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的日子

2022112110591913

1976年7月与甘溪中学初三毕业生合影,第三排左一(站立者)为刚满19岁的“小杨老师”

1975年10月8日,我下乡当知青还不到两个月,忽然接到区教办通知,要我立马赶到甘溪中学代课。当时秋收刚刚完毕,的确很累,想休息一下,但是想到我是到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劳动时间不足,会不会影响将来推荐上大学或参加工作?管知青工作的区革委冉副主任看出我的顾虑,说:“让你在生产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革命工作的需要,现在让你去中学代课,也是革命工作的需要。再说了,这是组织上的决定,又不是你拈轻怕重,不会影响你的前途的。”冉副主任是战功卓著的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又是我父母的好朋友。拿他的话说,我是他看着长大的。他的话我自然信赖,于是铺盖一卷,愉快地赶赴甘溪中学去报到了。

甘溪中学教导处蒋主任接待我,先是致欢迎词,然后给我布置任务:上初二一个班的语文,初一年级的美术、音乐。待遇是每月25元人民币,10元作为副业款交生产队,生产队仍然每天给我记工分;15元发给我本人。问我有没有意见,我回答也很干脆:“服从学校安排。”就这样,平生第一次有人喊我“老师”了,那年我刚满18岁。

语文是我的强项,凭着偷偷阅读的两百多本“封、资、修的黑货”(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对古典文学、欧美文学、苏俄文学的蔑称),上语文感觉底气很足。音乐虽然不太“专业”,但二胡、小提琴也还算拿得出手,识简谱就更不在话下。美术一直是我的钟爱,在中学师从“右派”肖启忠老师学习油画,打下较为深厚的素描基础,因此也还能对付。在甘溪中学代课一年,上这些课都顺风顺水,波澜不惊,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无事可记,倒是学校临时安排我代的一些我不擅长的课程,才让我如上架鸭子,至今心有余悸。

一.农盲上《农基》,委实太心虚

有一回,上《农业基础知识》的老师家里有事,请假一周,学校要我临时顶上。别的课好“忽悠”,惟独这门课不好“忽悠”。为什么呢?甘溪中学是农村中学,学生几乎清一色是农村子弟,一般十五六岁就成了田间地头的好手。《农基》课是初三才开的,目的是让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能够回乡科学种田。我连农具、种子都认不全,怎么去给这些初三的农活好把式上课呢?什么叫“班门弄斧”?这才叫真正的“班门弄斧”。我硬着头皮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学生刷的一声站起来,后排几个比我还高,前排学生个子虽矮,但是结结实实像座小铁塔。他们的年龄也和我相当,有的还比我大。(农村孩子上学晚)我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我来上《农基》实在太荒唐。我根本就不懂农活,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需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大家看这个课怎么上?农村学生很朴实,就说老师您也别着急,田间地头的事嘛我们比你知道多一些。这样吧,你带着我们学,碰到我们不认识的字,你就告诉我们一声。我说这主意不错。那节课该学“晚稻”一节,我先让学生齐读有关“晚稻”的概念:

晚稻一般是五月插秧,入秋后才能陆续成熟,直到九、十月份。晚稻收获的临界日期是霜降……。

读完了,学生齐齐地看着我,我问:没读错吧?回答很肯定:没读错!我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还以为晚稻是晚上栽的稻呢。学生大笑:老师,你太有趣了。有的喊:老师,我们喜欢你!

