,已经成为肇兴侗寨的经济支柱。肇兴人,已经走上小康之路。”[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欢迎来访,互相学习。
举例说明,农村这块富饶沃土不可丢,扶贫共建美丽家园。
@ch雪梅:农村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二,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至关重要。
文图荟萃,精美纷呈,这样的山水与少数民族风情,令人神往。
小康之路,有总论有个案,好友是花了功夫的。侗寨的夜景很美。[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