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磨墨墨磨人

893187_20210802182605403030_0

陈从周梓室余墨·卷五》有篇《磨墨须亲为》的短文,全文说,“作书绘画,磨墨不可假手他人,此为运腕练功重要训练也。余每于磨墨时验该时之腕力强弱。精力充沛,墨厚度匀而浓,挥毫自如,必有佳构。如久磨而墨不发,则枯且停笔,勉强为之,定难遂愿,屡试不爽也。”

古文人作书绘画,大多磨墨,且一般都是亲历亲为的,但我们看影视文学作品,条件优越一点的人家,总是会有童子在一旁伺候磨墨的,再浪漫一点,还有红袖添香一说。陈从周此篇,就是在强调作书绘画者,还是自己磨墨为好的。他说“此为运腕练功重要训练也”,视觉亦较为独特。一般以为,磨墨的过程,即是书者平心静气、谋篇布局的缓冲时段,是与“运腕练功”不大能联系起来的,但他联系起来,而且谈到自己切身的体会,似乎亦有一定的道理。

想象起来,磨墨的镜头似乎很美,富有诗意的,比如宋白玉蟾《雨中题旅馆》中有诗句说,“入门指仆买盃酒,磨墨倚窗吟一篇”,就很好,但实际上,磨墨的过程,是枯燥、无聊,也许还是极端烧脑的过程,让人感到痛苦的。苏轼就把这个过程看得更为广阔,把它与人生联系了起来,他在《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一诗中就说,“非人磨墨墨磨人”,表面看上去,是人在磨墨,其实,一切事物都是双刃剑,骨子里,又何尝不是墨在磨人,就这样一天天地消磨下去,人的一生不也就过去了么?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对书法就比较喜好,记得有一次,和几位同学去拜访一位书法家,在他的家里,说话的内容,难免就与书法相关。几十年过去,其他内容都忘掉了,现在只记得他说的一句话,就说他的字写得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手臂有力,因为自己在厂里从事机床加工,日常锻炼的结果。我一直不以为然,直到今天翻看《梓室余墨》中的这篇小品文,才似乎有一点想改变自己想法的意思。不过,据说,很可惜,这位书法家在好多年前就去世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6205

(7)
理洵的头像理洵
上一篇 2022年8月29日 下午12:10
下一篇 2022年8月29日 下午6: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条)

  • 蓓蕾含香的头像
    蓓蕾含香 2022年8月29日 下午3:53

    您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书法课,自己带上砚台和墨,自己研磨再写大字。小朋友常常弄得满脸满手乌黑,我的同桌用毛笔画三八线,我没有看到,一不留神过了三八线,结果袖子弄脏了。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2年8月29日 下午4:44

    我想这位老先生的意思大概是一件作品,从酝酿到完成一气呵成。习字或书法也就是在完成一件作品,酝酿就是从磨墨运力开始,构思、落笔,连续手腕之力,一鼓作气。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2年8月29日 下午7:45

    分享精彩,问候学习,祝福美好[花][花][花][花][花]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2年8月29日 下午8:48

    想起年少磨墨写字的样子,妙笔生花解读,学问大着呢!

  • 沉默者FAN的头像
    名山有径 2022年8月30日 上午9:33

    学生时代上书法课写过毛笔字,如果现在再让我握毛笔,恐怕横平竖直都不成了。

  • 雷泽风的头像
    雷泽风 2022年8月30日 上午9:52

    非人磨墨墨磨人,秋水文章腕上云。
    磨砺十年人不见,功成名就客登门。

  • 邯郸常跃进的头像
    邯郸常跃进 2022年9月5日 上午12:22

    现在的书画者,已经极少研磨了,所以也就少了那种美妙的体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