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独处
黎燕
那年那月,告别了打工生涯,成了名副其实的闲云野鹤。我对成全这样生存状态的前提条件,有说不出的感激。
感谢社保,给了我月月到账的退休金,不用为生计奔波,亦可衣食无忧了;
感谢上苍,给了我较好的体质,让我还有足够的精力看书,写作,耕耘巴掌大的小菜园;
感谢命运,给了我释放自身能量的平台,盛年时全心全意地工作过了,如今,即使不在岗位发光发热,心里也踏实安然;
感谢亲人,我的母亲,大小孩子,兄弟姊妹,每个人都平安康宁,让我的心里一片白云蓝天,碧湖流翠,每天可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夫复何求!
退休在家,成了闲人,我喜欢的独处,越发自然自如了。
独处,给人以较大的空间,可自如舒展地信马由缰,随心所欲,享受安静清宁,祥和与快乐。
我,从不到楼下扎堆,与人说什么家长里短。偶尔与邻居打照面,热情地打个招呼而已。
一天里的绝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静静地喝茶,细品慢酌,苦中回甘的味道挥之不去;静静地读一本什么书,在纸质的文字里看山看水,看出别样的风景与情感;静静地敲打键盘上,将奔涌的心绪,交付于带着自我气息的文字;静静地听歌,追剧,感觉生活好有滋味。
每天大约9时左右,去超市、菜市场买生活用品,为的是走一走,透透气,感受烟火人间的多姿多彩。
经常去小菜园里劳作,与山野和泥土亲密接触,呼吸绿色氧吧的新鲜气息,品鉴菜花素朴,果实星光闪烁,绿树葱茏,鸟儿飞舞,松鼠顽皮,吸纳阳光地气,陶冶情怀。
每周四去千山温泉泡半天,尽情享受温泉特有的滑腻与温润,透彻地清水洗尘。
如此独处,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得劲的,也没有什么无聊难耐的。
喜欢独处,于我而言,是多年的习惯使然。
儿时,喜欢一个人玩耍。一个追风少年,欣欣然地与田野,风儿,草儿,树儿,花儿,蝶儿,蛙儿结为好友,与它们日复一日地相依相傍。心里满是清亮的感觉,甜美的滋味。独自乐游的童年,每一个日子都明了简单,却情趣盎然,欢乐无限。
后来,到了上学,下乡,工作的年龄,我将自己投入了学校,乡村,企业,先后成为不同人群里的一员。由于自己心慈面软,不爱咬尖,不是各色的那类人,很合群。
但,我有一个天性,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能把自己从群体里打捞出来,隔离开来,让自己不受任何干扰。譬如,单位在六七百人的俱乐部里开大会,我也能从高分贝里逃离出来,宛若待在一个清静之地,神情专注地看自己喜欢的书。这时的我,全身心进入自己的世界里,便有长风浩荡的思绪,载着我漫游寰宇。那种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大美啊,让我的灵魂在广阔的天地里飞来飞去。
我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每逢遇见不喜欢的人事场景,我的视觉与触觉立即发出排斥的信号,继而将其屏蔽隔离在我的感觉之外。
如今,我的活动天地小到蜗居,我曾喻为“井底之蛙”,颇为具象传神。
与此同时,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好多。一个井底之蛙,又有大把的时间可任我随意挥霍,真是优哉游哉,飘然若仙了。
我,可心无旁骛地凝视头顶上的那一小片天,如此这般,日久生情,天不再遥远,仿佛听得见天的气息;我,可到附近的小山随心所欲地漫游,与喜爱的槐树野草频频约会,聆听天籁,汲取大自然的馈赠与滋养;我,可对偏爱的几本书反复品读,与其中的经典段落对话,穿越时空的精神联系,深度共鸣与回味,让自己开阔起来,多了自信和力量;我,可在散文创作中低吟浅唱,让文字插上翅膀飘逸到远方。
一个人在没有重负的岁月里,身心又处于较好的状态,能够享受独处的自在,慢节奏的悠然,何其美哉!
