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与旷野》诗歌选载(6——12)

七律 · 若谷虚怀玉镜迎

《花径与旷野》诗歌选载(6——12)

按语:这一期将发布7首诗,有些长。主要是李老师把它们放到一起评了,不宜再攺动,望大家理解。

 

6  窗前

 

老了  天冷出不去门

只能站在窗旁朝窗外望

想问梅花什么时候开

然而又想起年轻时候的事

 

那位爱穿红雪靴的姑娘

如今还总爱站在雪地里看梅花吗?

红梅依旧在开  这人

为什么就老了

 

2018、12、30 发布于新乡古牧野

 

7  雪的季节

 

我爱雪 她更爱雪

她的名字就叫雪

我看见雪会想起她

但梅花开放时我又会把她当作雪

 

在雪的季节里我们发生过许许多多故事

甚至躺在大雪中我为她唱过歌

有一次在大雪之中她睡着了

我远远的找她来  看见了她的红雪靴

 

回去的时候她非要伏在我背上

我揹着她一直朝前走  她却在笑

路好远  上了一道坡  还跨过一条河

可是转眼之间  已经跨过五十多年的岁月……

 

2017、12、9 写于新乡寒舍

 

8  写给馨儿 . 雪来了

 

雪来了  雪来了

我说雪会来  她就真来了

那你就和雪交个朋友吧

让洁净冰凉的雪花

落在你的手心里

滋润你那颗孤寂的心

 

而那凉凉的  柔柔的

让你麻稣稣的雪

它其实是一首诗

一首让你忘不掉的诗

你看  一个梦  两个梦  三个梦

都会向你飞来  并且

让泪变成诗  再变成雪花……

 

雪来了  雪来了

我说她会来  她真的就来了

 

          2019、6、9  发于河南新乡古牧野

 

9   雪之歌

 

你有水之精魂

花之柔肠

飘飘洒洒

从天而降

 

在何处  我曾

和你拥抱

在何处  你却

把我遗忘

 

但冰清玉洁

一尘不染

是我们的衷肠

为了爱  共向远方

 

10  写给一朵秋莲 . 致丽人

 

看到了你的秀丽

也闻到了你的芬芳

花伞下  亭亭玉立

池水畔  初荷模样

呵  为你写首丽人行吧

文字也溢香

 

11   你在何方

 

涟漪  激荡不已

记忆  条分缕析

思绪  淅淅沥沥

圆缺  时断时续

 

亲爱的人儿  你在何方

舟己搁浅  情无处寄

而在牵念的风里  把你呼唤

潇潇雨歇  泪随风去

 

2018、10、14 发布于新乡古牧野

12  不怕在路上

记得每一次出行

都源于向往

但心中的那个人

不一定就在前方

人活着

实际上就是一个念想

为了爱的那个人

不怕在路上

 

2019、4、16 发于新乡古牧野

 

附:李洪程老师诗评

     英辅是吴奔星先生“诗学是情学”的信奉者,他的诗都是写给自己的情书,也可以理解为都是写给时代的情书。其摇曳多姿,花团似錦。我从他众多的诗中,挑出了这么几首诗:《窗前》《雪的季节《写给馨儿 . 雪来了》《雪之歌》《写给一朵秋莲 . 致丽人》《你在何方》《不怕在路上》作个简评。

   老了 天冷出不去门/只能站在窗旁朝窗外望/想问梅花什么时候开/然而又想起年轻时候的事//那位爱穿红雪靴的姑娘/如今还总爱站在雪地里看梅花吗?/红梅依旧在开  这人/为什么就老了”(《窗前》)……这是忆旧的情怀。也许是回想自己的初恋。而我认为还可以理解为是对青春时代的忆念和怀恋。这是对美的事物一种永远的追求。人的青春易逝,而大自然依然如初。这就是人生一种常有的感受。这是无情,还是有情啊?写得很单纯,而且含蓄。红雪靴的意象,英辅不止一次地爱用(《雪的季节》)。红与雪,雪与梅,红雪靴的姑娘与雪与梅,相映相衬,色彩艳丽而且对照鲜明。

