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仅需要鼓励,还需要磨砺
飞花如雪
临近六一,我们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六一活动中。学校要我们年级出一个学生自创诗的朗诵,考虑到六一这天孩子们入队,小黄同学的诗歌正符合孩子们这一天的心情,于是选了小黄和籽墨两个同学排练。
两孩子接到任务,先各自练习朗读,基本把诗歌朗读熟练了。我就给他俩排练,指导每一句的语气。两个孩子很努力,也很有灵气,很快就基本能把每一句话的语气把握好了。只是,面对我的手机镜头,还是会有一些紧张,于是录像环节有点曲折,不过,最终还是录了一段比较满意的视频,提交到学校领导那边进行审查。
审查的结果返回来,不是有点,而是太出乎意料了——小黄同学出色的声音演绎和自信的神态表情,让校长一下子圈定了小主持人的人选。于是,小黄被学校“借调”为主持人,我们的朗诵则要换成家庭版出场。
节目撤换了,排练白练了。小黄还好,虽然朗诵不能上了,但是能作为学校活动的主持人,有比上节目更“露脸”的机会。可是籽墨就难免留下遗憾了。 怎么让孩子的心理好受一点呢?
犹豫了一天,第二天我跟籽墨妈妈说, 想给籽墨发一张小奖票,作为她努力练习朗诵的奖励。不料,建议被籽墨妈妈婉拒了。
籽墨妈妈说:“昨天籽墨回来跟我说了这个事情,是有一点儿小失望,不过孩子也能接受,我觉得小奖票就不要给了,这也是孩子成长中需要经历的事,她需要知道,很多事虽然自己在努力,但也有很多变数,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要学会接纳这些变化。我昨天也跟她说了,即便这样,以后再有机会,也同样要认真准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您给了她奖票,我担心会让她认为自己努力了就应该有收获或者补偿,这样不是太好。”
看到钱文忠教授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和主流声音不一样的观点——教育需要惩戒。提出这个观点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抗打击能力。
没错,对此我是很有同感的!正如钱教授在文中说的那样,现实世界里哪有那么多行?更多的是严峻的考验: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对于孩子的不同情况,是该夸赞该鼓励,还是该批评甚至惩戒,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绝不是一个药方应对所有的:
当孩子努力去做了,但还没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斗志,去更加努力的争取——现在不坚持努力,日后你可能会为今天不曾拼尽全力而后悔;
当孩子付出全部努力去做了,但依然没有达到目标时,他们需要的是开导——努力的全部意义不止是为了换取成功,即便没有成功,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也已经实现自我提高了;
当孩子并没有付出努力的时候,哪怕碰巧成功了,也不值得夸赞,倒是应该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既然你有这个能力,就应该做到更好!如果孩子根本没有努力,面对失败还要找客观的时候,应该批评甚至惩戒,要让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端正、认真的态度。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经常会有家长对我说,希望自家孩子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夸奖。作为一线教师,我也知道夸奖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夸不是万能的,而过多的夸赞可能会让孩子以为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你们都夸我了,那就说明我很好了!
沉浸在这样的自我认知中,孩子容易忽略其实还有很多人比自己强这个事实。当他们遇到更有力的对手时,他们就很难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的现实。于是,他们不能接受挫败,一旦受挫,就会自我否定,丧失信心。
有些孩子在擅长的事情面前会有极大的表现欲;而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时,他们却往往连尝试都会拒绝,因为怕面对失败——倘或让别人看到自己做不好,岂不是太丢脸了吗?所以,他们会选择回避,尽可能的不去触碰那些自己不擅长、或已经知道有人比自己强的事,以此来维持自己的面子和自信。
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的内心很脆弱,不敢输,输不起,心理包袱重,不敢尝试新事物。有时,家长把孩子这样的表现归结为性格的谨慎、内向。其实,可能性格影响是次要的的,心理影响才是主要的。
前几天,足球社团要活动了,班上某个男生突然向我提出:“不想参加足球社团了。”我问:“为什么啊?”他摇摇头表示没有具体原因,但是脸上瞬间就转入了“阴雨天”。再问和妈妈商量好了吗?继续摇头。看他的眼泪马上就要涌出来了,我便让他先留在班里了。
没几分钟,足球教练到班里来找他了,他很不情愿地跟着教练来到楼道,我也跟了出来。原来,妈妈已经跟教练反馈过了他不想学了的事情,所以请教练来做工作。他是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进度,掌握不太好。但是教练说他其实还可以的,不算跟不上的,有些孩子比他学得还要吃力一些,人家也没放弃呢!
