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戚戚地怀着遗憾的心情,告别红磡那间三层楼的小诊所。
几次来换药,都没见到她,不知为什么,后来轮班都没轮到她。
两本书,每次来,都装在我的包包里,无法亲手递交到她手上。
一颗心非常失落,留在了那小诊所。
别人的大多数,都希望永远再见诊所,我却希望有机会再来,把书交给她,因为许诺过她,要送书给她;自然,我不希望自己再跌一次。
病历卡上她的看诊记录和签名,潦草不堪;她姓啥名谁,我无法说上来,也不好意思问别人;她又戴着大口罩,纵然站在我跟前,脱下口罩,我也不敢指认她就是她。
那次轮到她看诊的时候,态度非常好,别的护士,只是让我坐在床沿上伸出一条腿搁在小小丫字型铁架上,方便她洗我膝部的小伤口;我坐在床沿,腰部有点失去平衡,比较吃力;而她没有嫌弃,竟然在床上铺了一张蓝色的塑料布,请我将腿抬上去,她就坐在椅子上为我清洗三处伤口。大男人腿脚这些肢体,一般人都会嫌弃脏,可她不,像在修饰一截米黄色的象牙似的,我微微不安,感到羞愧,也满怀激动。
她问我怎么受的伤?
我说起了跌倒的故事。可以说那都是台风惹的祸吧。又是台风又是暴雨的那个清晨,我从外面回家,脚步速度比雨鞋还快,雨鞋因为进水很重,停住不动,我整个人已无法自控地如支箭飞出,面前是一堵墙,幸亏这年代已经掌握住跌倒时保护重要部位的秘笈和技巧,完全媲美小小说技法的难度,脑壳没开花,只是在脚后跟、膝盖和手臂肘部三个地方擦破皮,幸亏那狼狈的情状只有我个人欣赏,雨中,别人都打着伞匆匆疾走;我很懊恼,写作中屡有小赏,而在暴风雨中竟打了一次败仗。
于是需要约一周三次来这附近的社区小诊所洗伤口换纱布
三处小外伤,每处都清洗无数次,然后选择最合适的胶布和纱布贴住。护士一边耐心为我服务,一边说,你后天再来。你想要几点的?
我说,九点吧,我之前送孙女上学,之后运动一下就走过来,时间刚刚好。很快,电脑就打印出一张复诊纸。
护士真好,态度温柔可亲,并不因为我听力稍差而向我大声喝斥;在洗伤口时非常细心,不厌其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概第三次吧?结束后,她请我坐在她办公枱旁的椅子等她打印后天的看诊单出来。熟络了,我就主动与她交谈,谢谢她不怕脏,耐心细心多次为我清洗伤口、包扎;她笑笑说,不好那么说,这是我工作;我又自我介绍自己的职务是编辑,业余写点东西,这样吧,下次我带两本书来送给你。
她乍然听了,感到大惊喜,叫起来,真的啊?
是的,表达我的感激心意。那下次是不是也是你看诊呢?
她惋惜地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我知道这是整个诊所上层的安排,护士并没有固定的病人;反之亦然。像我的三处小伤,前后已由四个护士清洗了。
后来我又到诊所洗伤口四次,每次临走前都将那两本已经签好名、写了感激之词的两本书塞进背包,可一直没再见到那位我好感的护士。有一次在打瞌睡的朦胧中,看到好似她的身影在我眼前飘过,好像她上班倒是上班了,从二楼的通道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但我也只能用好似、好像这类字眼,不敢肯定;她的步伐非常快,当我脑海里闪过“这是不是她?好像是”的念头的时候,她已经失去了影踪,内心一阵很无奈的失落感。
红磡诊所就设在红磡区差馆里观音庙左侧,三层楼,规模非常小,但干净整洁。看诊时间从每天早晨8:45开,下午4:30关门。附近是一处小公园,花木葱茏,树荫浓浓。诊所虽小,一般的设备齐全,专为社区和街坊服务。大医院常有人满之患,一些轻伤微疾,比如擦破皮、小外伤之类,会分流到社区这类诊所处理。大约五六年前,我也是小腿有小伤,被转到此;也有一个小护士,对我很耐心;前后多次为我清洗伤口。一个小伤口,她每回都要用药棉清洗耐心地清洗十几次。我知道这些虽然是她们的职责所在,但想到她们每天都要面对数十个病人,要处理那么多各类轻重不同形状各异的伤患,就很感恩她们,油然生起钦佩之意。伤口不同于艺术作品,可以有舒适美好的审美感受;伤口充满有臭味的血脓、破碎的皮骨、可怖的形态,刺激眼睛和心灵。她们每天都要面对这些,心理必然是不会舒畅的。
人是感情的动物,那时也前后七八次,每次看到她在我的小腿伤洗抹消毒十几次,内心无法不感动,一次我带了书给她,还在扉页写了感激的话,她很激动,对我说,工作了十几年,从来没有一个病人对她那样,这是第一次。我暗想,一些人,总认为她们那样是应该,殊不知服务质量其实经常呈现不同,凡事都没有理所当然!记得,那时我伤口只是好了一半,又即将旅行,怎么办?我问她,她初初愣住、为难了一下,她说她不可以向病人书面推荐任何牌子的药物,但我可以拍摄这种粉红色消毒药水的牌子和形状,还叫我参照她消毒、洗抹伤口的步骤自己进行。我很感激,去峇厘旅游时行李中带了纱布棉花药水。一路每天洗澡后换洗,最后伤口愈合了。
这一次,也没见到上回那个护士,即使她依然在此上班,多年不见,也已经彼此相见两不识了。唉,这使我想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珍惜,感恩要及时,要不然,一瞬就是长久,人与人就相隔在咫尺天涯,各种原因令你与她失之交臂,见面已属于下辈子的事了。
