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归侨阿娇:我的青春献在武夷山

photo-02

   武夷山下游子归,开荒辟地建家园。

   喜望滿山变茶海,武夷山下飄茶香。

1967年缅甸军人政府排华,所有华文学校收归国有,禁止华文学校办学。阿娇回忆当年家里所发生的一件件惊心动魂的事情,至今无法忘怀——

夏天的一个风雨交加夜晚,缅属中部某一城镇,政府军通缉二位当地中文学校的教师。处境十分危急时刻,阿娇的父亲毫不犹豫冒着生命的危险和四哥一起分别用自行车绕道小路,把二位老师从后院带回家藏在二楼。暴徒们(实际是军人扮的)知道这件事后,包围了她的家园,并扬言要灭绝他们全家。

阿娇的父亲江先生是当地的侨领。他一生热爱新中国,团结侨胞,为当地的侨胞做了好多事,与当地的缅甸老百姓和隔壁的邻居关系也非常好。在好心人的帮忙下,没有被搜查到什么,才避过了这场灾难…..

看到缅甸 学校被缅甸政府收归国有后,江先生为了子女有中文可读, 动员孩子们说,如果想继续读书、就回祖国。于是安排大哥一家带着4个儿女和兄弟姐妹共11人由仰光乘機回国。那一年,阿娇才十岁。

那个时候国内正逢社会运动如火如茶时期,对归侨的政策是“按藉安置,即祖藉是哪里的就安置到那里。阿娇和大哥一家获准安置居于福建省崇安县(现在的武夷山市)武夷山华侨农场。

武夷山地处闽北,冬天气候特别寒冷,山区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对于在热带长大的归侨如何适应,是个莫大的考验。武夷山华侨农场是1966年建场的。刚建场不久,场里安置有印尼归侨和缅甸归侨, 农埸共有七个生产队,即红壕点、红卫点、前卫点、东风点、立新点、朝阳点(含卫东)以及当地的北坜生产队,還有工交部、茶廠以及設有牙科、內科和婦產科的小醫院。各生產隊都有食堂、托兒所、小學和幼稚園,農埸六年制中學設在紅壕點後來遷至前衛點。

阿娇回忆说:1970年初,我和大哥一家服从安排,搬迁到农场新建的武夷山朝阳安置点居住。初到农场时,这些只有中学生年龄的侨生首先被安排半工半读,几个月后,要全职到各生产队劳动。工作是砍伐荒山造茶田。

“在红壕安置点工作同组的有阿嬌和五哥。雨天的时候她们要挖穴种茶、建茶山道。除非农忙,很少被安排下田种稻,后来又在农场很多单位和部门工作过。”阿娇述说她这些年的生活点点滴滴. . . . .

1971年中旬,她被调到加工毛竹做筷子的十三公里( 地名)副业队。队里有约三十位年青人,只有她和阿花是女生。本来是安排在副业队食堂工作的,但当到“十三公里”时,领导对她说:“你們年轻力气大,安排上山锯毛竹砍杂木。”

回想起那段时间在偏僻的深山老林劳动,辛苦也很危险,但感谢当时的领导时常在男生们面前训话,要求他们各方面要注意尊重女生,也感谢男生们很听从领导教导,一直没有发生不该发生的事。

华侨子弟们很纯朴,大家亲如兄弟姐妹。有空余时间时,姐妹们会帮男生们缝补穿破了的衣裤,男生们也会帮女生拉些干毛竹。用干毛竹简蒸饭很好吃,旺火更大大缩短了蒸饭时间。:”谢谢十三公里一起工作过的兄弟们,谢谢朋友们的帮忙,协助我安心度过那段时光”,阿娇很感恩那幾年帮忙过她的人。

1972 年10月阿娇被调到农场工交砖瓦厂工作。当时砖瓦厂男女职工各有7人。过几个月,又被调到农场机关食堂做炊事员。机关食堂工作很忙,除了场部的职工干部会来食堂用膳外,食堂时常也要招待省、地区等地来视察的领导,用餐的还有场部参加训练的农场宣传队、羽毛球队的队员们。采茶季节时,制茶的职工也会来机关食堂用餐,他们制茶要通宵工作,这样机关食堂一天要煮食供应四餐,工作虽然很累但还算开心。

1974 年下半年,阿娇要求调回工交站工作。那时的农场工交站是个好单位,内有电厂、米厂、锯板厂、车队等工作部门。在农场工交站工作不久她结婚了。阿娇回忆如何遇上了阿源的故事:

“我在十三公里副业队工作时,遇上了阿源。他在1972年底,光荣入伍参加解放军,我们相恋到结婚经历了七个年头。阿源是一位对家庭尽责、爱謢我的男人。”阿娇说。1977年阿源从军队复员时我们结婚了,他回到农场后先在机关食堂任司务长,之后调到农场保卫科工作。

