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尚未老,辈分不小

P2510231

今天祭祖,我们周氏宗祠的二十多位宗亲欢聚一堂。我是“旭”字辈中年龄比较小的,我的哥哥们最小的都已60多岁了,七八十岁的大有人在,也就是说,我的辈份是比较高的,许多晚辈的年龄比我大。在众多晚辈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

P2510245

最大的侄女周彩红79岁

周彩红的父亲周旭珍,是我这一辈年龄最大的,如果活着今年101岁,他是老共产党员,虽然是文盲,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无比坚定,老哥哥健在的时候,跟我特别谈得来,他告诉我,当年他是冒着砍头的危险加入共产党的,那时候入党是绝对保密的,连家里的老婆都不能告诉,成为党员只要党小组通过就是了,没有写申请书(他是文盲,也写不出来),也没有宣誓。而党小组开会,就是夜里在坟地举行,而且开会只有三个人,一般不会再有其他人,防止有人叛变让党组织受到巨大冲击。开会只有三个人,如果要传达的人多,那就多开几次会,确保普通党员也不知道身边有谁是党员,万一有人叛变,供不出更多的党员。

在六、七年前,旭明哥哥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说话没有意识,身上的衣服常有臊味,有一次下午我跟他洗澡,彩红来时我已经帮洗好,她看到了,主动跟我打招呼,她说你是我老婆嗲嗲呢,我这才知道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侄女。彩红做奶奶已经三十多年,而且她的孙子已经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她的晚年是幸福的。

P2510248

比我大两岁的侄媳妇亚珠

亚珠是哑巴,是我旭明哥哥的二儿媳妇,比我大两岁,她的女儿聪明勤奋,已经在南阳中学上高一。亚珠虽然不能说话,但人还是很机灵的,只要看到我,就朝我伸出两个大姆指,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夸我。当年我看望她公公,跟她公公洗澡、赠送衣服、陪他说话、跟他收拾的情景,她都记得,所以才夸我。

酒席在她大伯家,要开席的时候,我们发现亚珠还没来,我便去隔壁喊她,到了门口看到她在堂屋背对着大门整理衣架上的衣服,我喊了一声,她没有反应。我走到她身后,又喊了一声,还是没有反应,她还在整理衣服。我轻轻拍了她的肩膀,她才回过头来。我原来只知道她是哑巴,不知道她也没有听力。我跟她比划了一下,她连忙丢下手上的事,跟我出来到她大伯家准备吃饭。

我们都坐下来吃饭,我没想到她先来到我的桌边,专门敬了我一杯酒,我连忙站起来喝了一口,她欢天喜地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整个酒席,她也只敬了我一个人,后来就没离座敬其他人酒。可能其他的人她也不怎么认识,对我印象深一些,也许与我过去这么多年对她尊重有关吧。

祭祖活动结束,我们要离开了,我喊彩红到我身边拍合影,彩红愉快答应。亚珠站在一旁看到了,比划着也要上来跟我合影,我也跟她合了影,她很快乐。那一刻,我没有小叔的优越感,她们都跟我一样、是值得我尊重的生命。如果我们把家族概念放大、延伸,几千年来我们的家族早就和别的家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有人和我都是平等的一家人。

P2510246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5543

(7)
上一篇 2022年11月8日 下午9:23
下一篇 2022年11月9日 上午6:47

相关推荐

  • 毛衣往事,情深难忘

    看蓓蕾含香写的《最后熄的那盏灯》,说她年轻时常熬夜干针线活,这让我也想起了我与毛衣的情缘。        我记事后跟着父母从东北到西北屯耕戌边,御寒的衣服穿过绒衣,妈妈手缝的棉衣,还有买来的棉大衣。那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毛衣是怎么回事。        我穿的第一件毛衣是在六七年,我从大西北边疆回到济南,是我爷爷奶奶亲手给我织的。我记得那时候爷爷奶奶的家在经二…

    2022年9月6日
    1.2K311
  • 老友小聚

    在熙熙攘攘的当下,能约上三、五知己,安静的坐下来,喝杯茶,叙叙旧,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尤其,能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家长里短,聊聊养身健体心得。更能淡化争名逐利,平和浮躁心态。 今天,星期四,应朋友相邀。我和某某学校退休的zhāng老师,前去拜访某某学校退休的gāo老师。原来就认识,不存在过多的虚情与客套。只不过,他俩是从学校的上层与中层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