很盼望有日,老天好心,两位护士看到小文,先后打电话过来问候我伤口好了没有?那时,我会再寄一本书给上一个护士(下意识感觉她应该调到别一间诊所了),带上准备好的两本书,亲手交给她。
这是我最大的谢意,最大的感恩,文字,是比较长久的纪念品吧。
2022年10月29日于香港不写最累书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4039
评论列表(29条)
病历卡上她的看诊记录和签名,顺着这个线索问几个医护人员,应该能解决问题的吧。[微笑]
@晓舟同志:谢谢周老师。
一方面我面皮薄,另一方面想送书那次,问她,她自己也不知道轮班(值班)时间。
书送不送达不重要,你的心意到了就很好了。黄老师好逗,夸护士的同时也不忘夸自己那条受伤的腿,“像一截米黄色的象牙”,我忍不住笑了。象牙何其珍贵,世上腿多得不知其数,但于每个人来说,两条腿也是何其珍贵,所以形容得其到好处。
@四格格:谢谢四格格老师的评语,我粗男人的腿不会好看,主要想形容那护士对我腿上的伤口护理的细心而已,没想到功力不足,容易被误会我在自恋,哈哈,不好意思。
只有自己心里知道的事情有时也能感动人,正像现在我读你的博文一样。
@2272 张英辅:谢谢您阅读的投入和谅解,谢谢。
一个小护士的精心护理,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念念不忘,每次都带上礼品,可见您的诚心,小护士看到文章一定会感动得不得了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如此和谐的医患关系,怎能不让人感动呢?[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蓓蕾含香:谢谢王老师的细心阅读和理解,那位护士轮班时间居然没固定和提早安排,以致擦身而过,失之交臂。是的,做人认真,尽责任,一定会有许多意象不到的收获或结果。
常记别人好处,感激护士付出,东瑞老师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大写的人。[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情满乌江:谢谢杨老师的好评,善良可以“确认”,但纯粹、大写我愧不敢当,惭愧未够格,但知道是你高评和善意。再次谢谢鼓励。
一颗善心、感恩的心总是会让人感动的。再读仍是感动。
@霁月:谢谢小月,的确感恩对于谁都·很必要和重要。
评论中有一种淡淡的惦记
祝福里有一种浓浓的心意
彼此问候让温馨芳香空间
彼此交流让友谊播撒心田
@风雨:谢谢老师美好的诗。
遇见态度好的护士,病人会开心一些。
@不变hong心(黃梅麟):谢谢梅麟兄,是的,护士医生态度好,对病人的心情非常重要。
欣赏学习老师大手笔佳作,执笔平凡生活中的细节,以感恩的心看待白衣天使的细微的工作,尊重他们、激励他们!良善之举入目中!向老师学习![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良善谦卑盈感恩,护士平凡爱心金。
捕捉美德以赞美,珠玑悦目洁灵魂。
—-流云赏文随笔
@碧宇流云:谢谢流云老师的好评、鼓励和支持!还赋诗令小文大为生色。
文字是最长久的纪念品,太精准的定义了,我的感触太深刻了。小学的语文课本,许多课文至今我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毛主席的九首七律诗,昨天晚上我还在灯下手机上默写了一遍,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东瑞老师赠送的作品和书籍一直摆放在我电脑桌边的书架上,写作的时候时时打开翻阅参考。还有东瑞老师写给我的《大将雷泽风》我都保存到电脑桌面上和手机收藏夹里,时不时地翻阅,自我陶醉,加油充电。那是我一生唯一的作家老师给我的嘉奖令!
@雷泽风:谢谢雷老师的深度评论,文字永恒,确实如此,谢谢您列举多种事实来论证,背诵伟人诗词,珍惜东瑞的小书,等等,感动不已!友情长久!
擦伤换药寻常事,
擦伤换药寻常事,唯有作家视若金。
不厌不嫌医护女,感恩感动著书人。
一言许诺金石语,三顾赠书寻觅频。
莫道礼轻情谊在,玉壶一片是冰心。
@雷泽风:赠诗写得真好!为小文增添不少光彩!
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是在自己的医治下病人得到康复,如果患者心怀感激之情,那就是对他(她)最好的奖赏。你如此感念这位护士,若是她知道了一定很开心。
@难诉相思:谢谢蒋医生,您是医生,最了解医生护士的心理,说到点子上了。
那种失落感,也像是发生在我自己身边,感受到您的那份情意!但愿这缘还可以再续,赠书一定能实现![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谢谢解老师的共情共鸣,谢谢您的祝愿。
东瑞这篇取材现实的佳作,教会了我们,在现实生活里,要时时怀抱感恩之心。因为感恩,才会惜福;因为惜福,好事才会源源不绝地来。时时感恩的东瑞,也因此长年长日被层层叠叠的幸福团团团团地包围着。
@尤今:谢谢尤今的精彩评语,是的感恩非常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