实际上,一个人即使融入了群体里,很多时候,融入,是相对的;独处,却是绝对的。不仅分内的工作,需要自己去完成;所遇的疑难与纠结,也需要自己去面对化解;对问题与事物的认识,由于视角与思维的差异,定有各不相同的见解;一个人无形的边际,也是客观存在的,纵然耳鬓厮磨的夫妻,也无法突破逾越那道无形的边际。
灵魂的独处,比生命的独处,还要常态化。
对生命状况如此认知,就有一种意念引领我,规范我——慢节奏的独处中,须好好地善待自己,修持自己。
只为此,即使不出门,我每天的衣着,也是马虎不得的。不仅衣料的材质要纯正透气,样式也要大方美观,上下衣的颜色与款式要和谐,绝配,如此才能感觉得体舒适。
不仅如此。我的头发也要与我的本性浑然相合。
已经好多年了,我都是自己修理头发的。起源是,多年以前,我到鞍山时尚的理发店,那几个广州青年人开的。让他们按照我的理念,设计出我想象的较为理想的发式。在那理了二、三次后,觉得与我心中的期许相差太远,还是大路货那一套。即在耳垂那有一个波谷的过渡,后脑勺的底部有一个基座,短发,也有相应的层次感。按理,这样的发式,对一个职业女性来说,蛮好的。我不喜欢的是,满大街的司空见惯,对于崇尚唯一之存在,彰显个性化异彩的我来说,就腻歪与厌烦了。
也罢,从2000年左右,我开始给自己理发了。
其实,也没什么难的,剪过几回,感觉就找到了。我现在隔一周左右,自己对着大镜子,用剪子打理稍长的头发,后脑勺看不见,用手触摸也能找到相应的感觉,简单打理几下,再找找差,也就差不多了。成了自己喜欢的,不长不短,既流畅舒展,又层次分明,唯我一人独有的发式了。
其实,我的独处,只是表面形态而已。
就生命的本质意义而言,一个人是一个广义的存在,绝不是单指其自身的躯壳与灵魂,而是与周围的事物共在的。
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如是说:“一切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一切。但如果一切都是虚无,那么事情还有什么意义?”
对此,我的理解是:我们与周围的山峦、土地、树木、草丛,以及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居是一个密不可分,完整的生命体。离开这些,我们如何能够生存下去?如果其中有破损的,残缺的,我们如何能够安然无恙?追溯过往时,这些与我们的处境息息相关的人事场景,都进入了记忆屏幕里,令人为之欣喜抑或惆怅。
如若没有这些,如何能保持事物与人生的完整呢?
因而,我哪里是不折不扣的独处啊?
且不说那台朝夕相守的电脑,将我的心绪毫无保留地传向远方,传向莫逆相知的心灵;也不说那些纸质的经典书籍,留下了我的呼吸与指纹,见证了我阅读时的怦然心动,抑或泪流满面;也不说那一盆盆日夜陪伴我的花草,以葳蕤的绿叶与神逸的小花儿愉悦了我的眼与心;还有隔窗相对的天空,对面山坡郁郁葱葱的繁盛绿野……这些,不仅是我相看不厌的好友,呼吸与共的亲人,也是我生命不可分离的元素呢。
它们无怨无悔地陪伴着我,成了我向晚之季的美好寄托。我对这些朝夕相对,日夜相守的至爱,怎能没有依恋之情,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独处,不是各色,也不是自闭,而是在外面,能够随和亲切地与人和谐往来,又能善于自处,悠然自得地在自己的世界里乐活。
生命如此奇妙,各是各码,相互独立,大千世界,只此一人。同时又息息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是一个相融共生,共存共荣的整体。
因而,爱护别人,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善待他者,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这样一来,就会对环境,人与物,有深度的珍惜与热爱。既保持自己是世上唯一的独立性,富有独创性地活出自我的品质与气息;又能融入群体中去,传递爱意沉沉,暖意融融。热情关注并善待与我们生命紧密相连的那部分,即:亲人,朋友,书籍,文字,电脑,天空,原野,山川,河流,树木,庄稼,花草……尽心尽力去喜爱,呵护,让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都充满温馨与芬芳。
费尔南多·佩索阿说:“我眼下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将会成为我从中体察过的爱的记忆,成为我从未有过的胜利。”
对此,我深信不疑。
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我,能以独有的心性与姿态,别样的情怀与文字,在美丽人间,抒写灵动文字,守望晶莹初心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8210
评论列表(41条)
我也喜欢独处,但这并不妨碍我在人前谈笑风生。
@难诉相思:是的,这就是美丽人生,喜欢独处,又合群,与有缘相遇的人,谈笑风生。
欣赏黎燕老师新作!在这一点上我们比较吻合。我也是喜欢独处的那种人,远离毫无意义的环境和干扰,活出快乐、活出真我,做自己人生喜欢的事情,若需要帮助、需要做事我依然会挺身而出,尽自己应尽的一切担当的责任,…….