    2023年8月25日
    280110
  • 读《陈行甲人生笔记》品味非凡人生

    人间最美四月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促进全民阅读,近期社区组织了“品味书香,重温经典”好书分享活动,女儿知道我喜欢阅读,特意为我报了名。 活动主题是:“我读我荐”,分享我最爱的一本书。到会的十几位老师都踊跃发言,谈读书心得感悟,让人感到读书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我推荐分享的是今年看的一本《在峡江的转变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作者陈行甲,研究生毕业于清…

    2023年4月22日
    1.9K200
  • 忆打枣儿

           “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枣落杆儿”这句俗谚,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谙熟了。        那时候,我家老宅的前面,有一片树干矮壮、虬枝屈曲的枣林。枣林里的枣树大概有四、五种之多,有婆枣,有拳枣,有墩子枣,有铃枣,还有小酸枣。每年谷雨节后,枣树那光秃秃的枝桠上便…

    2天前
    1.1K350
  • 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义工给张奶奶端饭菜。 今天是新店长赵艳到爱心素食馆履职的第一天,我在店里做义工,顺便教高三学生杨振宇写通讯报道。到了开饭时间,新来了三位就餐者,他们分别是生活在附近的卞爷爷和新丰的张爷爷、张奶奶两口子。 他们是新来的,对爱心素食馆里的“光盘行动”领会不深,所以义工端饭碗给他们时,他们不管自己能不能吃下就接受了。结果,等他们吃到中途,才体会到大碗的份量,张奶奶…

    2023年7月6日
    1.7K18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8条)

  • 碧宇流云
    碧宇流云 2022年11月9日 上午7:03

    我们周氏支祠的二十多位宗亲欢聚一堂,真是大家族的高兴事。祝福您们代代幸福、代代兴旺![赞][赞][赞]

  • 柳絮晗烟
    柳絮晗烟 2022年11月9日 上午11:08

    幸福人家[赞][赞][赞]!

  • 柳絮晗烟
    柳絮晗烟 2022年11月9日 上午11:09

    为“三人”开会这个细节的智慧,感叹并点赞!前辈们不容易!

  • 邯郸常跃进
    邯郸常跃进 2022年11月9日 下午1:42

    和谐的家族,亲切的合影,温暖的叙述!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2年11月9日 下午2:22

    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种祭祖文化中凝聚起一股血脉相传的。
    辈分差距最大的当属孔氏家族,我知道的就有九代之差;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我认识最高辈分是昭字辈,最低辈分是佑字辈。也许是孔氏家族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家谱吧。
    台湾徐氏家族回大陆寻根,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家谱。只是徐氏分支太多,那只能说是徐氏家族的一支吧。

    令德维

    令德维垂佑,

    • 周旭才
      周旭才 2022年11月9日 下午3:47

      @地质之花谢谢指教!过去不实行计划生育,兄弟二人往往有一代人的年龄差距,历经若干代的兄弟的子孙,后代有数代十数代的年龄差距,也就正常了。只要辈份清晰标记,这个差距就清清楚楚呈现。

  • 蓓蕾含香
    蓓蕾含香 2022年11月9日 下午5:16

    过去人生孩子多,老大跟最小的差一辈人的都有,我们老家有句老话,人小辈分大,坐在摇篮里当老爹(爷爷)。
    祝福您们幸福的大家庭![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李宗宾19481957
    李宗宾19481957 2022年11月9日 下午5:26

    血脉相承,宗族和睦,一大幸事!!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11月9日 下午6:34

    年纪不大辈分高,展眼皆是隔代人——德高望重!

  • 玉梅
    玉梅 2022年11月10日 上午8:55

    宗族亲,辈辈亲,这种宗族关系需要传承,任何时候,不要忘了根。文章很有意义,让后代看看,有传承,才兴旺!

    • 周旭才
      周旭才 2022年11月10日 上午11:27

      @玉梅是的,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先辈的苦难,不能忘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