       英辅爱雪,他爱的雪总与人叠印在一起,“雪来了 雪来了/我说雪会来 她就真来了”(《写给馨儿·雪来了》)这是馨儿呀?还是雪?分不清的。我们都会有过盼望下雪的体会,那说不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雪是一种大自然的奇妙和美,盼雪,这里面总有一种精神的因素,感情的因素,它不只是物质的。有时盼望一种美的事物、美的情感,与雪相似,也与诗相似。他盼着的馨儿,就如同盼望着的雪,和盼望着的诗。这是英辅的情思,也是我们读他的《雪来了》时的兴会。在这里,还顺便联想到他的一首《雪之歌》,是这样写的:“你有水之精魂/花之柔肠/飘飘洒洒/从天而降”……这是对雪的极为巧妙精采的描写,善于状物,亦善于摄魂。其实是兼写人:“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是我们的衷肠/为了爱共向远方”。故我认为,这虽是写给自已的情书,也是写给时代的情书。

       另外,在他的诗篇中,还有一个爱用的意象是荷。《写给一朵秋莲·致丽人》,平平常常的诗句,却写出了韵味。爱荷,可能是我们中国人一种特有的心情,这不同于印度的佛教情感,我们的是朴素的,是自然的,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在普通老百性的印象中,荷可能与一种人相似,但不是神。荷是丽人,是美的化身。美的外表,是色彩;美的精神,是芬芳。这也是诗人营造的自我的精神境界。文字也成为他的一枝荷,有色有香了。我推崇《写给一朵秋莲·致丽人》。

       英辅终生亦有所期待,他呼唤着《你在何方》,这是一种缠绵悱恻的情味在心头绕。是牵念心中人么?是呼唤一种美好的事物么?皆可。朦朦胧胧,无端无了,比思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要添一段无其奈何的缥缈愁绪。他在寻找着爱,追求着美,他《不怕在路上》:“记得每一次出行/都源于向往/但心中的那个人/不一定就在前方//人活着/实际上就是一个念想/为了爱的那个人/不怕在路上”这一切都来自于诗人的多情。由于多情,他写出了许多优秀诗篇。

        注:李洪程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5484

(8)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午11:51
下一篇 2022年8月23日 上午7:06

相关推荐

  • 【小说节选】上苍的关照

    从向昌伟家里回来,陆云山老师觉得下腹部有些疼,他还以为是中午喝的冷开水有问题,是放的时间过长,有了细菌,喝坏了肚子。不一会儿,他就渐渐地有些支撑不住了,下腹右侧疼得像刀绞一样。他感觉到这是急性阑尾炎发作,须进医院做手术。他打了电话,叫了一辆电动麻木车,直接地去了医院急诊室,急诊室的医生又亲自陪着他去了住院部外科手术室。 陆云山老师不是第一次住医院。他患肾结石…

    2022年9月25日
    35440
  • 小说:《琴儿》8

    , 在小河边漫步从这座桥走到那座桥,大约是两千米,走回来当然还是两千米。琴儿和武琴晗经常肩并着肩在小河边漫步,从没有厌倦过,有时是两个来回,有时是三个来回,最多的一次是七个来回。他们两个漫步在这条道路上,快要五年了。 五年来,有很多事情值得回忆,也产生出很多美好的憧憬。 记得他们两个把窗户纸捅破那天,他们好兴奋呵,好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可是在这异国特乡,…

    2022年11月2日
    5.3K380
  • 元夕感怀(新韵)

    – 元夕感怀(新韵) 绿梦儿 火树华灯不夜天,满城箫鼓动山川。 芳心绮愿千杯少,万里同辉万里妍。 – (选稿:飞花如雪    审核:晓舟)

    2023年2月6日
    2.9K160
  • 漫谈:向大家聊聊我自己(十二)

    向大家聊聊我自己(十二) 还算顺利。从一九七七年春天开始,到一九七七年冬天为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的长篇小说《风华颂》写下了一百一十多万字的第一稿。我三弟为我高兴,我老爸也为我高兴。 但后来我的稿子被搁浅了。 原因是我有几个文学挚友,都是中文系科班出身,在看了我的第一稿之后,提出来谈情说爱的章节不堪入文学作品。我的小说名字叫《风华颂》,去掉上述内容还名实…

    2022年7月22日
    864260
  • 感悟:拜读《缅华文学作品选》

    2021年秋由緬华作家许均铨先生主编的《缅华文学作品选》第七期已经出版了。 从2015年开始, 每年我有撰寫一篇拙文被选入《缅华文学作品选》。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缅华笔友,利用自己的业馀时间, 抱着赤子之心,写出自己纯朴真实, 又生动的故事。内容丰富,作品散发出中华文化和缅甸民族风情,使得除缅甸之外, 分散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缅华侨友, 为振兴中华,与时俱进, 起…

    2022年8月12日
    1.1K14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6条)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