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玉和黛玉的喜好说开去

t01f9e947a5cb69282c

《红楼梦》里,宝玉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也是一个多情公子,愿人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谢了没趣。花开时,他把快乐心情挥洒,待到曲终人散,任由悲伤袭扰。快乐也好,悲伤也罢,他都是真真切切的人生体验,淋漓尽致地享受人生的那份美好,他的享受表里如一,不留死角。晴雯去世,他写道: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怎奈茜纱窗下,卿何命薄!大观园被查抄,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对于身边人一个一个的离去,他经常痛苦不堪。

黛玉与宝玉相反,喜散不喜聚。她的人生哲学是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冷清而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时,她反以为悲。

t01d7bb97f8feced5be

聚散都是缘,离合总关情。其实黛玉喜散不喜欢聚并非真的是看的开,放的下。而是出于无奈,不能保得住常聚常欢,不能忍受离愁别苦,不得不得已有这样的想法。她又何尝不想与宝玉长相厮守,两情长久。只是因为她有过人的智慧,对于不堪的结局,她往往有过人的先见之明。因而比别人更早地体验悲伤惆怅,久之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

没有来日方长,只有世事无常。人生就是一场无常,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那些美丽的、可爱的事物总是容易消逝。我们经常对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费尽心机,而对应该把握事物的却不懂得珍惜,在失去时才意识到对自己的宝贵。

人生其实也是一场珍惜,相识是缘,相知靠珍惜。谁也不能守谁一辈子,谁也无法对谁承诺一生。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活好每一天,活在当下,珍惜拥有,知足感恩,把握受当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5919

(2)
上一篇 2022年11月12日 上午10:27
下一篇 2022年11月12日 上午11:10

相关推荐

  • 七绝 • 楼兰姑娘

    – 闭目低眉蹙国忧,残垣枯木诉天愁。 楼兰千载虽消逝,却把容颜地下留。

    2022年11月22日
    4.1K50
  • 读书:清新俊逸《抱散集》

    这是贾平凹较早的一部散文集子,作家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四月第一版,就体裁和题材而论,是全面的。苏州大学的王尧教授,认为还应该加上一本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这当然没有错,因为此书曾经多次重印,说明市场行情也好。贾平凹的散文集子,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当不为过,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人气之旺,实属罕见,但就早期的他的散文集子而言,这两个集子,是经得起时间…

    2023年3月28日
    1.1K40
  • 先驱百年前在大丰围海造田举步维艰

    – 昨夜看《大生集团档案资料选编》,一直看到凌晨2点多,这本书摆在案头有些日子了,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走进它。晚上没有其他事务,便翻看阅读。 开始我翻到100年前的1923年5月1日的“大丰盐垦公司第五届常会议案”(原文如此,我的理解,相当于董事会常委会),我想看看100年前的大丰公司情况如何,结果一看全是商量如何还债、如何补亏空的窟窿、如何变卖田…

    2023年2月21日
    468210
  • 永不知疲倦的旅人——尤今

    永不知疲倦的旅人——尤今 ——新加坡名家尤今文学沙龙点评 今晚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参加尤今女士的文学沙龙,与大家分享她的旅游体验。尤今今晚用了100多张图片介绍了去古巴、海地、冰岛的见闻,但她的文字一点都不比图片逊色,她的旅游文学写得很精彩,相信大家如果读过她的游记,都会被她特别的叙述所吸引。为了在这里说几句话,昨晚我把她的古巴游记、海地游记、冰岛游记读了,…

    2022年10月6日
    1.8K160
  • 我绘连环画:红色乡村王家坪

    奉镇政府宣传委员余敏的电话呼叫,去王家坪作了跑马观花般的调查。车上,余委员给我的任务是:了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蒿坪一带 ,尤其是王家坪的人民,听从贺龙将军的指挥,跟共产党走,跟着红军闹革命的情况。 那一带,参加红军的人数近百人,带头人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士,名叫李凤春,她是新近加入红军的并成为这个营的党代表的。我的连环画侧重点,从她画起,全画分三个部分,第一…

    2023年3月9日
    1.2K1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2年11月12日 下午8:13

    我不喜欢林黛玉。不是因为她多愁善感,而是因为她只知道索取,不愿意付出。
    人生下来就注定要死去,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