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故事:贿得榔梅为母寿

2022103112255077

天启三年(1623)三月,时年36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的太和山之旅。就是这次不同寻常的旅行,详细记录了太和山独有的物种榔梅树,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动人心弦的故事。

太和山即是道家圣地武当山。又名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今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这一年,徐霞客的父亲已离世19年,母亲一人,带着家仆,守在老家江苏省江阴市,守着徐霞客的祖父“以射覆法分家产”而分来的家业,几经创业,家道中兴。

而徐霞客则继续在践行“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3月13日,徐霞客在太和山榔仙祠旁首次邂逅了榔梅树。先生在《游太和山日记》中兴奋的写道:

“……峻登十里,则紫霄宫在焉。……共五里,过南岩之南天门。舍之西,度岭,谒榔仙祠。……旁多榔梅树,亦高耸,花色深浅如桃杏,蒂垂丝作海棠状。梅与榔本山中两种,相传玄帝插梅寄榔,成此异种云。”

玄帝,即真武帝君。所谓榔梅,花色与桃花、杏花相仿,而垂丝花蒂的形状,却接近海棠。这么美丽的花儿,相传是真武帝君折梅花寄生在榔树上形成,这个太有趣了。

在百度条款里称,“武当榔梅是武当山生存已久的本土物种,它非李非杏、非桃非梅,又似李似杏、似桃似梅,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尚无记载,具有神秘性。”

3月14日,徐霞客再次见到榔梅,是在太和山金顶的琼台观。先生在日记中这样描述:

“……其旁榔梅数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绚烂岩际。地既幽绝,景复殊异。……”

看到这里,我惊讶于先生的真性情与童稚心。因为之前的所有游记里,甚少见到这样描述记载某一个树种特别是花儿的文字。

先生看到这些榔梅花后,想到了什么呢,假若是我、是你、是他,会想到什么呢?

我禁不住开心一笑,继续往下看。“余求榔梅实,观中道士噤不敢答。”想必杖履走过千山万水的先生,也从没见过此等稀罕之物,竟然生出要求得几枚果实的希求,这太让我意外了。

谁知金顶上的东西,是圣果,“此系禁物。前有人携出三四枚,道流株连破家者数人。”就是说,此物是禁物,从前有人带出去三四枚,有数名道士受到连累,家道破败。

谁料先生是枚妥妥的富二代啊,放在当今,想要啥就有啥,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岂是这一两句唬人的话就吓住而放弃?

“余不信,求之益力,出数枚畀(给予之意)余,皆已黝烂,且订(同‘叮’)无令人知。”

先生反复起劲地,差不多耍赖式地讨要,好不容易乞得几枚,却都已变黑腐坏,还被叮嘱不要让人知道。估计先生此时的心里有一千匹草泥马在飞驰。

此路不通,再觅它道。不信道家圣地,求不来几枚榔梅实。

“及趋中琼台,余复求之,主观仍辞谢弗有。……忽后有追呼者,则中琼台小黄冠以师命促余返。观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两枚,少慰公怀。但一泄于人,罪立至矣。”

果然是凡事不能轻易言弃!一旦执着所向,须一而再再而三,一鼓作气,方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先生终于得到了两枚珍贵的榔梅实。

榔梅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果实呢?先生笔下的果实,非同凡响,他捧在手心,只见“形侔(相同)金橘,漉(渗之意入)以蜂液,金相玉质,非凡品也”。珍品到手,但是量太少,仍然不能满足先生的那颗酷爱之心。

他在瞻谒完南天门、正殿,再自飞升台返回朝天宫时,其一举动让我忍不住击案大笑:

“暮返宫,贿其小徒,复得榔梅六枚。明日再索之,不可得矣。”

有钱真好,有钱就是任性,管你什么禁品珍品,我“贿”你,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当然,这看要贿谁了,先生贿的是“小徒”,小道士,大道士只会如前所述,“追呼而予”,断不会贿而能得的。

先生此举体现的真性情,可谓是淋漓酣畅,在其前的所有日记中,从没见过此类文字。在黄山遇雪、太华山遇雨、九鲤湖观瀑,不管行程有多艰难,从没言及自身的情绪和感受,这次却不一样,这是为何呢?