独处是一种境界,净化心灵从容行。
远离凡尘杂事扰,人生快乐阳光中。
—–流云赏文拙笔
@碧宇流云:老师挥墨逸韵飘香、内涵深邃、启迪心灵、受益匪浅!
@碧宇流云:好喜欢你的深度共鸣。你不仅喜欢独处,而且是内心有光的人,有担当,有付出,有风采。这样的生命,好有品质与格调。
你也自己剪发,我以前也试过自己给自己剪发,感觉剪得还不错,只是麻烦后来放弃了。独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独来独往,而是给自己心灵留一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思维,自由神往。
@四格格:格格对独处的诠释,好有格调与境界,提升原作,不亦说乎。
对独处的轻吟浅唱,说尽好处,充满了满足,也弥漫了哲理情思;独处,符合入世后出世,入俗后又脱俗的生活哲学,并非逃避,并非孤独,更并非被逼的逃离,而是生活得更有创意,更有收获,是自我努力的实际行动,是一窝蜂里的清醒,是众说纷纭里的独立思索,如此这般,才会有收获。比如,创作都是个人活动,无法长期关在集体的学习班写;比如每天的为家人奉献后留给自己一个空间。您的独处,最可贵的是融入大自然,已经几乎进入成为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苍天给予的自由和舒适。
@黃東濤(東瑞):东瑞老师的精美品评,是一篇精短散文。既有文学评论的专业水准,又有人生物语的深邃厚重,传递中华文脉精华,提升原作,给作者以熏陶,启迪和引领。感谢有东瑞老师在卯酉河博客,让我经常与颇有君子之风,积淀厚重,上善若水的东瑞老师相遇,感受深邃灵动的审美情趣与素养,收获到世间最美的人文情愫。
“那种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大美啊,让我的灵魂在广阔的天地里飞来飞去。”
“日久生情,天不再遥远,仿佛听得见天的气息;”[花][花][花][花][花]
@风雨:感谢灵犀解读与送暖,祝祥瑞快乐,美好多多。
喜欢文字的人有几个人不喜欢独处昵,我们是同类,但我更称赞您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您才高八斗,锦绣文章连连。
@2272 张英辅:感谢如此精美品评与深度激励。你最近的诗作好极啦,情深意切,佳句多多,直入人心,余音绕梁。
黎燕老师说的独处,颇合我的心意,我也喜欢这样的独处,是积极意义的独处。独处而开心,获得进步,不是固步自封,与世隔绝,而是如您所说:亲人,朋友,书籍,文字,电脑,天空,原野,山川,河流,树木,庄稼,花草……尽心尽力去喜爱,呵护,让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都充满温馨与芬芳。——何其美妙的独处啊!