在工交站工作期间阿嬌怀孕了。下班时,她们的邻居,在电厂工作的国荣兄常帮她提些东西回家。当时,在工交的车队司机师傅里,华胜师傅是个好好先生,不论谁,他有求必应。阿嬌有孩子时,好多司机师傅都肯帮忙从外地买孩子所需的奶粉、饼干等日常用品,当时上海货是很难买的。她非常感谢司机师傅们的关怀和帮忙。

“在我产后坐月子的时候,红卫点的归侨母亲们来探望我,还送来饼干、龙眼干给我补身子。在机关托儿所工作的阿仙,工馀时间特地抽空帮我孩子洗澡、换衣服。她们母亲般的关怀和爱心,令我感到百般温暖。”阿娇回想起那段曰子時,说着说着,眼里带点淚光. . . . . .

农场山区四月份梅雨季节,天气潮湿,孩子用过的尿布洗净后用木炭烤也不容易烘乾,一不小心尿布还会被木炭烤焦。在电厂工作的老蔡,知道后叫阿嬌把尿布带到电厂,他值班时帮她吹干尿布。阿娇非常感恩帮忙她的人。

后来阿娇又調到镙丝厰车镙丝做了一段时间。当时在镙丝厰时,因工作制服太长被镙丝机拉到,右手受伤至今还有伤疤。医生开了2个星期的病假给她休息。

大约在 1980 年 10 月镙丝厰减员时候,阿嬌被调到农场卫生院挂号室做出纳。

1983年,阿娇申請移居到香港生活……因为阿源父母早几年移居在香港了。全家人获准离开农场。

每当回忆起农场,阿源感慨万千:“当年在农场生活虽然辛苦,看到一座座荒山被我們修造成或種植茶樹或種植果樹的梯田,非常开心和自豪。冬天下雨天不出外劳动时,大家拿些地瓜围在一起烤或煮地瓜吃,感到很快乐。那时大家交情深厚,有困难时互相帮忙。昔日的场景,在脑海一幕一幕,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萦绕在眼前……”

在香港工作几年之后,阿娇和阿源都参加了武夷山(香港)僑友聯誼會。他们关心侨友会工作,尽量参加侨友会活动 ,支持侨友会的义务服务,充分体现出归侨爱国爱港之心。侨友們推举她为武夷山(香港)僑友聯誼會的副會長。

岁月如梭、半个多世纪已过。昔日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阿娇,抱着理想回国来到农场,如今满头银发、额头阡陌纵横、已是步入退休老年行列,在家照顧孙儿。回忆当年在农场的工作和生活,阿娇感慨地说:“我的青春在武夷山农场度过了 一段难以淡忘的人生经历. . . . .. ”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逢勃发展,1997年华侨农场体制改革,下放武夷山市管理。2001年1月8曰加掛“福建省武夷山华侨经济开发區”,武夷山成为闽北著名的国家名甠旅遊风景区。

photo-01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8824

(6)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上午9:30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上午11:51

相关推荐

  • 如此家暴该怪谁?

    数日的阴雨天终于结束了。初冬温暖妩媚的阳光,穿过稠密缤纷的树叶洒落下来,路上星星点点,明暗交织,仿佛一条漂亮的地毯铺向远方。我走在上班路上,满眼美景,满心愉悦,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 走过环城东路加油站,一个拐弯,我看到了一个与周围环境大相径庭的场景:望见前面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狠狠一拳,就把一个已跑到绿化带边的女人打了下去。女人瞬间  倒在绿…

    2022年11月22日
    1.5K70
  • 别了,2022

    意外入羊群 没料到三年筑墙年底弃守,没想到家中体质最好的我进入羊群。虽是“喜羊羊”,毕竟中了招。所幸老伴和大宝、二宝及儿子安然无恙,家中三分之一与公开报道的抽样调查最高近70%中招比例,却是低了许多。“喜羊羊”、“暖羊羊”比起那些一床难求、一台呼吸机难求、经历生死考验的重症、危重症,实在是幸运。岁末,我与儿媳妇全部脱离羊群。春节已经临近,不知“未羊不出门,羊…

    2023年1月7日
    3.1K290
  • 与猫过招——小院拾趣(1)

    郊外这个小院,在周末和节假日来小住,陆陆续续也有五六年时光了。就如野花总比家花香的感觉一样,这个小院比恒定的住所更有趣有味。不经意就能拾到一些趣事。 隔壁邻居给野猫好吃好喝的,渐渐地几只猫常驻邻家,野猫野就成了家猫。我家是个行“宫”,不能给猫吃喝,也不能给猫留宿,但猫也会常常来我家院子晒晒太阳,时不时地趴在窗台边眯眯眼。这猫和我们也算是和平相处。 自从院子有…

