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奶奶

2022102111212741

非洲奶奶

尤 今

负笈英国的女儿,课余之暇,到伦敦医院当义工,给缠绵病榻的病人打气、陪孤独无依的老人聊天、替不谙英语的华籍病患当翻译、为身染痼疾的儿童讲故事……

就在这个愁云满布的地方,女儿邂逅了她的“非洲奶奶”。

非洲奶奶年逾古稀,从非洲的坦桑尼亚千里迢远至伦敦打工,告老而不还乡,扎根于伦敦。

在女儿的信里,这名长着大脚板、顶着大肚腩的妇人,有着一把笑起来时连天花板也会晃动的大嗓子。由于双膝关节剧痛,她入院动手术,尽管自己是“过江的泥菩萨”,可是她却依然想“普渡众生”──拄着拐杖,逐张病床走动,慰问其他病人。女儿碰上她,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她根本用不着别人开解,反而时时以“识途老马”的资格,灌输女儿许多有关的常识、点醒女儿许多该注意的事项。女儿与她攀谈,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一老一少,相逢恨晚。

妇人出院后,邀请女儿上她家吃饭,小小的公寓,打扫得窗明几净。让女儿津津乐道的是,厨房里有好几十个玻璃瓶,满满满满地装着各式各样叫得出名字与叫不出名字的香料。非洲奶奶一脸得色地告诉她,她出生于坦桑尼亚一个美丽的岛屿桑吉巴(Zanzibar),这个岛屿,土壤肥沃得像被人施了魔法,不管在哪儿,随随便便撒下种子,都会茂茂盛盛地长出碩硕累累的果实。全岛各处,一畦畦、一棵棵,全是香料、香料,岛上每一寸空气,都飘荡着香料的味儿。女儿开心地指出,非洲人烹饪用香料、治病也用香料;而这,和华人是很相似的。

多年来,非洲奶奶都保持着以大量香料烹调食物的老习惯。那晚,她烤了一只香气扑鼻的羊腿。女儿在电邮里写道:“妈妈您不食羊肉,又立了戒条,不准羊肉在家里出现,呵我从来不知道羊肉居然美味如斯!非洲奶奶见我狠吞虎咽的样子,还以为我在家当了多年饥民哪!”女儿说话一向绵里藏针,我面壁思过,承认在家中多年严禁男女老幼食用羊肉确有霸气之嫌。

非洲奶奶常常为“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女儿烹煮美食,女儿说:“非洲奶奶连烹煮菜蔬和熬煮肉汤,也下大量香料,我连牙齿都被她熏香了。其实,我想,她也许是借着香料来咀嚼乡情吧!”

女儿去非洲奶奶家的次数越来越频密了,由每月一次变成双周一次,现在又改为每周一次;除了共用晚餐外,她也卷起袖子帮非洲奶奶油漆、拎着袋子为非洲奶奶购物、拈着针头替非洲奶奶补衣……。

我担心她又当义工又为非洲奶奶忙东忙西,把时间都挤掉了,影响课业,便写信提醒她“一寸光阴一寸金”,没有想到,她竟在回信里写道:

“妈妈,以前您老爱在我面前唠叨,从交友到衣著、从读书到社交,说说说,讲讲讲,而我,总嫌耳边这股风刮痛我双耳,恨不得在耳畔竖起‘此路不通’的牌子。可是,现在,只身在外,我最想听的,竟然是您的唠叨!您知道吗,每回在非洲奶奶的家,听到她重复而又重复地说什么裙子不要穿到这么短、晚上出门不要超过十点、去舞会不要随便喝别人给的饮料,等等等等,我便宛如听到了您在说话;有时,坐在厅里啜茶,炊烟飘香,恍惚间我好像回到了新加坡温暖的家。妈妈,我想您我想您呵,我真的太想念您了。我去医院当义工,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幸福太盈太满了,应该分一点出去给别人。”

读着那一句一句情真意切的话,眼泪一下子便涌满了眼眶。

当近在身畔时,孩子总把双亲“爱的语言”当成“紧箍咒”;然而,有一天,远离了家门,他们方才了解,妈妈的唠叨,原来是世界上最悦耳的音乐!至于妈妈呢,也总在孩子离巢之后,才在冷静的反省中发现自己育儿亦有失策之处。

小别,确有无穷妙处。爱,有时是需要一点距离的。

我启动电脑,让电邮充当信鸽:

“亲爱的宝宝,你且按照你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2778

(3)
上一篇 2022年10月21日 下午8:25
下一篇 2022年10月21日 下午10:12

相关推荐

  • 七绝 · 秋色(外二首)

