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老的城市,一个繁华的都市,一个动态的新城。
我搭乘长春飞往成都的航班,从双流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开始,到最后入住位于合江畔的如家酒店。一路走来,所闻所见我被成都人的热情好客而感动。
在机场大巴上乘务员用干脆的普通话向外地人介绍成都的风土人情。我在市区里问路时总是会有人热情相答。尽管满口川音,我这个初到异地的东北人听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成都人的热情足以让人感动,我止不住点头称谢。
成都的大街小巷遍长榕树,所以被称为榕城。漫步成都街头,满目柳绿花红,人们欢声笑语,如沐春风,给人春意融融的感觉。这时的东北已是寒风萧瑟,而成都还是温暖如春。街路两侧遍长苍柏翠竹,颇有南国风光。而在市郊,我们可以看到白灰黑瓦的特色民居,映衬在苍山碧水之间,给人感觉像是一幅乡村水墨画,让人从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寻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成都妹子面容姣好,性格泼辣。既有北方姑娘标致的身材,又有南方女性特有的妩媚,确实很让外地人养眼。不过大都是烈性女子,只可远观,而不得亵玩焉。在机场大巴上一位导游曾介绍说成都春熙路美女如云,但外地人只可欣赏,不可造次,否则后果很严重。想起自己在大学时代的四川同学,确实个个火辣,性格直爽,来到成都,果真如此。
成都人的脾气虽然火辣,但与其他地方的四川人一样,生活节奏总是慢半拍,非常类似于海南人的生活方式。成都人特别会享受慢板生活。
老祖宗造就四川为天府之国,厚待成都百姓,作为鱼米之乡,成都自古以来衣食无忧。一到傍晚,成都的餐饮娱乐场所都是爆满。搓麻更是所有成都人的爱好。在市区的路边,在小院的空地,在居民的宅中,都可以看到百姓打麻将的身影。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社会各界,都是个中高手,乐此不疲,令人叹为观止。即使是在当年的令人恐惧的大地震中,也不能阻挡四川人的爱好。当时有人言,地照震,麻照搓。曾有人说,成都人可真心大,我却理解成为这是一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我的一位四川朋友曾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些事既然无法由我们来决定,那就凭命由天,顺其自然。我觉得这并不是悲观和消极,而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成都市区的住宅和写字楼大多是高层建筑,多层建筑非常稀少,可能是这里土地太贵的缘故。然而成都的房屋建筑质量和小区景观都是全国一流的标准,国内知名的大地产开发商都纷纷跑到成都跑马圈地,诸如万科、上海绿地、深圳花样年、香港新鸿基、深圳朗炬、中铁二局、龙湖地产、桃源置业、地建、置信、龙湖、万科、华润、远大、森宇、炎华置信、宏信房产都在成都开发了优秀的楼盘。业内有人说,成都的房市就是中国房地产的晴雨表,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成都的高楼与长春一样,大都建在城郊,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保留上过去的建筑,还有三国时代的诸多历史古迹。
来到成都,不能不到武侯祠和杜甫草堂。
在武侯祠游览时我看到了不少日本人和韩国人。而这里建筑上的说明文字也都有日文和韩文书写,少部分采用采用英文。看来在东亚三国中,三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这里是许多日韩人士心目中的圣地。三国时代距离现在也有近二千年历史,然而传承不衰,刘备和诸葛亮的蜀汉王朝为成都留下了许多的历史古迹,成为现代的人们凭吊历史的最佳去处。
在武侯祠我看到了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蜡像,每个蜡像下面都有详细的介绍,让我增加了许多在罗贯中《三国演义》里没有看到的三国知识。当然更精彩的还有各代名人骚客的题词,书法各异,水平极高。最吸引我的是在武侯祠中我竟然看到了由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撰写的《出师表》,其书法的大气磅礴、雄魂伟岸令人叹服。难怪岳飞成为一代民族英雄,他把诸葛亮作为心中的榜样,最终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名将。武侯祠外的锦里,是成都特有的特色工艺品一条街。里面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还有民间艺人表演川剧变脸的绝活,让人流连忘返。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少年的我,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深深为杜甫在艰苦条件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而感动。从当地人中得知,经过明清两代的扩建,“杜甫草堂”早已成为一座园林,占地300亩,处处是红瓦白墙,鸟语花香。进入大院后向右转,经过一扇拱形门,是关于杜诗资料的陈列室,有唐代以后各代杜诗出版的古本,有世界上各国语言的杜诗译本。英文、德文、俄文、希腊文等应有尽有,日文、韩文(大部分竟是原本的汉字)最多,意大利文的版本最小(大约只有一个手指长宽)。杜甫不仅是中国的民间诗圣,也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
我一直在寻找茅屋,但一路上看到了却全是流水、小桥、竹林,还有堆在小山半腰的亭阁,幽静至深,清新舒爽。只有亭阁是以茅草覆盖外,其它都找不到丝毫茅草的痕迹。这与诗中所写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相去甚远。草堂前的“浣花溪、黄师塔”都已没了踪迹,早已化作门外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了。
据说摸一下杜甫的胡子可以延年益寿,很多老人都让自己衰老的手掌抚摸了雕像的石胡子。很多年轻人也不甘示弱,留影前,顺手触摸下杜老的黑胡子。
杜甫满打满算活了58岁,远远低于现在的平均寿命,并不长寿。他一生多愁多病,怎么能传出如此呢?生命的厚度与成就的高度相配才有意义,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是否长寿又并不重要。
成都的饮食全国闻名。作为川菜的发祥地,在成都能吃到正宗的川菜,全城的特色餐馆星罗棋布,很多东北人热衷的比如“麻辣烫、龙抄手、担担面、肥羊锅”,这里才是发源地。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还可以品尝到西藏特色的菜肴,这在内地是难得一见的。只是由于我东北口味太重,实在受不了川菜的麻辣。
我到春熙路上成都龙抄手总店只是要了一碗面,就被上面红红的一层吓破了胆,先是被龙抄手辣了一下嘴,然后又被麻了一下腮,吃完之后嘴和腮没有知觉。在成都的几天,到处找东北菜馆。可是由于凤毛麟角,即使找到了,也早以被川菜同化了,我也是难以下咽,最后只得到清真回族饭店吃点回民食品充饥。几天下来,不饥不饱,也确实难受。
成都好吃好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但它更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又是一个有现代温情故事的地方。一首《成都》,让我们对成都又多了一份感情,歌曲把对成都的留恋表现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成都再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5844
评论列表(6条)
成都的确是个好地方,好玩好吃的太多了,去一两次是不够的。[偷笑]
@蓓蕾含香:是的,值得多次去。
成都,也是去过多次了,还是想去。那里好玩的地方真不少。
@难诉相思:成都人热情,好玩的地方也有很多古迹。
我在西安被羊肉吓倒了,你在成都被麻辣吓倒了,这就是玩归玩,吃归吃,一码归一码。成都还是唯一一个从古到今没有改过名的城市。
@四格格:邯郸也是,三千年没改名。成都宜游宜居宜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