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村,位于郑州市文化北路西侧贾鲁河畔,是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办事处最北边的一个行政村,也是我每次骑行黄河花园口一路向北的必经之地。据2014年统计,全村现有人口1959人,下辖四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1717亩。
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高雅的村名来自《诗经》。据文献记载,元朝末年,中原及江南地区因连年战乱、黄河等河流水患及瘟疫流行,民不聊生,离乡背井,而人口锐减。明王朝建立初期,为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决定从当时山西南部人口稠密地区大规模地移民到中原和江南,到中原的移民大多来自山西洪洞县,他们曾在洪洞县广济寺前的大槐树下集结编队,领取“凭照川资”,而后入豫定居中原。为鼓励移民的积极性,官府规定:每迁一户,发钱20吊。结合两户,配驴一头:联络三户,配牛一头。有了性口,便于开荒种地。当时有一宋姓人家挑头,联络姑表亲李姓和姨表亲徐姓等三户人家一同迁往郑州北郊落户。宋姓人口多,又是组织者,起村名叫”宋家庵”。该三姓人家就地安居,繁衍生息,人丁逐渐兴旺发达,村庄也日益扩大。宋氏到明末清初出了一位秀才,认为村名用“庵”不雅,应该起个雅而不俗的名字。于是他翻遍古书、引经据典,最终在《诗经•伯兮》篇中,找出一雅句来:“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杲”作“明亮、光明”讲,“杲”字,形象直观,解为日出于林,日在林上,意为太阳刚刚升起,有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之吉兆。这位秀才决定以“杲”字作村名,在征得全村人同意后,遂将“宋家庵”改名为“杲村”。
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东临东风渠,北靠贾鲁河,与郑州北大学城接壤,丰庆路、索凌路、文化路三条主干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整村拆迁势在必行。早在2012年,杲村就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杲村被拆迁后其所在地即被列为“村镇建设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给楼盘起了一个俗不可耐的名号,相比古人为给村庄改名而翻遍万卷书,寻觅绝句雅词的思想境界和品味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原村口,有一座简陋的小六角亭,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孤零零地站立在路边。在这座由六根石柱支撑的小亭子里,中央竖立着一通日历造型的石碑,其正面由上而下刻写着“1941年 11月3日 星期一 农历九月十五日”,这就是2005年8月15日由郑州社会各界捐建的“杲村民众抗日纪念碑”,它记录下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如今杲村只剩下了地名,这座六角碑亭自然就成了杲村的遗迹,是唯一留下的物证。同时,它又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地进行全民抗战的历史见证,是杲村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他们永远的骄傲。
纪念碑背面刻写的碑文,全文如下:
“杲村民众抗日纪念碑
1941年11月3日,日本侵略军窜扰今金水区庙里镇杲村,抢掠财物并残杀无辜群众两人,村民恨之。宋姓村民德贤、锡纯、建中、德银、明孩、长选、福生、文选、三孬、遇合、湘妮、家安、延兴、德河、景山、大山、海乐等十七人挺身出战,打退了日军,取得了毙敌四人及夺回杲村桥的胜利。不仅保护了全村老少,也为中国军队围歼日军创造有利条件。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纪念该村村民忠勇爱国,特此勒石,永志不忘。
郑州社会各界捐建
公元二零零五年八月十五日”
值此“九·一八”事变爆发91周年纪念日之际,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为曾经的屈辱,更为不屈的抗争。杲村桥是一座狭窄的木桩砖桥,是进出村庄的交通要道,青壮年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用棍棒和老土枪,打跑了日军,夺回杲村桥,保护了村庄和村民。建立“杲村民众抗日纪念碑”,就是要教育青少年,铭记历史,莫忘国耻,继承前辈的革命传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8328
评论列表(8条)
首席欣赏佳作,学习历史,牢记历史![赞][赞][赞]
@风雨: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欣赏,分享精彩。
@炫风之影:杲村人民是英勇的人民。铭记历史,莫忘国耻。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为杲村民众的抗敌斗争点赞![喝彩][喝彩][喝彩][赞][赞][赞]
@悠扬琴声68:活到老,学到老,不忘初心,讲好中国故事,教育青少年不忘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勿忘国耻,以纪念碑提示人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扬我国威,满满的正能量。
@锦瑟黎燕: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