误人子弟一周后,农基老师回来了;我如获大赦,赶紧把课交还与他。

二.体育课:一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

我的中学阶段,由于长期饥饿,因此对任何体育运动都不爱好,因为一动起来,就饿得更厉害,所有的球类运动也几乎与我无缘。中学5年,学校举办5届运动会,我从来没有报过任何一个项目,连观众都懒得去当。时值批林批孔(批林彪、孔子),高中同班一女生觉得我穿父亲满是补丁的旧衣的模样很像漫画上的“孔老二”(当时对孔子的蔑称)于是把我取了一个绰号:孔老二。我大为不快,每当她这样喊我的时候,我就给她充长辈:“喊你家孔叔叔干啥?”众皆乐翻。

但是就我这样不喜运动的文弱书生,居然当起了体育教师。如果说上《农基》是荒唐的话,那上体育纯属滑稽。所以当蒋主任通知我接两个班的体育课时,我的头摇得像货郎鼓似的,连说上不了上不了。蒋主任也不着急,慢悠悠地问我:

“中学5年,你上过体育课没有?”

“上过,叫《军体》课。”

“会喊一二一不?”

“会。”

“会做第五套广播体操不?”

“会。”

“那比我还强呢,我还不会做操呢。你会喊一二一,就是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我们有些老师,连一二一都还不会喊呢。”

这是我知道的。当时的甘溪中学,没有专任体育老师,谁年青谁就去上,还有上不了文化课的,也被安排去上体育。问题恰好就出在后一类老师身上,一位老师(隐去真实姓名)上体育课的时候,让学生跑步,学生跑了一圈又一圈,该喊立定了,可是这位老先生不知道怎么喊,憋得他满头大汗,突然他忆起在家犁田的时候,叫牛站住的口令——哇!于是急中生智,大喊一声:“哇!”学生中大部分是犁过田的,没有犁过也看过大人犁过,都知道“哇”是站住的意思,于是都停下来了。这位老师一看有效,以后上课就如法炮制:

立正——!

向右——转!

跑步——跑!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哇!

……

却不料好景不长,一天他正在命令学生“哇!”时,被下来检查工作的县教育局领导逮个正着:“什么‘哇’呀‘哇’的?是吆喝牲口呀?”陪同的蒋主任红着脸解释,“实在没有人,没得办法。”“什么叫没有办法?你学校不是有几个代课的知青吗?让知青来上。”“是是是,是是是。”蒋主任点头不迭。我老杨(当时是小杨)不就是知青吗,等于点了我的名了。就这样又被赶鸭子上架了,成了一名光荣的体育教师。

当晚我一直在思索这个体育课怎么上,做操?没问题,当初为了给班上画一套广播操图解,我认真地观察过每一节动作。口令?没问题,保证不会喊“哇”。我的弱项嘛,很少摸篮球,投篮肯定不准,要尽量避免篮球项目;如果学生邀请我比赛什么的,怎么办呢?坚决谢绝,充其量给他们当当裁判。

第二天走马上任,先集合整队,高矮次序站,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 一二一 ——立定——向左转——向中看齐(举手)——呈广播操队形,左右散开——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现在开始做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体操用二八呼做完)下面分组进行篮球练习:男生一组,女组一组。(发球)什么?女生人少,也分到一个球,不公平?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反对绝对的平均主义。”没有意见了?好,解散。

蒋主任在旁边看着我上完这节体育课,非常满意,拍着我的肩膀说:“到底是知青,水平就是高。这节课上得不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7160

(15)
上一篇 2022年11月21日 下午7:01
下一篇 2022年11月21日 下午10:30

相关推荐

  • 有规有情有利方有未来——浅议卯酉河博园生存之道

    – 有规有情有利方有未来     ——  浅议卯酉河博园生存之道 卯酉河博园开通一年,繁花似锦气象万千。近日,在晓舟老师的努力下,卯酉河博园又从网上虚拟世界华丽转身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卯酉河家园。 “君到姑苏见,此地有你家。”多么令人掁奋的消息,多么亲切的呼唤!我看到晓舟老师这篇文章,感到心潮澎湃,相信每一个博友都倍感温馨。此则消息下面博友们欢欣鼓舞…

