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

ggfddsss

看了好些讲述故乡的文章,发觉作者都充满了对故乡的热爱,深情地描述故乡的山清水秀,怀念小时候故乡的玩伴,追忆当年简朴而快乐的童年。似乎他们虽然纵横了全世界,而心底的最深处珍藏着的,始终就是故乡的美丽故事!

有一天,我终於问自己,我心深处是否也像他们那样珍藏着一个不能忘怀的美丽故乡呢?是的!我马上想起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那是从小就住在那里的一条美丽的街道,街道两边有序间隔种有长得挺高,而且能结小坚果的树,两边的房屋是前面有花园的独立平房。因为是屈头街,车辆稀少,整条街就好像是我们的游乐场所。邻居玩伴们像联合国那样,有荷印混血儿丶伊朗和爪哇混血儿丶能说华语的华人丶不会说华语的侨生丶峇达族人丶爪哇族人等,大家用当地选他(Sunda)语沟通,非常融洽。我就在那里慢慢地长大,到十九岁时我才离开。

那是印度尼西亚万隆市的一条街道。

hh

我把这故乡的故事讲给也是归国华侨的朋友听,他说,那不是故乡,那只是第二故乡,我的故乡是我填籍贯时写的广东省梅州。确实许多归侨把出生和长大的地方称之为第二故乡,而故乡却是一个只听过名称而不曾去过的地方,这似乎不合情理,但这样说的归侨却比比皆是。

虽然我的朋友说我的故乡应该是梅州,其实当时不但我没去过,连我的父亲丶祖父丶曾祖父都没有去过,他们都是在印度尼西亚邦加岛出生的。是我的高祖父离开梅州的家乡到邦加岛谋生的,说故乡,梅州倒真是我的高祖父的故乡了。也许他对梅州家乡的感情,就像我对万隆那条街的感情一样,他的心里肯定始终挂记着它,所以他把家乡的地址传给後代,我想高祖父是希望作为他的後代的我们知道我们的根,能回去看看。

终於我和我的弟弟及几位堂兄弟动身去梅州找高祖父的故乡了,高祖父留的地址是清朝时候的地址,现在地名有些变化,但是还是给我们找到了。在梅州市梅南区,离罗衣塔和梅江不很远的一个山谷里,山谷不很大,中间是田,种了许多荷花,很是美丽。山边有一列旧房屋,最旁边却有两间新楼房,是退休回乡居住的两兄弟建的。总共约有十几间房屋,但大部分人都外出谋生,留下空屋,只剩几户人还在家乡。

这就是高祖父一百多年前告别了的家乡,也就是我们梅州的故乡。

话说回来,我和一大批归侨,在香港住了几十年,有时他们会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漫长的岁月似乎使我们感觉香港就是故乡了。确实,现在若外出旅行超过一星期,便会想回家,我觉得哪里都不及香港自在。我那些朋友也有类似的感觉,他们说在香港住惯了,一回到香港机场,就觉得心身舒畅,看来这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还挺适合我们这些人呢。

虽然我的梅州故乡,我先後只去过两次,却留下美丽的印象,并且那是我们的根所在。至於万隆,那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自然是不可能忘却的!还有我现在住惯了的香港,感觉上它就是故乡。它们都永远存在我的内心深处,别再分第几故乡了。

ytrew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8247

(13)
不变hong心(黃梅麟)的头像不变hong心(黃梅麟)
上一篇 2022年9月18日 下午8:57
下一篇 2022年9月18日 下午9: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6条)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2年9月18日 下午9:40

    您的思想感情要比内地人复杂得多,但很可贵,我为之也开了眼界。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2年9月18日 下午10:05

    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美![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飞花如雪的头像
    飞花如雪 2022年9月18日 下午10:21

    随着人生的经历丰富,故乡也变得不止一个了。虽然我的籍贯上写着上海,但从两岁至今我一直生活在北京,所以,北京在我心中就是故乡。

  • 飞花如雪的头像
    飞花如雪 2022年9月18日 下午10:24

    虽说第一故乡第二故乡甚至更多故乡之分,但每一个地名都因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心中变得亲切,对哪一个故乡都寄予了深情。爱自己的故乡,就像老师您一样[爱心][爱心][爱心]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2年9月18日 下午11:36

    根所在的地方,就是故乡。

  • 黃東濤(東瑞)的头像
    黃東濤(東瑞) 2022年9月19日 上午6:40

    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华侨子弟都有这样的问题,比起父辈也少不了飘泊多处,因此祖籍的故乡、出生成长的故乡,拼搏流汗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前今年我们文字舞会也有出过同题的《回家》《家》一类题目。文章写出了华人的普遍情形。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2年9月19日 上午7:32

