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从戏剧名段中学习驳论技巧

赏戏听歌学作文(十)

谈写作:从戏剧名段中学习驳论技巧

——以豫剧名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京剧名段《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为例

2022102808225386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英国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这句话固然雅量非常,但是,对错误、荒谬的观点不加以批驳,必然会混淆视听,颠倒是非,危害社会,误国误民。因此,我们在旗帜鲜明地匡扶正义、弘扬正气的同时,也要对荒谬、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不让其谬种流传。这就需要掌握驳论文的写作技巧。驳论文有哪些特征?咱们先来欣赏一下豫剧《花木兰》著名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儿干,
       这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这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啊)。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演唱的这段著名唱段几十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除了她把豫剧推向当代中国戏剧艺术的高峰外,其中让人心悦诚服的驳论技巧也是这段名段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剧中人花木兰是怎样批驳刘大哥的呢?

一、先竖靶子,指出谬误:刘大哥说话(女子享清闲)理太偏。

二、用事实加以驳斥,以正视听。1.女子在家白天种地,夜晚纺织,日夜操劳,不清闲。2.保障前线将士吃和穿,打仗不仅拼的是前线将士的意志和力量,也拼后勤保障,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谁提供了这些源源不断的供给?家园的女子!不仅不清闲,而且贡献巨大。3.巾帼不让须眉,历朝历代都有女英雄为国杀敌建立功勋。此时的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虽然没有说破我就是这样一位女英雄,但是观众全都心照不宣。

三、匡偏扶正。在大量事实支撑的基础上,刘大哥的偏见——女子在家享清闲,立刻站不住脚了。此时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可谓掷地有声,令刘大哥(含观众)心悦诚服。花木兰据理力争,不仅为女子们讨还了公道,还展示和歌颂了女子们的巨大贡献,不仅让人心服口服,尤其让人感动不已。

与对妇女带有偏见的古代军人刘大哥相比,歌曲《十五的月亮》中当代军人对家乡妻子的理解和感激,就显得格外的情理兼优: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
       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我在边疆站岗值班。
       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
       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假如时空能够穿越,当年的刘大哥能够听到今天这首情深意切的《十五的月亮》,相信绝对不会有那种偏见。北朝时期,教育资讯都不发达,士兵受教育的程度和获取资讯的渠道都无法和今天相比,所以他有这种偏见也正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之能改,善莫大焉。再者,刘大哥毕竟是同一战壕的战友,花木兰对他观点的批驳的力度也仅仅是“纠偏”,态度是诚恳的,语气是委婉的。如果该批驳的对象是居心不良、不怀好意之辈,其谬误属于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那批驳的语气就要毫不留情。京剧《杨门女将》中佘太君的著名唱段《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堪称经典。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王辉(白)哎呦,老夫人,少夫人,我的众位夫人!军国大事,非同儿戏,挂帅出征,不是空谈,与杨元帅报仇事小,这朝廷的安危事大呀!
       佘太君(白)怎么讲!
       王辉(白)报仇事小,朝廷的安危事大呀!
       佘太君(冷笑、白)王大人你好小量我杨家也!
        (西皮小导板)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
        (西皮原板)王大人且慎言,莫乱测我忠良之心。
       自杨家火塘寨把大宋归顺,
       为江山称得起忠烈一门。
       恨辽邦打战表兴兵犯境,
       杨家将请长缨慷慨出征。
       众儿郎齐奋勇冲锋陷阵,
         (西皮流水板)老令公提金刀勇冠三军。
       父子们赤胆忠心为国效命,
       金沙滩壮志未酬疆场饮恨,
       洒碧血染黄沙浩气长存。
       两狼山被辽兵层层围困,
       李陵碑碰死了我的夫君。
       哪一阵不伤我杨家将,
       哪一阵不死我父子兵!
       可叹我连三代伤亡殆尽,
       单留宗保一条根。
       到如今宗保边关又丧命,
       才落得,老老小小,冷冷清清,孤寡一门,我也未曾灰心!
       杨家要报仇我报不尽——
       哪一战不为江山,不为黎民!