    2023年7月22日
    548201
  • 宝宝,这一刻我多么幸福

    宝宝,这一刻我多么幸福 宝宝, 这一刻我多么幸福, 我们一起看大海 你就在我身边。 西岛的海,格外清, 西岛的天,格外蓝。 这里远离尘世, 没有忧烦。 你拥着我的肩, 传递给我无限温暖。 我的脑海叠加出现 往昔的难忘片段。 襁褓中, 你天使般的笑脸初现; 学步车里, 你的脚丫步履蹒跚。 你愤怒时的倔强表情, 你受委屈时的汪汪泪眼。 你的叛逆,你的不满, 你的…

    2023年2月2日
    2.0K271
  • 山村堂嫂桃莲的故事

    桃莲是建伟的堂嫂,是我在马石桥最投缘的人。 初见桃莲是我和建伟结婚的时候。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建伟把我带到马石桥去见他那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我们第一天上午出发,坐火车、坐船,在排岭夜宿,第二天又坐船,走十多里山路,进村的时候天色已晚。跨进奶奶家的大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的是黑压压的一堆人,大约有二十多个。 建伟告诉我,这些都是本家的叔伯、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媳妇和…

    2022年9月18日
    6.1K300
  • 一见钟情

    小杨和几个同学,在列日当空下,戴着笠帽走了十多公里的山路,翻过一座大山,向下走了近一千级的石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终於到了M镇。问了镇上的人,很快就找到魏华龙的家,他住在M镇上的木造老平房,房子不大,光线也不足,但相当整洁。 魏华龙的妈妈见到他们很是兴奋,虽是初次见面,也叽哩哇啦地说个不停。魏华龙请他们坐下,拿了几个碗给他们倒凉水喝,这时有个年青女孩子手里…

    2022年9月23日
    5.1K420
  • 走进秋的深处

      题记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秋的深处, 把心留住,把爱留住!把友谊留住!       走进秋的深处 高梁红彤彤  玉米金灿灿 稻穗压弯了腰 雪白棉花堆如山 挂满枝头的金苹果 春天的花有了最好的归途 这是满怀丰收喜悦的季节 人生的秋天更美丽  — 走进秋的深处 秋风起白云飞 草木黄雁南归 秋风秋雨愁煞人 …

    2023年8月18日
    5102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8条)

  • 蓓蕾含香
    蓓蕾含香 2022年11月21日 下午8:52

    哈哈,杨老师能者多劳,样样科目都在行!这样的老师学生都喜欢![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2日 上午10:54

      @蓓蕾含香您过奖。我数理化就不行。因为我的中学时代以劳动为主,文化课几乎被取消。文科可以自学,数理化自学就不容易了。[花][花][花][花][花][花]

  • 不变hong心(黃梅麟)
    不变hong心(黃梅麟) 2022年11月21日 下午9:21

    回忆当年事,转眼近五十年了!杨老师十八岁就上场做老师,也真不简单!👍🏼👍🏼👍🏼👍🏼👍🏼
    联想到我早您九年,十九岁也被母校拉回去教书(在印尼的华侨学校),只是时间不长,学校被当时印尼反华政府封闭了。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2日 上午11:01

      @不变hong心(黃梅麟)多谢黄老师赠玉支持!当年印尼反华政府倒行逆施,导致大量华侨归国。我的初中班主任就是其中一位,他很优秀。后在南京一所大学副校长位置上退休。我08年到南京开会期间我们师生还见面长谈,合影留念。[花][花][花][花][花][花]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11月22日 上午8:19

    好搞笑,这位老师居然连“立停”都不会叫,如果他没想出那个“哇”字来,学生们不是要一直跑下去,会不会跑断腿。[赞][赞][赞][赞]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2日 上午11:15

