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手机,可不喜欢做饭,做家务。有老人的回家吃老人。吃不成老人的吃饭店,叫外卖。叫外卖确实很方便,手机点几下,时间不长外卖小哥就送到家。吃完后饭盒,塑料袋外垃圾桶一扔,不用洗碗刷盘子。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做饭,不知道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我常想,如果没有了外卖他们该怎么生活呢。这样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有滋味吗?没有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日子有意思吗?
缺少监管的外卖,也成了摧毁年轻人身体健康的毒药。垃圾食品,各种化学添加剂,过期变质食材,不明来源的肉类,有些都是外卖的原材料,也都是慢性毒药。
我想起我小时候读过的一个书《大林和小林》那是少年读物,书不是太厚。里面的细节我记不很清。有一点我印象非常深。大林与小林是弟兄俩,从小跟着父母在地里劳动。后来父母去世,弟兄俩开始流浪。讨饭中受到很多困苦。后来一个大老板因为没有孩子,看好了小林,就要带回家抚养。大林不舍,可自己都在要饭,确实没有能力给弟弟好的生活。小林到了大老板家,又瘦又小。这个老板给小林起了新的名字,派了很多佣人伺候他。吃饭都有人扒开嘴,放上食物,拿着小下巴磨动。小林高兴的说;太幸福了。洗澡,穿衣都有很多人伺候,就连上厕所擦屁股都有专人伺候。天天就是陪着大老板说话,慢慢的什么事情也不会干了。大林不放心,偷偷的去探望弟弟,一看弟弟生活的很优越,也就放心了。
过了几年,大林渐渐长大。吃了很多苦,捡废品,推车,打工,经过多年的磨练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大林思念已经长大的弟弟,又来探望弟弟。大老板不让他们见面,后来大林想了好多办法,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见到小林。可是弟弟已经长大,却变成了一个什么也干不了的大胖子。大林深情的呼喊;小林,小林,我是哥哥大林。小林觉得这个呼喊怎么那么遥远,虽然感到很亲切,可是脑子里却什么也想不起来。弟弟拒绝认大林这个哥哥,大林若有所失的走了。不过心里想,弟弟过得好就行,不认我这个哥哥也无所谓。又过了几年大老板去世,家族里的人来抢夺财产,把小林赶了出来。这个没有一点点生活能力的人只能饿死在路边。大林得到消息后,急急忙忙寻找,当大林见起弟弟,弟弟已经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大林悔恨交加痛哭流涕,不住的说;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原来只想着你在富人家可以生活的很好,没想到让你落到今天这个样子。太优越的生活把小林变成了废人,活着也是行尸走肉。没有生活能力,只能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
最近几年,流行一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成了几个家庭的中心。孩子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生活环境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鸡蛋怎么剥皮,更不知道粮食从那里来。只会品尝美食,从不伸手创造美食。当年的独生子女大部分都已经成家。从吃父母,到吃外卖。
其实做饭也是非常有情趣的事情。各种蔬菜,就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了各种形状,再加上各种调料,就变成不同风味的美味佳肴,咸淡甜酸辣随心所欲。比小时候过家家可丰富多彩,有意思的多。如果把做饭当成做游戏,那就是一种娱乐。如果把做饭当成工作,就是沉重的负担。只有热爱生活,才能享受生活。烟火人家,不动烟火的家,冷冰冰的,没有生气。把做饭当成创新生活的娱乐,让厨房乐声唱响起来,让饭菜飘出香甜,小日子才能红红火火过起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7781
评论列表(24条)
有论点有论据,徐姐文章写得好。要照应两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成天那么多的事要做,还能坚持写博客,而且越写越好,真的很不容易。你应该卯酉河博客最勤奋的写博人了,向你致敬!