我明白了,他不想参加足球社团的原因不是不喜欢足球运动,也不是身体素质跟不上,而是社团中一些有基础的同学比他强,他找不到自信了。于是,他想回避,不,准确地说是想逃避了。
于是,我和教练一起做他的思想工作:”你看,现在有人比你强,那是因为他们比你早开始学习的;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参加足球社团,而你已经开始学习了,是不是你现在就比没有学过的同学要强一些了?如果你放弃学习,以后再想学的时候,现在社团的这些同学,包括和你一样之前没有学过的同学,以后是不是就都跑在你的前面了?所以,要想不落后,最好的方式是努力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你在这方面彻底摆脱落后。“
也许是想明白了这些道理,也许是鼓足了继续学习的勇气,这位同学顺顺当当地跟着教练走了。后来的日子里,再没有提出不学了。
所以,孩子不仅仅需要表扬、鼓励,他们同样需要批评、受挫,甚至惩戒。只有这样,他们的心智才能逐步成熟起来,才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现实世界对他们的重重考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4107
评论列表(27条)
教育学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向老师致敬!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鼓励[花][花][花]
同意您的观点,那样才能完成健全的人格。
@不变hong心(黃梅麟):是呢,健全的心理是需要有抗挫力的。谢谢老师[花][花][花]
评论中有一种淡淡的惦记
祝福里有一种浓浓的心意
彼此问候让温馨芳香空间
彼此交流让友谊播撒心田[花][花][花][花][花]
@风雨:谢谢老师鼓励[花][花][花]
几种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很有参考、启发作用,好!
@黃東濤(東瑞):谢谢东瑞老师的支持鼓励[花][花][花]
你说得很对,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环境,还有不同素质的家长,所以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式多样,因人而宜。
@四格格:是的呢,因材施教不仅仅指教授知识,同样也包括思想与心理的引导教育。[花][花][花]
飞雪老师热爱教育事业、执着自己的工作、认真引导学生的方方面面,无不珠玑悦目,坦然乾坤!向你学习!遥祝秋祺笔丰![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谢谢老师支持鼓励[花][花][花]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呢!你懂得抓住孩子的不同心理特质,因材施教,是个好老师!
@难诉相思:谢谢相思老师的鼓励[花][花][花]身与心出现问题都需要调治,良药难免苦口,对症就好[微笑]
我不赞同教育需要惩戒这样的观点
@名山有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在老师不好当,说话行事得八面玲珑,一不小心就会被投诉,还有可能被网嘲。
@四格格:高危职业[笑哭]
名师易得,仁师难求!你是最优秀的老师,不但是教学方法,是因为你在为学生的成长负责。
爱,是教育的源泉!赞!
@玉梅:谢谢老师的鼓励[花][花][花]
孩子不仅仅需要表扬、鼓励,他们同样需要批评、受挫,甚至惩戒。只有这样,他们的心智才能逐步成熟起来,才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现实世界对他们的重重考验。对全文画龙点睛的总结,非常精彩,中肯,确切。那个籽墨妈妈非常有智慧,和飞雪观点是一致的,但那也是一种变相的鼓励。记得在职时一次英语竞赛,我的英语课代表却2分之差没有选拔上,我担心她会伤心,专门去饭馆请她吃顿饭,边吃边聊,开导她,她觉得老师很关心她,心情就变的很好了。
@豫莲芳草:姐姐原来是同行前辈[花][花][花]与姐姐观点完全相同!基于爱护的批评甚者惩戒,对孩子来说是与鼓励同样重要的。[爱心][花][花][花]
老师你是最棒的,也是最美的,你的心而如同小溪潺潺歌唱的声影,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温柔静谧的说教,让他们收获了春夏秋冬最美的花儿开在他们的身旁,是芬芳了世界上最安宁祥和的乐园。[赞][赞][赞][花][花][花][礼物]
@诃痴快乐:写错了两个字,是声音。[汗]
@诃痴快乐:谢谢诃痴好友的支持鼓励[爱心][花][花][花]
孩子,不仅需要鼓励,还需要磨砺
支持观点,向灵魂工程师致敬![花][花][花][花][花]
好老师,教书育人,用心用情,有春蚕与蜡烛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