      @四格格这种现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边远地区中小学普遍存在。一位民办小学语文教师给县科教办主任上汇报课《小猫钓鱼》,他把“钓”读成了“钩”,整堂课都是小猫钩鱼小猫钩鱼。下课后,科教办主任(老革命、民国时期的大学生)调侃他,小猫钩鱼,小猫钩鱼。不错!这个鱼是要钩才钩得起来的。民办教师擦了一把汗,说多谢领导,我还以为我读错了呢。科教办主任脸一垮,厉声道:你还以为你没错?明明是钓鱼,你读成钩鱼,一堂课从头错到尾!民办教师吓得满脸是汗。科教办主任见状,语气马上就变委婉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鱼嘛,是要钩才钩得起来的。周围陪同听课的人个个哭笑不得。[微笑][微笑][微笑][花][花][花]

  • 碧宇流云
    碧宇流云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10:18

    杨老师那是一生难忘的教师工作的起点!我刚参加工作也是初中数学教师。你的工作起步就预示了一生是教育战线上的多面手,才华横溢呀![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3日 上午11:59

      @碧宇流云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就私下评价我,说我将来的职业最有可能的就是两个:教师和秘书。我青少年时期长期吃不饱,体质弱,不适合当工人农民。当秘书我的情商又低,想来想去最适合我的职业还是教师。一年的代课生涯证实了我的预测。从此与教坛结下不解之缘。至于多面手,那是那个年代文化课不正常,以劳动为主,相当于一棵树剪断顶端优势,只好旁逸斜出。多谢您的支持点赞![花][花][花][花][花][花]

  • 诚厚
    诚厚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11:36

    杨老师刚出道就表现出天才能力,不但擅长的课上得好,完全陌生的农基课上出了教学相长,不擅长的体育课既有正轨也有放手,应对自然。我高中毕业几个月后回母校当民办教师,教高中政治,后来教初中语文,可没有杨老师那么出彩。[赞][赞][赞][花][花][花]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12:04

      @诚厚多谢诚厚老师赠玉支持!您和我有相同的经历,让我感到很亲切。我代《农基》课的经历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您是做大事的人,您为国家、家乡做的贡献远比做教师大得多。[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梦菊
    梦菊 2022年11月23日 上午9:10

    我也是75年当老师的,是3月份。
    校长大概也知道我们那批学生也就是小学程度,给了我三个选项:一年级全科,四年级语文,六年级数学(原来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去带新招的高中)。我虽然喜欢文,但一、四年级都得当班主任,嫌麻烦,就选了六年级数学。也就几天,校长又跟我商量,让我去代高中数学,就是和原来的老师换换。我就傻乎乎的接了。民办三年,数学是一直代的,还带过高一高二的物理、高一的化学、农基。我没有杨老师那么认真,无论代什么课,反正教材咋说我咋说。反正教学质量无人问津。
    有一段时间,做什么由贫管会安排,学生和老师等着贫管会的人,让上课就上课,让劳动就去劳动。
    可笑的是有一次我来个小测验,一个同学不交卷我给他记了零分,他还找我理论,说我是智育第一,走白专道路。又说张铁生考零分照样上大学。
    更可笑的是,一个年纪大的历史老师懒得阅卷,让我替他,反正有答案,我就替他判。之后,好几个学生找来问我他的答案错在哪?我让他们找历史老师,他们说这卷是你判的,我们就找你。也不知道历史老师躲哪儿去了。
    现在想来,我是太没脑子。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12:14

      @梦菊那个年月,教育改革的路走偏了,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人抓。好在后来拨乱反正,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才杜绝了。现在又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应试教育越演越烈。期待我们的基础教育真正成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合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多谢您热情详细的点评!为我们有相同的经历鼓掌![微笑][微笑][微笑][花][花][花]

  • ch雪梅
    ch雪梅 2022年11月23日 上午9:46

    杨老师多才多艺啊!全面发展的多面手哟![咧嘴笑][赞][喝彩]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12:21