@晓舟同志:谢谢晓舟老师的鼓励。有这么多的严师,高师,我再不努力就对不起老师的热情帮助指点。
首席欣赏,分享精彩!”只有热爱生活,才能享受生活。”金句![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实话实说。谢谢你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什么事情都不会做,整天抱着手机,这个手机就把孩子们害死了。家长们也是溺爱孩子,从小就不让他们干活,长大了就靠外卖,其实吃多了外卖对身体有害,等他们知道就晚了。
@蓓蕾含香:是的。还是家庭的教育出了问题。孩子从小要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生活。不要怕浪费一点面,一锅菜,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他们学会做饭。大不了烧糊了,倒掉,找原因,重新来。让孩子从做饭炒菜里寻找生活的真谛。
一首动听悦耳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语言幽默,写出了和批评了时下年轻人四肢不勤的景象,还以读过的故事来警世,用心良苦。您是最勤劳乐观的好妻良母,做好自己外,还服侍家人,难怪看上去鹤髪童颜,模样端庄悦目,入眼好看,越活越年轻,都是心境健康,劳动有益健康的结果,真是一篇“文疗养身”好文。赞赞赞
@黃東濤(東瑞):谢谢东瑞老师。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压力很大,可压力大不是可以逃脱劳动的理由。也许这就与世界观有关系吧。我们小时候是崇尚劳动,劳动最光荣。现在的年轻人认为有钱最伟大。我们小时候女孩子比谁的手巧,做的东西,绣的花漂亮,做的饭菜香。现在女孩子比谁的衣服漂亮,高档。有钱花。
我不敢写的太多,只是拿做饭这个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话题说说。
大林和小林的故事十分生动。锅碗瓢盆是家庭烟火气的象征。只是现在的年轻人,肯下厨的太少。
@难诉相思:这本书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读过。我记得是一本中篇小说。很多细节记不清楚了。只有小林吃饭的细节,与大林最后说的话记得记得很清楚。我那时候就想,吃饭让人喂,不动手,喂小孩子见过。可嚼东西都不用自己出力,该是怎么一个情节呢?现在也想不明白,也许这是一种夸张的写作手法吧。
确实,锅灶冷了,日子就冷了!您说的普遍现象,令人担忧!
@柳絮晗烟:没有家的味道,就少了家的温度。没有小家的安定和睦,难有大家的安定团结。
时下年青一代,有些像小林,慢慢就什么都做不好了。是独生子女被宠坏了吧?希望慢慢能改变过来。
@不变hong心(黃梅麟):好像也不单单是独生子女问题。现在很多家长盼子成龙成凤,只知道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但忘记了教育孩子热爱生活。还有一个现象就是鄙视劳动,包括家务劳动。认为钱才是第一位,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徐姐关注的都是社会焦点,长此下去,“外卖”食品的粗制滥造,摧毁的是一代人的成长,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谢谢您的呼声![喝彩][喝彩][喝彩][赞][赞][赞]
@悠扬琴声68: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很多饭店成了化工厂,各种化学添加剂确实很有味道,但长期食用对身体的伤害很大。有关部门都有自己的自留地,所以他们不会特别上心。有的只要塞上钱,就装聋作哑。以前虽然生活艰苦,但吃的都是天然食品。看看现在各种各样怪病不断,与这些化学食品有很大关系。
让厨房乐声唱响起来,让饭菜飘出香甜,小日子才能红红火火过起来。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年轻人确实应该走进厨房,工作起来,创造辉煌。
@邯郸常跃进:是的,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滋有味的生活。锅碗瓢盆交响曲也是缓解压力的一剂良药。
现在的年轻人也确实是忙,好多都是靠外卖和吃饭馆解决吃饭问题。我还是挺喜欢做饭的,但是女儿就不行了,不喜欢也不会。
@飞花如雪:因为年轻一代从小没有从做饭里得到乐趣。咱们从小就玩过家家,会动手时就想自己尝试。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就不知道过家家吧。
我小时候读过《大林和小林》这本书,记得的和你差不多。现在的孩子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生活不能自理,父母总认为他们还小、读书辛苦,读初中、高中了还要接送;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习成绩。我熟悉的一个人的孩子已经是研究学生了,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参赛皆能得奖,但现在放假回家不会叫人,不会与人交流,自然更不会干家务活。这是谁之过呢?
@华章秋韵:终于寻到一位读过这本书的。现在很多以前的好书都没有了,可伶现在的孩子们,给他们浇灌的都是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
现在的孩子也好可怜,从三岁就背着大书包。本来无忧无虑的童年,变成压力山大的拼分战场。看看多少孩子被逼的自杀,多少孩子被压出病来。
谁之过?这个问题问得好。从劳动最光荣到有钱才是硬道理。从爱学习,爱劳动到不择手段想办法搞钱,不惜以身试法。从培养孩子自立自强到希望孩子出人头地。这都是谁的功过是非?
厨房有烟火,才像在人间。天天点外卖,好像成了仙。
@四格格:这两句话说的好。
烟火人家,有烟火才是家。妈妈的味道,来自一日三餐。
修炼成仙。也许是一些人的向往,可看看七仙女,多么向往人间男耕女织。织女,鲤鱼精,白蛇等等宁可受千般痛也要到人间走一走。
也许世界上只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