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与时俱进与翻“老皇历”

2022090322110720

随笔: 

 与时俱进与翻“老皇历”

儿时,常听大人们用翻“老皇历”批评不合时宜的想法。老一辈农民没有多少文化,说明“老皇历”作为贬义词的喻意,是多么深入人心。

与时俱进,大概可以视作“老皇历”的反义词。活到老,学到老,如今已不只是一种提倡,而成为生活的需要。大妹夫不会用智能手机,很想去不远的上海看看儿孙,老年手机不能扫码,上不了车,过不了检,只能望沪兴叹。

常听一些朋友“九斤老太”式感叹如今基层干部的能力。“摸石头”和基层创新时期的老一辈干部,需要的是敢想、敢闯、敢干的素质和能力。如今顶层设计,理解和执行力成为对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要求。两代干部,素质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不能作简单比较。

“代沟”的形成,说到底是由于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不同代的人,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如果不能相互理解,就会发生碰撞,产生隔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我们这一代在艰苦环境下形成的勤俭节约观念,我们依然可以坚持美德,但用这样的观念要求年轻一代,恐怕也算不合时宜了。

如此说来,“老皇历”就不用翻了?答案是否定的。现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时尚,传统文化就是“老皇历”。不是需要不需要翻“老皇历”的问题,而是如何翻“老皇历”的问题。与时俱进和翻“老皇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我们用辨证思维的方式看待翻“老皇历”,翻好“老皇历”。

严格地说,我们要保护和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糟粕,这是必须扬弃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古为今用”的价值。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能简单地“复制”。赋予时代的元素,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

百戏之祖昆曲,当然是优秀传统文化。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能赢得当代大学生,根本原因在于,原汁原味保留昆剧基本特征的同时,在舞美等方面作了大胆改革,注入了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意识的时代元素。在全国昆剧6大院团的共同努力下,古老昆曲的生命再次得以延长。但是,昆曲毕竟已成为人类非物质遗产,属于小众文化,保护之路漫长。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但勤俭节约的“老皇历”还要翻,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会过时。

坚守初心,是一项严肃的、具有根本性的要求。初心的源在《宣言》,从《宣言》开始的初心,也可视作“老皇历”。这个“老皇历”不能不翻,翻了还要念念不忘。

由此可见,与时俱进不能离开“老皇历”。“老皇历”之初心,规定了与时俱进之“进”的方向。离开了初心这个“老皇历”,与时俱进就会偏航。

不同时期,对干部的素质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素质和根本要求不会变,也不能变。在不同时期,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方法是不同的,需要与时俱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6753

(7)
上一篇 2022年9月3日 下午7:19
下一篇 2022年9月4日 上午8:33

相关推荐

  • 新诗一首《我值了》

    新诗一首 按语:今天清早偶获灵感,把它记了下来。 《我值了》 活得很没意思 自从拥有了她 大家都说 我值了 不是吗 我本是块石头 没有什么灵气 是她  把我点石成金…… 谢谢她     2022、9、2  写于新乡

    2022年9月2日
    795290
  • 大吉祥

    陈子林先生是花鸟画家,百余幅作品装裱时我细细地看过了,有恬静而素淡的美,装裱师说是文人画,我就觉得真是说到了点子上。纤尘不染的,棉里裹着针,意象是柔中刚,特立独行。这百余幅作品,是他八十周岁办画展用的。他一九二七年生人,今年也是九十七岁高龄了。在西安美院,他是资深的老教授,有些学生都很出名了,但他在八十岁前却没有出版过自己的画集,这是不多见的。老先生许是工于…

    2023年1月6日
    4.7K10
  • 新雨堂书事(三〇〇)

    在古旧书店溜达,天很热,满身的汗,店内还是很凉快的。疫情时期,读者很少,店员的数量要多于顾客的。有一位老店员在抄写时政理论,间或亦能选出一两个问题大声提问其他员工,有容易回答的,亦有较难回答的,总之都可以赢得一阵笑声来。店内气氛因此就显得很为宽松。 转了几排书架,并没有选中什么书,这时有一位个头不高的店员拿着本书过来,向我推荐,看书名,是王世贞编撰《列仙全传…