      @ch雪梅多谢雪梅点赞鼓励!所谓的多才多艺,是那个年代造成的,不上或少上文化课,剩余精力得不到发挥,于是学琴棋书画,学吹拉弹唱,相当于一棵小树,正在茁壮生长时被剪去顶端优势,于是只好旁逸斜出。似乎都懂一点,但是都不精。属于万金油性质。不过这种知识结构从事基础教育还派得上用场。[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花][花][花][花][花][花]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2年11月23日 上午10:16

    初为人师就光彩夺目吸人眼球,赞!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12:27

      @2272 张英辅多谢张老师鼓励!我也许是同龄人中最早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的。虽然当时并不重视文化课的教学,但是面对朝气蓬勃的学生,又没有年龄上的代沟,和他们打成一片。这为我后来坚守教学(教研)岗位,谢绝多次从政机会有很大的关系。[花][花][花][花][花][花]

  • 风雨
    风雨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3:42

    立正——!

    向右——转!

    跑步——跑!

  • 风雨
    风雨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3:45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 一二一 ——立定——向左转——向中看齐”精彩,精彩,掌声响起来!赶快献花![花][花][花][花][花]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3日 下午4:17

      @风雨[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花][花][花]风雨朋友来了,体育课就改自习。[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 李宗宾19481957
    李宗宾19481957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3:31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反对绝对的平均主义。”没有意见了?好,解散。读到这一句,我会心的乐啦!杨老师确实是在学校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精英!!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3:56

      @李宗宾19481957[大笑][大笑][大笑]李老师过奖,我那是被赶上架的鸭子。忽悠学生的。[花][花][花][花][花][花]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11月29日 下午10:50

    你聪明能干,脑子灵活,多才多艺,性格开朗,幽默风趣,在教学上是万能手,样样科目都能教,学生说喜欢你这样的老师,的确是心里话。回忆初为人师的日子,还是很美好的。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2月2日 下午1:43

      @豫莲芳草多谢师老师点赞!我的性格气质适合当教师。1967年,我刚10岁,学校停了课,父母躲武斗跑得没踪影,我只好带着弟妹投奔乡下外婆。外婆随二舅生活,于是我就帮二舅家放牛。每天在山上给放牛娃们讲故事,放牛娃们便帮我放牛、拾柴。每天一早,放牛娃们赶牛出门时,他们的父母就要告诫他们,不要去跟杨毛(外婆寨上人们都这样呼我)一块放牛哎!他肚皮头空壳壳龙门阵(对故事的蔑称)多得很哎!都去听他摆龙门阵(讲故事)去了,牛吃不饱哎。放牛娃们答应得好好的,可是上山以后就以我为中心了。我从小就是孩子王。所以当老师似乎是我的宿命。[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花][花][花]

  • 清心
    清心 2022年12月5日 下午3:37

    那年月当老师得根红苗正,很让人羡慕的职业呢。杨老师精通音乐厉害啊!我们应该是同龄人,我69年跟父母下过乡。东北喊牲口停是“驭”。这个老师太逗了,学生就没有反对的么?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2月5日 下午6:59

      @清心精通谈不上,我对音乐只是爱好而已。体育老师不会喊立正,学生也不会,因为农村小学没有开体育课,学生进入初中后才开始有体育课,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准确的口令是什么。在县一中,老师不学无术就不容易蒙混过关了,一位从初通文墨的贫下中农中选拔来的教师,因把忠心耿耿读成忠心尔火耳火,马上就被校长(当时叫校革委主任)打发到校办农场干农活去了。[大笑][大笑][大笑]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3年6月24日 下午5:45

    小杨老师真是全才,各门课都教的如此好。
    七十年代经过扫盲,农村大部分人可以认字,孩子也都能到学校读书。但农村学校极缺老师。初中毕业就给初中上课很正常。小杨老师已经教的非常合格。

  • 鸣虫
    鸣虫 2023年9月12日 上午11:39

    难忘的经历,现在回忆起来,尤其是用文字记录下来,更显得弥足珍贵!行文风趣,真实感、代入感很强,欣赏!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