(故事背景:宋仁宗时,西夏王文进犯三关,宋军元帅杨宗保为国捐躯。发兵抗敌的问题上,朝中大臣寇准力主发兵,投降派王辉的畏敌如虎、力主求和。宋仁宗惶恐无能、犹豫不决。寇准建议宋仁宗亲赴杨府吊唁,佘太君请缨出征,投降派王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然诬蔑杨门女将请缨出征的爱国行为是不顾朝廷安危,只为报私仇的贸然行动。这句话犹如导火线,点燃了佘太君胸中积压已久的满腔怒火)

“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王大人且慎言,莫乱测我忠良之心……”一句西皮小导板开头,佘太君声色俱厉,把投降派王辉这一抹黑忠良的无耻谰言、荒谬观点竖为靶子,毫不留情地予以驳斥。接下来几十句,佘太君历数杨家父子洒碧血染黄沙、冲锋陷阵的英雄业绩。这一桩桩一件件铁的事实,全都是光昭日月、载入史册、流芳千古的钢鞭,每一鞭都抽得投降派王辉体无完肤。她义正辞严地质问:“杨家报仇我报不尽,哪一战不为江山,不为黎民!”这大段声情并茂的演唱,融叙事、说理和抒情于一体,将佘太君悲愤和壮烈的感情,倾泻而出,真是耿耿丹心昭日月,堂堂正气壮山河。使得佘太君这位百岁老人毅然挺身请命、挂帅出征这一超乎寻常的行动,有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充分的内心根据。让观众深为剧中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所感染,由衷地对以这位老当益壮的主帅为首的杨家四代群英产生信赖和敬佩之情。

2022102808233116

综上所述,议论文可以正面亮明自己的观点——立论;也可以通过批驳对方的谬误来端出自己正确的主张。虽然立论和驳论的目的都是以理服人,但相比之下,立论要稍微单纯些,用“三段论”(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说话即可。而驳论则需要先树靶子,把对方的谬误摆在明处,以备批驳。然后“有的放矢”,针对谬误进行批驳,或驳论点——穿其心,或驳论据——伤其身,或驳论证——断其筋;无论是针对哪个部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驳倒对方的错误观点。(以上两个唱段都是直接驳论点,针对论据论证批驳的例子咱们以后再详谈)最关键的是要有破有立。“破”——在驳倒对方的错误观点的同时,“立”——端出自己的正确主张。如花木兰对刘大哥的偏见进行纠偏后,亮出自己正确的观点就是“女子跟男子一样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佘太君怒斥投降派王辉荒谬胡言后,亮出自己正确的观点就是“杨家将请缨出征是为国而不是报私仇”,让观众看到的是杨家一门忠烈的崇高气节和英雄气概,超越的个人痛苦,前赴后继、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多聆听几遍这两个著名的唱段,细细地体悟其中驳论的技巧,用以指导我们驳论文的写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3894

(12)
上一篇 2022年10月28日 下午3:50
下一篇 2022年10月28日 下午6:05

相关推荐

  • 【短篇小说】画者苏毅夫

    – 一 小镇像一个慵懒的上了岁数的庄稼汉,静静地躺在河岸边,晒着温和的太阳。说上了岁数,是说它有了些年代,近乎古老;说它像个庄稼汉,是说它通体朴拙而且粗犷,少了点内在底蕴的柔美和妩媚。 时令已是腊月的下旬,寒气的势力比暖阳强大得多。街上那些采购年货的行人穿着臃肿的棉衣熙来攘往,有的站在摊贩的对面,吵架似的讨价还价,摩托车的引擎声和自行车的铃声交织…

    2022年12月15日
    1.7K150
  • 寓言诗·老山羊的悲剧

                                                             老山羊的悲剧                                 在小河通往林间大道旁,                                 有一堵残留的高高土墙,                             …

    2023年6月23日
    576320
  • 利(小小说)

