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武镇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处、被誉为中原第一古镇,亦为郑州市第一大镇。记得多年前那次对于广武镇的考察,始于古镇的主干道南北大街与东西大街相交的十字路口,我看到两条街一热一冷泾渭分明,南北大街是人车川流不息热闹嘈杂的商业街市,而东西大街却萧条冷清,偶尔有零星人车经过,老商铺闭门谢客门可罗雀,随着时光的流逝,原来喧闹繁华的街市风情早已烟消云散,惟遗韵犹在。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条秋风萧瑟满目疮痍的老街上居然还有一家店铺在营业,三开间的老屋门前两位老人在扫着落叶,两扇对开的红漆木门敞开着,我抬眼看见门右上方挂着一块“广武供销社 生产资料五金交电”的白色招牌。广武供销社店内正对着大门有后门直通后院,后门上方挂着一块写着“同志您好”四个红色大字的牌匾,十分醒目,久违的问候语耳熟能详,堪称时代经典,像春风拂面让每一位上门顾客倍感温馨。屋内两边的墙上贴着“艰苦创业勤俭办社”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字标语,昭示着供销社的建社初心和服务宗旨。店内的摆设和布置,至今依旧保持着初建时的模样,一副老面孔,一家老铺面、一色老商品,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乡村小店一模一样。
供销社经营场地不算小,在堆满各种物资的后院里,一块“河南省荥阳市广武农资专业合作社”的长牌子挂在一个醒目的位置。架子上陈列的和地上堆的商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除了工农业生产常用的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外,五金交电等日常生活必需用品,也一应俱全。靠在一侧墙边的五层架子上陈列着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中最上一层摆放着五只老式玻璃煤油灯。这些落满灰尘看似不起眼的老物件却吸引了我的眼球,小时候每天晚上在这煤油灯跳动的火苗辉映下,做作业、看书画画、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都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广武供销社的店龄几乎与共和国同龄。供销社后院有一间小屋是老人家的厨房,他们以供销社为家,相依为命不忘初心,坚持淳朴的经营理念和传统的经营特色,数十年如一日辛勤操劳,默默无闻地为乡村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了一辈子,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令我钦佩。
供销社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简称,是我国在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代集资成立的“超级连锁店”,组织供应农村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和收购、推销农副产品等的商业机构。
供销社的雏形,是1922年由毛泽东李立三等人创建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这是由铁路工人自己管理经营和出售米面、粮油、布匹服装等生活必须品的合作经济组织。当时,从长沙自行采购货物,由工人顺路捎回安源,价格自然比市面低,使工人们免受商人的剥削。采取招股的方式,解决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断货,由参加的工人社员出资入股,可享受分红,使合作社规模越办越大。1936年的延安革命根据地,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为战争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更是为了限制私营商业资本的剥削,就实行了供销合作社的模式,一经推出深受群众欢迎。
1950年,我国成立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是正部级单位。供销社实现产销对接,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农产品,并通过自己的物流和网点系统卖给广大的消费者,不仅避免了无序的资本对农民的剥夺,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资源浪费、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也有利于消费者。供销社从成立之初,就带有集体和公益性质,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供销社基本上被淹没在市场经济汪洋大海里。在市场经济下,供销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这个体系一直存在,自2015年在湖北省开启全境试点工作至今,我国改革供销社的步伐从未停止。
春雷一声震天响,供销社迎来了春天般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拟成立央企“供销社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重启供销社,主要是在农村基层,将供销社建设成为“为农、姓农、务农”的组织,旨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合作经济的功能,助推乡村振兴和国际国内双循环。
重启供销合作社模式了,它明天的前景如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5602
评论列表(18条)
祝供销社的明天灿烂辉煌!
@邯郸常跃进:但愿供销社能够秉承红色基因,办成名副其实的“为农、姓农、务农”的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繁荣经济保障供给,造福广大农民。
70岁以上的人应该都知道供销社,祝愿重现繁荣景象。
@2272 张英辅:期待农村供销合作社为乡村振兴大有作为。
供销社能保证农民不受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的坑害。也能保障供需渠道的畅通,农民不愁卖不出去,城市不会被哄抬物价。
为供销社点赞
@地质之花:期待农村供销合作社能够大力发挥繁荣经济保障供给的功能,为乡村振兴再立新功。
那些年的供销社的确给老百姓提供了方便,重启供销社,为老百姓服务,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拥护。我们拭目以待![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蓓蕾含香: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坚持“为农、姓农、务农”,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立足之本,生存之道。
老师的文章图文并茂呈现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拟成立央企“供销社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重启供销社,主要是在农村基层,将供销社建设成为“为农、姓农、务农”的组织,旨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合作经济的功能,助推乡村振兴和国际国内双循环。“农民的幸福力度更高了,明天会更加美好!遥祝秋祺![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供销社重出江湖,助推乡村振兴和国际国内双循环,前景光明值得期待。
重启供销合作社模式,关键是性“公”,是为基层农村服务,希望能办好。[赞][赞][赞]
@悠扬琴声68:农村供销合作社,应该是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实体,必须坚定不移。
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恢复也不容易。国家考虑到长远,已经考虑到极端条件下的票证供应啦!
@李宗宾19481957:助推乡村振兴和国际国内双循环,为应对美帝经济封锁和制裁,未雨绸缪,两条腿走路,重启供销社模式,势在必行。
相信供销社的明天比昨天更加美好!
@华章秋韵:助推乡村振兴和国际国内双循环,农村供销社大有作为。
我参加工作就在供销社,对这个名字倍感亲切。原来“供销社的雏形,是1922年由毛泽东李立三等人创建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长知识了,希望供销社有好的前景,我们拭目以待。
@清心:嗨,您好!提前给您拜个早年。重启供销社,旨在振兴乡村经济,期待供销社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