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1623)三月,时年36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的太和山之旅。就是这次不同寻常的旅行,详细记录了太和山独有的物种榔梅树,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动人心弦的故事。
太和山即是道家圣地武当山。又名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今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这一年,徐霞客的父亲已离世19年,母亲一人,带着家仆,守在老家江苏省江阴市,守着徐霞客的祖父“以射覆法分家产”而分来的家业,几经创业,家道中兴。
而徐霞客则继续在践行“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3月13日,徐霞客在太和山榔仙祠旁首次邂逅了榔梅树。先生在《游太和山日记》中兴奋的写道:
“……峻登十里,则紫霄宫在焉。……共五里,过南岩之南天门。舍之西,度岭,谒榔仙祠。……旁多榔梅树,亦高耸,花色深浅如桃杏,蒂垂丝作海棠状。梅与榔本山中两种,相传玄帝插梅寄榔,成此异种云。”
玄帝,即真武帝君。所谓榔梅,花色与桃花、杏花相仿,而垂丝花蒂的形状,却接近海棠。这么美丽的花儿,相传是真武帝君折梅花寄生在榔树上形成,这个太有趣了。
在百度条款里称,“武当榔梅是武当山生存已久的本土物种,它非李非杏、非桃非梅,又似李似杏、似桃似梅,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尚无记载,具有神秘性。”
3月14日,徐霞客再次见到榔梅,是在太和山金顶的琼台观。先生在日记中这样描述:
“……其旁榔梅数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绚烂岩际。地既幽绝,景复殊异。……”
看到这里,我惊讶于先生的真性情与童稚心。因为之前的所有游记里,甚少见到这样描述记载某一个树种特别是花儿的文字。
先生看到这些榔梅花后,想到了什么呢,假若是我、是你、是他,会想到什么呢?
我禁不住开心一笑,继续往下看。“余求榔梅实,观中道士噤不敢答。”想必杖履走过千山万水的先生,也从没见过此等稀罕之物,竟然生出要求得几枚果实的希求,这太让我意外了。
谁知金顶上的东西,是圣果,“此系禁物。前有人携出三四枚,道流株连破家者数人。”就是说,此物是禁物,从前有人带出去三四枚,有数名道士受到连累,家道破败。
谁料先生是枚妥妥的富二代啊,放在当今,想要啥就有啥,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岂是这一两句唬人的话就吓住而放弃?
“余不信,求之益力,出数枚畀(给予之意)余,皆已黝烂,且订(同‘叮’)无令人知。”
先生反复起劲地,差不多耍赖式地讨要,好不容易乞得几枚,却都已变黑腐坏,还被叮嘱不要让人知道。估计先生此时的心里有一千匹草泥马在飞驰。
此路不通,再觅它道。不信道家圣地,求不来几枚榔梅实。
“及趋中琼台,余复求之,主观仍辞谢弗有。……忽后有追呼者,则中琼台小黄冠以师命促余返。观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两枚,少慰公怀。但一泄于人,罪立至矣。”
果然是凡事不能轻易言弃!一旦执着所向,须一而再再而三,一鼓作气,方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先生终于得到了两枚珍贵的榔梅实。
榔梅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果实呢?先生笔下的果实,非同凡响,他捧在手心,只见“形侔(相同)金橘,漉(渗之意入)以蜂液,金相玉质,非凡品也”。珍品到手,但是量太少,仍然不能满足先生的那颗酷爱之心。
他在瞻谒完南天门、正殿,再自飞升台返回朝天宫时,其一举动让我忍不住击案大笑:
“暮返宫,贿其小徒,复得榔梅六枚。明日再索之,不可得矣。”
有钱真好,有钱就是任性,管你什么禁品珍品,我“贿”你,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当然,这看要贿谁了,先生贿的是“小徒”,小道士,大道士只会如前所述,“追呼而予”,断不会贿而能得的。
先生此举体现的真性情,可谓是淋漓酣畅,在其前的所有日记中,从没见过此类文字。在黄山遇雪、太华山遇雨、九鲤湖观瀑,不管行程有多艰难,从没言及自身的情绪和感受,这次却不一样,这是为何呢?
3月15日,先生结束太和山之旅时,“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先生此篇日记的结束语让我潸然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走得再远,心心念念的惟是母亲。事实上,先生在当年二月份游历河南嵩山时,就有“母老志移,不得不先事太和”之想,这次“贿”得珍贵的榔梅实,在家境富实、什么都不缺的境况下,真真是为老母祝寿的最好礼物了。
合上《徐霞客游记》卷一,想起这套五卷的游记,是儿子给我的壬寅生日礼物,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暖流,久久未肯散去。(2022.10.31写于三家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4335
评论列表(19条)
”果然是凡事不能轻易言弃!一旦执着所向,须一而再再而三,一鼓作气,方能实现自己的夙愿。”[赞]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祝安康。
末尾点睛之笔——合上《徐霞客游记》卷一,想起这套五卷的游记,是儿子给我的壬寅生日礼物,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暖流,久久未肯散去————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先生此篇日记的结束语让我潸然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走得再远,心心念念的惟是母亲。——古代现代的孝母故事合二为一,大才女果然厉害,貌似不经意,其实别有用心!大赞,当然从古籍里搬出大旅行家徐霞客的有趣故事分享同好,用现代语翻译还加了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也是一种很有创意的问题,借旧网络20支金笔为你好文助阵呐喊吧。
@黃東濤(東瑞):纠正,问题有误,应该是“文体”(体裁)。
@黃東濤(東瑞):老师看的仔细,嘉评、金笔更是鼓舞我心。谢谢老师的鼓励,继续努力学习,问候秋安。
好有福气,儿子送你游记,难怪写起文章来那么有精神![花][花][花][花][花][花][花]
@2272 张英辅:不敢。谢谢老师谬赞。
徐霞客贿徒索得榔梅,只为给母亲做寿;您的儿子买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您,孝心可嘉。
@难诉相思:甚是开心呢。问候老师安。
欣赏学习霁月老师美韵大作!古今同赞、为母尽孝![赞][赞][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谢谢流云老师。谢谢!
徐霞客很了不起,我买了游记还没看呢。惭愧惭愧。老师看得细致。[赞][赞][赞]
@杨自记:杨老师好,游记确实值得一看。
@霁月:有机会一定看看。翻了一下,感觉侠客有钱,还雇挑夫挑行李啊。
喜欢月月滴文字[花][花]
徐霞客远行千里,心中挂念的仍是母亲,为了给母亲祝寿,竟可放下尊严低三下四去有求于人,可见古代行孝是何等的重要。你儿子赠书于你的一节,正体现了新时代对中华传统有很好的稟承。
读霁月文章长知识。为你的儿子点赞![赞][赞][赞]
儿子的这份生日礼物别致又合心,真好!孝顺的美好品质,也是代代传的!
阅读了霁月老师详释过的《徐霞客游记》卷一。儿子一套五卷游记的生日礼物,不亚于徐霞客以太和榔为老母寿。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