3月15日,先生结束太和山之旅时,“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先生此篇日记的结束语让我潸然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走得再远,心心念念的惟是母亲。事实上,先生在当年二月份游历河南嵩山时,就有“母老志移,不得不先事太和”之想,这次“贿”得珍贵的榔梅实,在家境富实、什么都不缺的境况下,真真是为老母祝寿的最好礼物了。

合上《徐霞客游记》卷一,想起这套五卷的游记,是儿子给我的壬寅生日礼物,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暖流,久久未肯散去。(2022.10.31写于三家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4335

(8)
上一篇 2022年10月31日 下午8:11
下一篇 2022年10月31日 下午8:35

相关推荐

  • 前门三里河,酷似江南景

                                                      江南水乡—…

    2022年10月19日
    745420
  • 俄式套娃

    俄式套娃 尤今 – 俄罗斯的秋夜,像流浪猫的眼睛,冰寒。 在莫斯科那长达一公里的步行街(Arbat street)彳彳亍亍,缩着颈项的我,冷得像一枚干瘪的枣。尽管冷风徜徉,可街上却热热闹闹地麇集着许多卖艺者,包括画者、歌者、舞者。色彩和音符,热热烈烈地交缠着。 这条老街,是在俄罗斯经济改革开放以后,才变得生气勃勃的。 走着、走着,游移的目光蓦然被…

    2022年6月28日
    2.6K100
  • 上海虹口多伦路,处处可见名人公馆

    上海虹口区有一条小小的多伦路,在一里多长的马路两侧,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栉比鳞次,其中有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薛氏宅等中西合璧、造型各异的老房子,使多伦路俨然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孔公馆(多伦路250号),位于四川北路多伦路转角处,建于1924年。具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占地面积为1082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二层…

    2022年8月17日
    2.0K190
  • 离天最近的地方

    早就想来西藏,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机会终于来了。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在进藏火车上看到了我一直渴望看到的油菜花,那遍地的黄花,让我真的很兴奋,尤其是当看到那美丽的青海湖时,心里更是激动不已,湖水真蓝呀!蓝的让你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就像一块宝石一样静静的躺在那里,等着人们去膜拜! 晚八点半钟,火车进入柴达木盆地,景观更是有了很大的改变。在铁路的四周都是较高的山峰…

    2022年6月25日
    3.8K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9条)

  • 风雨
    风雨 2022年10月31日 下午9:17

    ”果然是凡事不能轻易言弃!一旦执着所向,须一而再再而三,一鼓作气,方能实现自己的夙愿。”[赞]

  • 黃東濤(東瑞)
    黃東濤(東瑞) 2022年11月1日 上午6:49

    末尾点睛之笔——合上《徐霞客游记》卷一,想起这套五卷的游记,是儿子给我的壬寅生日礼物,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暖流,久久未肯散去————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先生此篇日记的结束语让我潸然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走得再远,心心念念的惟是母亲。——古代现代的孝母故事合二为一,大才女果然厉害,貌似不经意,其实别有用心!大赞,当然从古籍里搬出大旅行家徐霞客的有趣故事分享同好,用现代语翻译还加了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也是一种很有创意的问题,借旧网络20支金笔为你好文助阵呐喊吧。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2年11月1日 上午9:07

    好有福气,儿子送你游记,难怪写起文章来那么有精神![花][花][花][花][花][花][花]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11月1日 上午9:45

    徐霞客贿徒索得榔梅,只为给母亲做寿;您的儿子买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您,孝心可嘉。

  • 碧宇流云
    碧宇流云 2022年11月1日 上午10:46

    欣赏学习霁月老师美韵大作!古今同赞、为母尽孝![赞][赞][喝彩][喝彩]

  • 杨自记
    杨自记 2022年11月1日 下午2:14

    徐霞客很了不起,我买了游记还没看呢。惭愧惭愧。老师看得细致。[赞][赞][赞]

    • 霁月
      霁月 2022年11月1日 下午3:14

      @杨自记杨老师好,游记确实值得一看。

    • 杨自记
      杨自记 2022年11月3日 上午5:45

      @霁月有机会一定看看。翻了一下,感觉侠客有钱,还雇挑夫挑行李啊。

  • 1973
    1973 2022年11月2日 下午2:14

    喜欢月月滴文字[花][花]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11月3日 上午8:38

    徐霞客远行千里,心中挂念的仍是母亲,为了给母亲祝寿,竟可放下尊严低三下四去有求于人,可见古代行孝是何等的重要。你儿子赠书于你的一节,正体现了新时代对中华传统有很好的稟承。

  • 悠扬琴声68
    悠扬琴声68 2022年11月3日 下午7:05

    读霁月文章长知识。为你的儿子点赞![赞][赞][赞]

  • 皓月蓝空
    皓月蓝空 2022年11月3日 下午9:35

    儿子的这份生日礼物别致又合心,真好!孝顺的美好品质,也是代代传的!

  • 诚厚
    诚厚 2022年11月7日 下午11:52

    阅读了霁月老师详释过的《徐霞客游记》卷一。儿子一套五卷游记的生日礼物,不亚于徐霞客以太和榔为老母寿。赞!赞!赞!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