@不变hong心(黃梅麟):黄老师的精美品评与深度共鸣,传递了世间最美的情意与审美视角,颇有哲思与内涵,提升原作,给人以鼓舞与陶冶,何其美哉。
读锦瑟黎燕《我喜欢独处》
天马行空驰骋远,独来独往五洲风。
闲云野鹤无羁绊,烟火人间有畅通。
静品香茗甘苦酌,勤敲指键眼心聪。
黎歌燕语红尘杳,思绪浩然宇外鸿。
[花][花][花]
@雷泽风:好美的品评,好美的诗作。用心用情,灵动抒写,朗朗上口,颇有情致,深受感动,难以忘怀。
非常喜欢老师的文章,这些精美的句子已经抄录在本子上了。我虽然也不喜欢在楼下与人们谈论家长里短,从来不打牌打麻将,有空看看书,做点手工,或者在网上学习老师们的博客,也学习写点作文,但是毕竟不如您活得那么精致,那么高雅,向您学习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蓓蕾含香:蓓蕾的精美品评,细致入微,厚重素朴,娓娓道来,直抒胸臆之中,传递了深度激励与融融暖意,沁人心脾啊。
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岁月属官家 。独处是内心丰盈,是神仙一样的自在。[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情满乌江:好美的品评,好有哲思的情怀,好有诗意的文字,意境幽远,沁人心脾。
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我,能以独有的心性与姿态,别样的情怀与文字,在美丽人间,抒写灵动文字,守望晶莹初心吗?答案是肯定的,姐姐。[花][赞]我也喜欢独处,特别能理解这种看着孤独,其实丰富,内心盈满,精神富足的状态。文章这么优美,行云流水般,从小时到退休,从自然到烟火,从外到内,又从内到广,由广入深,层层铺开,引人入胜,如进入一个优美宽阔又宁静丰富的美丽世界,不得不佩服姐姐的文采[赞][喝彩][花][爱心]
@似水若烟:烟儿的大气淡雅,柔情似水,在精美的品评与诗性的文字之中,行云流水呈现。这样的用心用情,这样的温暖明亮,这样的文采飞扬,这样的琴心雕花,一个上善若水的极品女,以灵动地抒写,传递了世间弥足珍贵的情愫与美质。
充实而安然的独处时光简直就是享受呢!不孤僻但又善于独处的人往往内心丰富,黎燕老师必是如此,所以修得了文学方面的成就啊![赞][赞][赞]
@飞花如雪:飞花如雪的情怀与文字,美的让我心醉。极具哲思与文采的文字,传递了世间最美的真情与暖意,直入我心啊。
@锦瑟黎燕:自从入了卯酉河,便发现包括黎燕老师在内很多作家老师都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对文友们不吝赞美与鼓励,真的是令人感动感佩![赞][爱心][爱心][爱心]
喜欢热闹与喜欢独处,性格只是现象。每个人都需要内心的充实,区别在于浅层次的充实还中深层次的充实。热闹满足的是浅层次,独处才有深层次。每天深夜,我都会有至少一个小时,坐在书房临窗的椅子上,点上一支烟,泡上一杯茶,有时候看看书,有时候望着金鸡湖夜景,静静地想想。我的大部分博文,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腹稿的。赞赏您的独处!
@诚厚:这样行云流水,娓娓道来的精美品评,有如面对面的对话,自然亲切,朴实无华的语言,却内涵哲思与诗意,给人以启迪与熏陶,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我也是很喜欢独处的。
@名山有径:感谢共鸣。
独处其实也不独,有大自然陪伴,有书本中的人和事陪伴。独处,才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再赏!
@诚厚:这样的品评,极具内涵,颇有意境,提升原作。
欢喜文字的人,心中都是充实的。
@华章秋韵:我们都是这样的人,大同小异啊。
与您相似,我称自己为宅女,呵呵[偷笑][偷笑]
@炫风之影:别具一格,饶有情趣。
独处其实有作家潜质,只有独处才能。佩服大姐高超思维,高超写作能力。
@杨自记:好有视角与内涵。深度鼓励,备受鼓舞。
”生命如此奇妙,各是各码,相互独立,大千世界,只此一人。同时又息息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是一个相融共生,共存共荣的整体。
因而,爱护别人,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善待他者,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赞][赞][赞][赞][赞]
@风雨:灵犀解读,细致入微,好温暖,好芬芳。
我也喜欢独处,但我并不孤独,也不各色,与有缘人在一起,也是天笑风声。[喝彩][喝彩][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