    七绝·秋色(平水韵) 逝色荷花菊绽黄,石阶落叶露凝霜。蒹葭摇曳问秋水,潋滟碧波西子妆。 七绝·赏秋(平水韵) 金风玉露醉光阴,远近楼台着色新。曲径通幽石板路,赏秋观景似芳春。 七绝·秋分(平水韵) 秋风瑟瑟日生凉,秋雨潇潇添衣裳。四季轮回秋令到,平分昼夜一般长。 图片来自网络

    2022年9月26日
    647240
  • 诗歌:寻

    – 诗歌:寻 – 那年她做的那个梦 丢失后被我捡到了 她想让我还给她 我没有还 因为我有些不舍 – 谁知后来我做了一个梦 也被她捡到了 她也没有还我 同样是因为不舍 就这样我们两两相欠着 – 不料在日后愚钝中   我们 不慎都把对方的梦给丢了 一丢就是好多年   后来 又去来的路上寻找   无所获 我们都为此流…

    2023年7月10日
    1.3K520
  • 半个读书人说读书

    –                                           扪心自问:算不算读书人?竟然难以回答。 读书人是知识分子的口头称呼。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指的是学历较高、读书较多、以脑力劳动为职业。知识分子又被简称为文人。 从职业上看,我工作前期的中学教师、党校教员和后期的记者,应该可以算作读书人,而中间的那从政的近20年…

    2天前
    1.5K360
  • 是无知还是篡改

    有部电视剧,里面有一句台词:现在已经不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了。我父亲气愤的说,这是那个歪曲历史的编造出来误导年青人。我在小学的课本里就学到,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不是八国联军。差了几十年的历史事情,怎么能混淆。 九十年前民国小学课本有一课,我父亲至今记忆犹新。也许这就是人老了,小时候的事情比当前发生的事情更难忘记。 英法联军真凶残,开着军舰贩鸦片,害…

    2023年9月4日
    1.3K270
  • 七绝 ·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七绝 ·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纪念毛主席诞辰129周年 (一) 风雨兼程砥砺行,神州崛起势如虹。 缅怀领袖丰功绩,盛世复兴中国梦。(二)  红旗招展舞长空,万岁人民震宇穹。 两袖清风铭使命,初心不忘笃行终。

    2022年12月26日
    6962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2条)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2年10月21日 下午9:19

    您写的这些让我想起我年轻时和朋友间的通信,用的就是这种格调,倍感亲切。谢谢分享。

  • 雷泽风
    雷泽风 2022年10月21日 下午11:24

    小别却有妙处 。爱,有时是需要一点距离的。掩卷沉思,原来这就是通篇的点睛之笔啊!读尤金老师的文字,仿佛在海滩捡拾五彩贝壳,轻松愉快,收获满满。郁闷之气,一扫而空 。[花][花][花][喝彩]

    • 尤今
      尤今 2022年10月22日 上午11:25

      @雷泽风谢谢美好留言,非常喜欢你的比喻。
      顺告:我的笔名是“尤今”。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10月22日 上午6:40

    女儿的善良慈悲,和您对她的教育和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 炫风之影
    炫风之影 2022年10月22日 上午9:06

    您的女儿很棒,义工照顾老人精彩。

  • 风雨
    风雨 2022年10月22日 上午10:15

    严重点赞楼上观点,支持送上![花][花][花][花][花]

  • 碧宇流云
    碧宇流云 2022年10月22日 上午10:35

    尤今老师此文重墨的细腻情感的描述,精彩内涵深邃;一是引领女儿感恩做善事。二是孩子长大方知父母所付出的一切。三是人类不分种族,与非洲奶奶的相遇‘交往点明了’人性是善良的!顶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黃東濤(東瑞)
    黃東濤(東瑞) 2022年10月22日 下午2:43

    一位形象凸显的非洲奶奶从你文字里走向我们;也由女儿与她的接触,引出母爱、思念这些话题,非常巧妙。最感人的除了女儿和非洲奶奶的忘年友情之外,还有不同肤色的母爱居然让女儿联系和比较起来,许多事情,时过境迁,才知珍惜;不少感情,有了一定距离,才显得深刻。

    • 尤今
      尤今 2022年10月23日 下午6:32

      @黃東濤(東瑞)“许多事情,时过境迁,才知珍惜;不少感情,有了一定距离,才显得深刻”,谢谢东瑞,读懂了我的心情,并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写出了我的心声。谢谢谢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