    1986年,公司刚刚成立,原先坐惯办公室的人们很不适应,他们今天问价,明天看货,电话不知打了多少个,名片不知撒了多少张,可就是一笔生意也做不成。 倒是以前做过一些小生意,在单位毫不起眼的小暴初战告捷——倒了一车钢材,赚了万把块钱。于是公司里一帮男女就对小暴产生了兴趣。 小暴很快被提升为部门经理,而且公司对他网开一面,一年只要交公司两万元利润即可,具体怎么经营…

    2022年11月12日
    2.2K200
  • 踏莎行•墨染三秋(中华新韵)

    中华新韵 踏莎行 墨染三秋 绿梦儿 墨染三秋,手摹千遍,北碑南帖徐徐展。唐风宋韵自然生,青灯古卷凝香远。几净窗明,神融笔畅,裁成浓淡春长挽。瑶台青璅悦晨昏,流光疏影禅心现。

    2022年5月21日
    96010
  • 新雨堂书事(三一六)

    从网上购得一册舒芜著《从秋水蒹葭到春蚕蜡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五月出版。这本书关注较早,因为早前买了本舒芜的文学评论选,稍嫌两者重复的内容较多,就放下一段时间,这几日心血来潮,管不了那么多,于是下单。回来翻看,重复的内容并不是太多,倒觉得很值。是老国企工会图书馆流出的一册,品相也好。 这书的书名,实际上是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也是舒芜一直在强调的,男女…

    2023年6月12日
    1.2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9条)

  • 风雨
    风雨 2022年10月28日 下午6:53

    坐上沙发
    慢慢听歌又听戏
    ”巾帼不让须眉”金句!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0月28日 下午8:56

      @风雨欢迎风雨朋友!请上座,敏香茶![花][花][花][微笑][微笑][微笑]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2年10月28日 下午7:54

    乌江老师的博文总是能剖析得那么透,让人不得不折服。赞!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10月29日 上午6:49

    你的讲座会培养出一大批小戏迷。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0月29日 上午7:03

      @难诉相思[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如此甚好!多谢您的鼓励![花][花][花][花][花][花]

  • 蓓蕾含香
    蓓蕾含香 2022年10月29日 下午1:02

    听杨老师的课,趣味多多,写作方法藏在戏的台词里,提醒我们只要用心,到处是学问。谢谢杨老师![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0月29日 下午1:10

      @蓓蕾含香多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您说得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留心,都是学问。[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2年10月29日 下午2:00

    乌江老师娓娓道来,条分缕析,首尾呼应,将写作知识与戏剧唱段灵犀联袂,生动鲜活地予以讲解,对我们是学习到非同寻常的写作技巧,不亦说乎。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0月29日 下午7:04

      @锦瑟黎燕多谢黎燕老师热情支持和鼓励!您谦虚了,您是硕果累累的作家,在您面前谈写作实属班门弄斧。还望您不吝赐教。[赞][赞][赞][花][花][花]

  • ch雪梅
    ch雪梅 2022年10月29日 下午8:12

    而驳论则需要先树靶子,把对方的谬误摆在明处,以备批驳。然后“有的放矢”,针对谬误进行批驳,或驳论点——穿其心,或驳论据——伤其身,或驳论证——断其筋;无论是针对哪个部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驳倒对方的错误观点。
    精彩唱段和驳论写作,拜读,欣赏!杨老师超棒哟!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0月29日 下午8:50

      @ch雪梅多谢雪梅的支持和鼓励!你是高产作家,向你学习![赞][赞][赞][花][花][花]

  • 诚厚
    诚厚 2022年10月29日 下午11:39

    从三段戏剧名段的剖析,到最后的归纳总结,既生动活泼又清晰透彻,不愧名师,让人折服。大宝学了杨老师的5篇论文,受益匪浅,明天上午有空,还要认真学。感谢杨老师的名师指点!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10月30日 下午1:49

      @诚厚多谢诚厚老师抬爱!祝大宝学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花][花][花][花][花][花]

  • 沉默者FAN
    名山有径 2022年10月30日 下午8:06

    先竖立一个靶子,然后瞄准,然后“啪”!——搞定!

  • 杨自记
    杨自记 2022年10月31日 下午1:58

    喜剧有许多经典段子,好好学习,反复练习。祝好朋友。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