    我也很难描述我的故乡。我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并不是祖籍。父母的老家远在几千里之外的重庆山乡。我眷恋我的出生地,也时常梦回故乡。乡愁是个很难诠释的感情。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2年9月19日 上午8:24

    有人说游子是:处处无家处处家。处处无家说的是处处都不是他的祖居地;处处家,则如同你文中说的:此心安处即吾乡。

    • 不变hong心(黃梅麟)的头像
      不变hong心(黃梅麟) 2022年9月19日 下午3:18

      @四格格处处无家处处家。您解说得很贴切!这种游子较豁达,能随遇而安,心安了便是故乡。
      谢谢四格格老师赏读并留评支持!?????????

  • 炫风之影的头像
    炫风之影 2022年9月19日 下午12:47

    故乡皆情深,难忘记在心。

  • 沉默者FAN的头像
    名山有径 2022年9月19日 下午10:29

    我的故乡是一个川西小镇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2年9月19日 下午11:03

    经历多的人,故乡也复杂了了。祖籍是根,出生地是故乡,大半辈子生活的地方也是故乡。故乡就是值得留恋的地方。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2年9月20日 上午10:53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看来对您很适用。我虽然没有出国,17岁离开北京,在陕西的延安插过队,在西安——宝鸡铁路线中的一个小站工作了十年;在宝鸡、西安工作生活过,一直感到漂浮不定,退休后回到北京,找到了落叶归根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故乡情。[喝彩][喝彩][喝彩][赞][赞][赞]

    • 不变hong心(黃梅麟)的头像
      不变hong心(黃梅麟) 2022年9月20日 下午10:14

      @悠扬琴声68王老师说得对,我就是回印尼故乡住也住不惯了。但您和张老师就不同,能回到北京过晚年,又感觉良好,那真是很幸福的了!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2年9月20日 下午5:11

    故乡跟着籍贯走的吧!文采随和吸睛。

  • 邯郸常跃进的头像
    邯郸常跃进 2022年9月20日 下午11:40

    老师对故乡的理解很新奇,这与您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您说的好,只要心里热爱,就别管它是第几故乡了。

  • 雷泽风的头像
    雷泽风 2022年9月21日 上午7:20

    我认为,黄老师祖籍是梅州,故乡(出生地)是万隆,居住地是香港。这样脉络就比较清晰了。

  • 豫莲芳草的头像
    豫莲芳草 2022年9月21日 下午9:05

    都说走遍天下故乡亲。但事实是在哪里住时间长感情就亲。像我故乡是方城,居住地是许昌,在这住了几十年,方城没有许昌亲。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2年9月23日 上午8:30

    故土,也许一生未曾去过,也许一生不能相见,但那种依恋的情结,在游子心中永不会变。

  • 阿诚56027的头像
    阿诚56027 2022年9月23日 下午7:51

    故乡情深,故土难忘!

  • 阿凯的头像
    阿凯 2022年9月24日 下午4:39

    讨论:我的理解,曾祖父住过的地方可以说是“家乡”,而我们的父母离开之后,到海外谋生,那个“家乡”就变成“故乡”了,到了我们这一代,在国外出生,生活,長大的地方,可以说是第二故乡了。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 不变hong心(黃梅麟)的头像
      不变hong心(黃梅麟) 2022年9月24日 下午7:10

      @阿凯我父亲丶祖父的出生和长大的地方,虽然在印尼,但和我的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和我高祖父的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对我而言都是先辈的故乡,那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排起来是第三故乡了。因太复杂,所以我还是不理第几故乡了,反正都是故乡。
      多谢阿凯兄留言讨论,谢谢您!

  • 似水若烟的头像
    似水若烟 2022年9月24日 下午11:23

    一个地方住久了,便会有了感情,一旦有了感情,出去了回来会有了归宿感,心安之处便是家。原来黄老师祖籍是梅州,一个很宜居的地方,记得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去梅州走走,如今更是建设成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不管去多少次,梅州都让人惊喜,也都会有些新 变化,很喜欢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2年9月26日 上午5:11

    此心安处是吾乡,东坡先生的诗句,是黄老师深邃乡愁的根与眼。祖籍,出生地是故乡;老师深爱居住多年的香港,是相依为命,依恋有加的故乡。如此情深意长,娓娓道来,灵动飘逸地抒写,将一幅乡愁画卷徐徐展开,引人注目,深度共鸣,精品佳作也。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