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庙、吴门书道馆……去老阊门白相相,回忆一下童年少年青年时光。任何你喜欢做的事,都不叫浪费时间 ☀︎
上次去五峰园路过泰伯庙正巧关门,这次依旧路过高中时代的市四中,绕几个弯,过小桥小街小弄堂,倍感亲昵感,心想,那时从老阊门的汽车终点站边上的一座小桥往右手走,经过同学的家门口再往前再转个弯就到校门口,来来去去怎么没听说过泰伯庙呢?大概学习太忙,没心思了解关注分心其他杂七杂八的分外事体吧!大概是这样的推理解释较妥帖,有点勉强也无妨。如今,空闲时间多,多少自由支配权,兜兜转转,小街小巷小弄堂,小桥流水人家。门堂子蛮小,里厢蛮大,一井又一井房间多的吓煞人,赛过变戏法。以前的大人家都是这样的玲珑精深院落布局。
对泰伯庙蛮陌生,出了世第一趟去,跨进门槛扫码登记,像个小学生对左右石碑蛮好奇,当中的大殿大的来,两面的楼上楼下广漆地板木门木窗漂亮的来。古人的木头雕花工艺一流,默许赞叹。
允我摘录几小段,分享学习。犒劳一下自己。
泰伯庙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历史可追溯至东汉, 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现尚存至德桥、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
西庑
——
一楼以泰伯三让、泰伯奔吴、历代帝王褒崇泰伯等内容为展陈重点,突出泰伯的至高德风以及对吴地的深远影响。用铜版画的形式展示了泰伯三让王位的故事,将青铜器作为这个展室的主体视觉元素,强调吴国与中原周王朝之间的血脉关系以及中原文化与荆蛮文化的交融。
西庑
——
二楼围绕吴国之源、吴国之强、吴国之城、吴国之器四个主题展开,生动诠释了吴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在视觉元素方面,以吴国强盛时期伍子胥建阖闾大城为象征,作为布展灵感,选用“城墙”元素,雄浑大气,沉淀着文明的厚重。
至德殿
——
祭祀大殿,有三尊塑像,中为泰伯,右为仲雍(泰伯弟弟),左为季札(仲雍第十九世孙)。大殿里还有孔子、司马迁等先贤对泰伯的赞辞、评价,康熙、乾隆御题的“至德无名”“三让高踪”匾牌也高悬殿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9273
评论列表(26条)
红衣绿裤好亮眼![花]
@难诉相思:回谢蒋老师啦![偷笑]
透出了人品,透出了古风。
@2272 张英辅:评语精确。[咧嘴笑]
泰白庙具体位置在何处?等疫情过后我也来瞧瞧。[赞][赞][赞][花][花][花]
当年余秋雨是文化苦旅,今天雪梅是文化乐旅。如今的我想学余先生苦旅文化恐怕心有余力不足,学雪梅文化乐旅应该还行。
@情满乌江:具体位置在西中市。不过,应该不用你寻找,雪梅同学会带路,而且会请你吃面。闲了,联系那个小舟,他应该会请杨大师喝杯小酒。
@晓舟同志:妙哉!谢晓舟老师啦![咧嘴笑]
@晓舟同志:多谢晓舟老师盛情![微笑][微笑][微笑]我滴酒不沾,以茶代酒就行。[花][花][花][花][花][花]
@情满乌江:泰伯庙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现改为252号。照片上有。我第一次去,蛮陌生。文化乐旅——杨老师高才,多谢欣评。老师有机会来苏去泰伯庙哟!
@ch雪梅:多谢雪梅盛情!下次来苏一定拜望你和晓舟老师、诚厚老师。[花][花][花][花][花][花]
好安静的地方,被你的红妆点亮。
@四格格:岁数大了喜欢亮色。
随游,被红衣女子夺目。[花][花][花]
@悠扬琴声68:多谢老师!年轻时候爱冷色调。
随游泰伯庙,泰伯是吴国始祖?
@不变hong心(黃梅麟):是呢,我也去过一次,吓了一跳:苏州人的始祖是山东人。[偷笑]
@晓舟同志:真没想到哟!吴国与中原血脉。[咧嘴笑]
@不变hong心(黃梅麟):是哟!泰伯,吴国的第一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
红衣女子好亮丽哦,苏州可以游玩参观的地方真不少。期待有机会去玩。
@蓓蕾含香:谢含香老师!有空来苏玩哈!
赞同做喜欢的事情就不算是浪费时间的观点。
@名山有径:共勉之!
苏州始祖名泰伯,假以姓吴实姓周。我好像赚了哈。。。
@晓舟同志:周家名门望族呵!晓舟老师与泰伯,五百年前是一家。[咧嘴笑]
泰伯奔吴,也算苏州的祖先。大宝小时候我带她去过。再次欣赏!
@诚厚:就在我曾就读的高中市四中附近,怎会没发现呢?过了几十年才去泰伯庙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