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听塆里老年人说,人过七十,黄土埋到了颈,日子还有什么想头,过一天算一天。
照这样的说法推算下去,那人过了八十,岂不是黄土埋到了头?人到了这样的年纪,是得过且过,活一天赚一天;还是坚持内心所趋,阳光向上,积极过好每一天呢?
最近一段时间,陆续与几位寿超八十已过杖朝之年的长者打交道,内心泛起涟漪阵阵,感慨万千。
这几位长者大都身康体健,虽然眼、耳稍有不如年轻时,但他们之中,有的仍作长途跋涉,游玩聚会,乐哉悠哉;有的思维活跃,笔耕不缀,甚至还有结集出书之想。他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会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常用的一些功能,他们都基本上运用自如。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对自己爱好的执着韧劲,让人心生敬仰。
我不知自己能否活到八十。父母总是说我,饮食过于清淡,太苦了自己,对身体总归不好。以往没太在意,现在常心有戚戚感。大多时候,感觉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比如记忆力下降,季节更迭之季容易感冒等等,这次与几位长者相对比,更是心存惶恐。
再者,即使能苟活到八十,我能有这几位长者这么好的精气神吗?我现在所汲汲追求的、对文字的爱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到那个时候吗?
我们的老校长,教授植物学的老师,今年八十有二了。上月底与师母一起,从广东的住处回到湖北的住处后,因事在鄂东几个县市耽搁,被历届的学生们接力聚会,到我处两天一夜的时间段里,没见过老师有明显的疲惫与不适感。我们赞叹老师好精神的时候,老师豪爽地说,这算不了什么,去年我和你们的师母上过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大前年还去爬过恩施大峡谷,边说边从手机里翻出当时的旅游照片。
不仅如此,老师一如既往地展示了他的超强记忆力,历届学生的名字,不论毕业后是高官显贵,还是贫困低微,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老师都能记住他(她)的名字。并且他(她)们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乃至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与关注。至于学生时代哪个学生最调皮,哪个学生成绩好,哪个学生家庭困难,哪个学生在校里谈恋爱,还有哪几个学生当年招录时出现有一些小状况,老师都记得清清楚楚,作为学生,多年后能被老师说出自己的青涩往事,是非常开心与自豪的一件事。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对当下时事利弊、对所教授的专业与经济发展、对人生的分析与感慨,甚至教育子女问题,条思缕析,泾渭分明,没有一丝一毫的老态与脱离时代感。相反,岁月的积淀与丰富的阅历,使得老师的谈吐中,蕴含有更多的智慧与大道,值得细细体悟与珍藏。
老师的学生中,有一些是主政县市的主职,亦有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主、副职,也有经商有成的企业家,真正称得上是桃李芬芳满天下。但是在老师面前,个个仍然如同回到学生年代一般,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间或报以会心一笑,场面温馨融洽。此情此景,让人无比感叹,老师之所以能够健康长寿,与他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热爱山水自然,保持良好心态,不与时代落伍有很大的关系。
还有一位长者,今年83岁了。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老领导,堪称忘年交。退休前,是一位德能勤绩廉口碑俱佳的县级领导,退休后,爱上了书法盆景写作,生活充实自在,日子过得通透潇洒。前段时间,他托我介绍一家合适的出版社,想要结集出版近年的文字。事实上,退休后,他已出版了四本作品集,个人早年就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每有节日和活动,他总能信笔抒怀,用文字寄托思想,表达自己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无比热爱与拥护。他的文字、他的为人、他的处世,充满正能量,这与我们经常看到、听到周遭的那些总是抱怨、总是谴责,而自己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身体力行、解决问题的人相比,他就更让人喜欢他、接触他、接近他,这样说吧,他是一个温暖的长者、慈祥的长者、智慧的长者。我想,这大概也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尤为难得的是,他能真心实意地关心、指导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晚辈,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我的一位党校同学,本是下海后在省城经商的,上次竟然发现他与这位长者也有很深的交情,这是为何?我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的同学爱好书法,行书已写到了相当不错的程度,他们以书为媒、以书为友,近年来也成为了无所不谈的忘年交。长者对同学谆谆教诲,告诉他你经常给人写书法条幅,无论是四个字还是八个字,你一定要先悟透其中的涵义再下笔去写,只有这样,写出的书法才饱含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同学感觉大受裨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位长者只是众多的八十岁以上老者的代表,他们的精彩人生,不因岁月流淌而消失,相反愈加温馨与温暖。(2022年10月18日写于流眄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2367
评论列表(21条)
分享精彩
”不仅如此,”老师一如既往地展示了他的超强记忆力,”[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鼓励。
向这些温暖的、慈祥的、智慧的长者学习![赞][赞][赞]向他们致敬![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让我们的晚年也过得更加充实,更加精彩![咧嘴笑]
@蓓蕾含香:谢谢含香老师,祝福您!
82岁的老师与83的长者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性格开朗,关心他人是他们长寿的基础吧。
我老伴今年88,他是喜欢书画,我用的字画都是出之他的笔下。我老父亲今年97,生活还能自理。疫情前我陪他去杭州,昆明,台湾。我最近身体不好,就是照顾这两位老头累的。晓舟老师说我该请个家政工,看来我这个七十的人也该自我保养,不能再拼了。
@地质之花:芳姐姐好福气,老父亲百岁可期。祝福您!
欣赏学习老师的新作!杖朝之后仍阳光:文笔流畅写出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以老校长的事业、生活
、为人的榜样,鼓励活出夕阳的风采!谢谢精彩分享![赞][赞][喝彩][喝彩]
@碧宇流云:感谢流云老师鼓励。祝福秋安。
八十岁以上,如果没有失能失智,头脑清醒,手脚利索,这就是最大的造化。我若能活到这岁数,希望也能和这两位长者一样,不仅生活自理,还能帮助别人,做年轻人的朋友。
@难诉相思:说的很对,这大概就是人至老年最高的境界吧。
都说我八十岁了活得夠好的了,与您说的这两位长者相比真还需要用力追赶,谢谢您给我提供了榜样,人活看就是靠精神支撑。
@2272 张英辅:向老师问好,敬佩!
老当益壮也!佩服,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不变hong心(黃梅麟):谢谢黄老师,您也很棒的!
大大的正能量文章,读来备受鼓舞。现代文明社会年龄老化,以前四五十就显得很老,现在的六十犹如青年,七十像壮年,八十如以前的六十。六十从政太平常。您写出了两位老人的年轻心态,正是这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来日方长,不是来日苦短。您是大才女,必然也是女大寿星一枚。祝福。
@黃東濤(東瑞):谢谢老师美评,谢谢老师祝福!祝福全家幸福!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深受鼓舞,我也要乐观地活着,争取活到80岁以上。[嘿嘿][嘿嘿][嘿嘿][花][花][花][微笑][微笑][微笑]
拜读,欣赏!霁月,还小呢!就想到七十八十了,哈哈…..[大笑]
现在人的寿命提高了,八九十的人很多,活过一百的也不少,前国家领导人宋平都106岁了还参政议政呢。人只要可以自理,获得有质量就可以,向你的老师一样。[赞][赞][赞]
想到古代苏轼那么有才华的大文豪,30几岁就自称为老夫了,现代80多岁的老人都不服老,这是赶上了好时代。
人过七十,黄土埋到了颈,日子还有什么想头,过一天算一天。文中开头这句话也就是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大姐今年刚好是古稀之年,不免有点悲伤之感。可读了下面两位80多岁老人的故事,又重新振奋精神。其实人活的就是个精气神。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活九十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