    2022年7月13日
    95550
  • 邛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一辈子为人师表的人,孜孜不卷辛勤耕耘一生,也未必能认识全部汉字。比如说这个邛字,虽然不属于生僻字,但对14亿中国人来说,不一定每个人都认识。当然,对于某个地方的人来说,却是天天要说,天天要用,这就是俗话中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吧。    邛,与穷字同音。中国古代曾经有一个民族叫邛族,在历史的沧海桑田中,在恃强凌弱的族群争斗过程中,相对…

    2022年10月25日
    3.4K140
  • 黎燕散文:花开正好

      花开正好 黎燕   喜欢植物的我,对养花草,情有独钟。 花草成为我家的一员,是有了自己的住房之后。 那年那月,终于搬进单位分配的福利房。收拾停当了,喜盈盈地买了几盆喜欢的花草到家。养过草竹,君子兰,文竹,小榕树,水仙,韭兰,吊兰,竹子。时间最长的,就是那盆夏威夷椰子,有二十年了。它的长势越来越葱茏,宛若一个经过健身或修持的人,身体壮硕…

    2022年7月16日
    1.1K36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4条)

  • 解世权
    解世权 2022年9月4日 上午12:03

    问好大哥!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9月4日 上午7:29

    在哲学里讲得最多的是‘扬弃’,扬即弘扬,弃即抛弃。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就要求人们‘扬弃’的观念也不断改变。

    • 诚厚
      诚厚 2022年9月4日 下午5:59

      @四格格我们在很多问题上,容易非此即彼,忽略此与彼之间有内在联系。谢谢美评!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2年9月4日 上午8:47

    辨证看问题,任何时候都很重要。欣赏您,赞成您,支持您!

    • 诚厚
      诚厚 2022年9月4日 下午6:08

      @2272 张英辅缺少文学细胞,也只能写写此类文章。哈哈。谢谢您的鼓励!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9月4日 上午10:23

    历史和传统是不能忘记的,创新和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能调和就完美了。

    • 诚厚
      诚厚 2022年9月4日 下午6:21

      @难诉相思任何时候,都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谢谢您的评论!

  • 黃東濤(東瑞)
    黃東濤(東瑞) 2022年9月4日 上午11:32

    旧传统必有可取之处,否则无法传承几百、几千年,代代相传;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新潮淘洗、筛选、改革,舍弃,方能继续弘扬。本文将两者的关系阐述得很周到全面,是充满思辨的佳作。

    • 诚厚
      诚厚 2022年9月4日 下午6:29

      @黃東濤(東瑞)谢谢东瑞老师对随笔小文的精彩评论!我文学素养低,也只能写写这类小文。哈哈。

  • 炫风之影
    炫风之影 2022年9月4日 下午4:19

    过去的传统文化,需传承。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9月4日 下午6:35

    新生事物都是从老皇历中演变过来的,有老皇历做根基,新生事物才能开花结果。

  • ch雪梅
    ch雪梅 2022年9月4日 下午9:40

    与时俱进与老黄历互补关系,取长补短。条理清楚,值得一读。[赞]

    • 诚厚
      诚厚 2022年9月6日 上午9:07

      @ch雪梅发展是一种延续,历史不能割断。谢谢美评鼓励!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9月5日 下午12:03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沿着前人走过的99步基础上迈出自己的那一步。所以老黄历有老黄历的价值,还得多翻,随时翻。[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9月6日 上午11:56

    既不能墨守陈规,也不能盲目改新,将老皇历作借鉴,与时俱进。

  • 锦瑟黎燕
    锦瑟黎燕 2022年9月7日 上午9:12

    诚厚将创新与继承的辩证与相辅相成,深邃论述,极具哲理与格局,开人心智,给人以启迪与引领,美如灯盏。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9月9日 上午8:42

    中华文明源渊流长,多是老皇历,后辈有义务传承,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