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气

2022101205505135

董桥知堂,老人当年落水是一大憾事,连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抱憾了。后来在《四九年后的周作人》中又说到这件事,说起晚节不终,宦事敌伪,身陷缧绁,他也总是辩说“那是不得已的事”,“我和一些朋友也需要生活”。董桥似乎并不这样认为,他借用梁实秋反驳南宫搏的话说,“不过周作人先生无论如何不是‘做做小事而谋生’”,他的落水,我们“只有惋惜,无法辩解”。

说是无法辩解,其实一直在被辩解着,至于谁去辩解,结果如何,倒是无关紧要,总之是辩解一直没有停息过,而惋惜之情,恐亦仅为小众的思想的表达,多数则是鄙视他晚节不终的。但无论如何,他的文字,毕竟还是为很多的人所喜爱着,钟叔河所谓“人归人,文归文”,却是客观的存在。董桥也说,我是读知堂老人的书长大的;他的文章学不来,多读久读心境安宁,笔下守得住分寸,一辈子受用。

董桥又在文章中说起周作人的一件事,说有一年里周作人提出要去绍兴,周扬怕出麻烦,改为去西安,还约了钱稻荪、王古鲁同去。周作人路上畅谈佩服共产党的领导,说他认识毛润之先生,“在今日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就数毛润之了”,还说他想去延安。文联从此还给他调高了一倍的酬金,由每月支付的两百元人民币变为四百元。

董桥接着又感慨说,周作人文章如烟雨如晚霞,阳光照得太烈恐怕要消散,幸亏他在西安说的那些话并没有写进文章里;我向来喜欢他那手毛笔字,带骨带肉,幽婉有致,我也庆幸从来没有看到过他抄写毛润之的诗词送人,这点清气他比书法大家沈尹默养得更纯。我读董桥这话却似乎读出了一些言外之意,或者不是言外之意而是董桥真正想表达的,就让人自然地想起知堂那年的破门事件,还有与兄长鲁迅的绝交,还有萧乾夫人文洁若说的那件事,知堂老人曾写呈文请求公安机关恩准他服安眠药安乐死。

宦事敌伪,总觉得他骨头软,有媚态,但看他后来的很多事,却往往能看出他骨头硬,丝毫没有奴颜媚骨的样子,董桥似乎也读了出来。钱锺书说沈从文,他不愿意做的事,你试试看?像是在说知识分子身上的硬气气质,抑或是说风骨,其实都是有着微妙的相似。也是一辈子受用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21263

(3)
上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上午11:51
下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下午1:56

相关推荐

  • 诗歌:从这棵树出发

    –   要说这棵树对你或许没有任何意意义 但从这棵树出发   就是从春天出发 – 从绿叶出发   从梦幻出发 就是面向远方  且从无到有出发 – 记得去年冬天我从这棵树下经过 它裸着全身   丑陋毕露   每枝每条都裸露着 – 谁知经过寒风鞭笞与虐恋  它从丑恶 变成了美丽   她不记仇  不记恨   只记恩泽…

    2023年3月5日
    1.2K260
  • 秋叶落红尘,心怀随意起  

    秋日的傍晚,喜欢漫步在僻静的小路上,多年的习惯已经成自然,带着一缕惬意,一种释放,一抹淡然,一种自我逍遥的感觉。脚底踩着厚厚的落叶,深秋时期,那些恋树的叶子默默地离开了树杈飘然落下,固然有些无奈,但是却给人们带来了一丝赏心的秋韵,令我看着深恋不已。 一阵瑟瑟秋风吹起,令耳畔索索作响,晃晃悠悠的叶子扑棱棱地闪动着,如斑斓的蝶儿一片片的从眼前掠过。有的轻抚脸庞滑…

    2022年10月31日
    1.2K200
  • 汽车时代的便道(微小说)

      汽车时代的便道(微小说) 天太热,老马有好几天没出门了。他今天出门是想去超市买些东西。 老马沿着便道一路向北,右转弯时,他不禁吃了一惊:原本宽宽的人行便道不见了!老马定神一看,原来是原先的人行便道变成了现在的柏油面自行车道。 好快呀!老马在心里感叹市政的施工速度。只是眼前的人行便道太可怜了,它只有一米来宽。 胖胖的老马走在窄窄人行便道上竟有些喘…

    2022年6月13日
    918100
  • 霁月作品在中国对联甘棠奖竞赛获奖

    仅以此致敬中国对联甘棠奖 – 1.七里山塘 接阊门贵气,沐蹲虎雄风,七里地何奇,别样洞天资碧沼; 欸乃一扁舟,潺湲三对影,千百年曾似,问谁明月共青衫。 2.苏州香雪海 五十里绵延蓊勃,花簇纷披,无树不牵才子影; 三字题今古招邀,游人络绎,有风皆寄帝王诗。 3.青城山杜光庭读书台 妙境此藏幽,有数峰环峙若城,隐约一隅修道寂; 青云堪致远,筑三径岩栖…

    2022年9月13日
    1.3K360
  • 【清明】一路向暖,花枝春满

    每到清明,便想起杜牧的“雨纷纷”杏花,烟雨,牧童,是一幅风清气朗,天地澄明的画面。 一壶浊酒祭先人,时光深处记忆犹存。三月阳春踏青去,十里春风杨柳轻拂。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每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段历史典故。诉说着纪念的人,传诵着感人故事。不忘本,懂感恩,知传承,善念旧。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丨桐树开花了,朴素的香味弥漫,漫…

    2023年4月4日
    1.7K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沉默者FAN
    名山有径 2022年10月12日 下午4:40

    当年在北大时,毛曾经去拜会过周作人,然而周作人这个名声很大的大教授似乎并不怎么把这个在后勤部门工作的年轻人放在眼里,只是礼貌地谈了几句就送客了。

  • ch雪梅
    ch雪梅 2022年10月12日 下午4:58

    拜读学习,耐人寻味。

  • 鸣虫
    鸣虫 2023年8月15日 上午10:31

    表达地很委婉!无论如何,中国人普遍是看大节的。把不住大节,在历史上很难立足,无论天资多高,无论艺术上多出色,也无论为人多圆滑,终究不会被主流所认可,如:赵佶,如:秦桧、郑孝胥……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