    2023年5月28日
    1.5K240
  • 急人,家庭网络时好时坏

    在两个月前,发现家里的网络时好时坏。老伴以为欠费了,就去华数广电网络公司将2023年的宽带费给缴纳了。 近两天,老毛病如出一辙。给华数服务总台打电话咨询,让他们给查一下,网络时好、时坏是怎么回事?手机,电脑一下子信号强,一下子信号较弱,甚至,有时干脆断网****的现象出现。服务总台的服务员态度很好,反馈又挺快:关一下机再开机。简单的操作方法,老年人当然能够完…

    2023年1月19日
    838130
  • 老友小聚

    在熙熙攘攘的当下,能约上三、五知己,安静的坐下来,喝杯茶,叙叙旧,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尤其,能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家长里短,聊聊养身健体心得。更能淡化争名逐利,平和浮躁心态。 今天,星期四,应朋友相邀。我和某某学校退休的zhāng老师,前去拜访某某学校退休的gāo老师。原来就认识,不存在过多的虚情与客套。只不过,他俩是从学校的上层与中层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

    2023年8月25日
    3991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4条)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9月23日 下午12:50

    阿娇的那段归国经历太不寻常了!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一批特殊的人才!祝愿阿娇晚年幸福!

  • 阿凯
    阿凯 2022年9月23日 下午1:02

    谢谢你的到訪,那个年代的归国华侨,尤其是适龄入学校读书的年青人,是一段难忘的岁月![花][花][花]

  • 柳絮晗烟
    柳絮晗烟 2022年9月23日 下午2:47

    回首看岁月,真短!一路走来,多么漫长。独有的经历,好人有好报![花][花][花]

    • 阿凯
      阿凯 2022年9月23日 下午3:09

      @柳絮晗烟谢谢老师的评语,人生的路途,不好走,没有退路,只有勇敢向前走。[花][花][花]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9月23日 下午3:19

    当年的侨胞们也挺不容易。现在好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坚强后盾,谁也不敢再胡乱排华了,侨胞们不管在哪个国度,都有国家作依靠。

    • 阿凯
      阿凯 2022年9月23日 下午4:38

      @四格格谢澍你的评语,是啊!祖国富强,海外,华侨才有靠山。[花][花][花]

  • 黃東濤(東瑞)
    黃東濤(東瑞) 2022年9月23日 下午6:46

    阿娇的故事必然有真实的蓝本,写来具体扎实,她的艰难曲折的回国经历,代表了一群回国侨胞的共同经历,真不容易;许多这样吃过苦走过来的归国华侨,到了香港后,赤手空拳,闯荡天下。做出一番事业。阿娇一家的爱国情怀也是千千万万的海外华人爱国的体现。题材有意义,感人啊。

    • 阿凯
      阿凯 2022年9月24日 上午8:14

      @黃東濤(東瑞)谢谢东瑞老师的评语,归国华侨和侨生都有同样的经历,帶着一颗赤诚之心,心驰神往祖国的怀抱。移居香港后,爱国爱港之心不变。像阿娇的经历的何只她一位,老师的经历更使我由衷的敬佩。[赞][赞][赞][花][花][花]

  • 风雨
    风雨 2022年9月23日 下午7:32

    缅甸归侨阿娇:我的青春献在武夷山
    感人,感动,点赞![赞][赞][赞][赞][赞]

    • 阿凯
      阿凯 2022年9月24日 上午8:27

      @风雨谢谢老师的点评。借阿娇的故事,让大家了解武夷山下有千千個愛国僑生,用他們的雙手創造出美麗的家園,將荒地開辟成美麗的梯田茶果園[花][花][花]

  • 蓓蕾含香
    蓓蕾含香 2022年9月23日 下午9:26

    阿娇在武夷山工作期间,虽然生活艰苦,经常得到大家的帮助关照,不忘感恩令人感动。现在祖国强大了,谁也不可以欺负侨胞,有伟大的祖国撑腰。祝福阿娇和所有侨胞生活幸福,身体健康!

    • 阿凯
      阿凯 2022年9月24日 上午8:38

      @蓓蕾含香老師說的對,現在袓國强大了,誰也不敢再欺負。[花][花][花]

  • 炫风之影
    炫风之影 2022年9月25日 上午10:08

    不寻常的归国经历。

    • 阿凯
      阿凯 2022年9月25日 上午11:30

      @炫风之影許多归囯侨生都有一段坎坷的人生經歷。謝謝你的点评。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