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桂林,梦想终成真

 

IMG_3122(20170915-214828)

桂林是一个人人向住的地方。从小学时我就学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在上大学的时候还流行过一首歌《我想去桂林》,歌词中写道: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IMG_3133

自己已过不惑,但却一直没有来过桂林,确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机缘来到,我来到了桂林,了却了早年的夙愿,亲身经历了桂林山水,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我的思维定势里,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开发,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对桂林这样一个以山水著称的旅游城市,很难能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但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桂林山水,两江四湖保持的非常完善。漓江周边并无工业污染,也无高层住宅。相对于家乡的吉林市来说,实在是好的不只是一个层面。吉林市的松花江本来很美,但是现在全被所谓的江景高层所遮挡,没有了大江的豪气与壮美。

IMG_3065(20170915-214823)

漫步在桂林的大街小巷,绿树成荫,鲜花紧簇,游人如织,车水马龙。人多而不显拥挤,繁杂而不吵闹,一切都有条不紊,秩序井然。上午九点时分,我们在漓江的人行道上看到很多广场舞蹈或交际舞的老人,悠然自得,不疾不徐,这在东北是难得一见的风景。

江边的象鼻山是桂林的象征,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个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150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不过这个时候是漓江的枯水期,象鼻山下露出了滩涂。走到江边,漓江水清澈见底,水下的河卵石清晰可见,江水流速舒缓。由象鼻山向前走去,是伏波山。伏波山位于漓江边上,其山半伏于水面上,山水相接。伏波山是为纪念汉代伏波将军马援而命名。其实最为可看就是位于山腹的还珠洞,洞内高4米-6米,宽 6米-8米,总长 120余米,面积 600余平方米。洞中最显弥足珍贵的遗迹,当属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刻于石壁上的自画像,像高1.2米,神态自若,风度潇洒。

IMG_3212(20170915-214827)

值得一提的是,米芾还是最早画桂林山水的人,他于1074年来桂林,曾作画《阳朔山图》。 进入公园时,有一口重5,000多斤的铸铁大钟,在公园的临江回廊的亭内,还存放着一口重达1,000多公斤的大铁锅,据说能煮成担的米,供千人食用,因称之“千人锅”。这两件巨大的铸铁物,原置于清代的定粤寺中,后因定粤寺在抗战时期毁于战火,而移置于此。这两件遗物虽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剥蚀,但至今仍光整无缺,上面的纹饰和铭文也清晰可辨。

IMG_20170914_113924

从伏波山上下来,我们乘坐竹筏观赏漓江两岸的风景。江岸两侧,层峦叠嶂,秀色可餐。江到湾处,水流发生变化,有主流,有支流,有点类似于都江堰的风格。摆划竹筏的当地船夫向我们介绍这些风景的来历。伏波山下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直入江中,这是当年“刘三姐”与地主对歌的位置,现名对歌石。在伏波山的上游是叠彩山,其中有一座山峰类似于鱼形,故名鱼山。与此相仿,在下游有一类似于乌龟的山名为龟山。站在江中的竹筏上,仔细观察这些形状各异的山峰,确实有一些灵韵。难怪桂林这里虽然不大,就出了很多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近代著名民主人士马君武、国民党桂系的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开国上将李天佑均出生于桂林。

IMG_20170914_133904

游览漓江,其实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因为我们还要赶路。在去往桂林北站的途中,当我们一行路过斑马线时(两侧无信号灯),所有经过的车辆都停了下来。刚开始我还不明白,怎么没有红灯,车突然停了。后来我看到大客车司机的手势时才知道,这是要我们行人先走。只知道小车礼让行人,没想到公交大客也同样遵守,桂林人的总体素养确实很高。

IMG_20170914_113731

按经济总量和城市发展来说,桂林只能算是三线城市。但是桂林有淳朴的民风,有秀美的风景,我感觉到这里的发展潜力巨大。桂林的发展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而且还在于桂林人民真诚而热情的胸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5086

(3)
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下午8:14
下一篇 2022年8月19日 下午8:46

相关推荐

  • 往事如昨:和友人夜游西湖边茅家埠

    零九年五月的最后一天,因公务前往省城。那晚,当闻讯而来的你扣开我的房门,邀请我一同出去转转,内心掠过一丝窃喜。 本以为,这样一个夜晚,至多,和你一起去哪儿喝一杯,就像我以往惯常选择的那样。然而,杭城的停车难却让我们免于俗套。北山路,沿途的咖啡馆酒吧茶楼餐厅比比皆是,我们却无法停靠,只有一路前行。过了欧陆风情,过了两岸咖啡,过了香格里拉,转眼,曾经的西山路——…

    2022年7月15日
    1.2K300
  • 沉浸在苏州唯美的时光里

    只为精美的古典园林所吸引,只为小桥流水人家所吸引。
    苏州,无论去过多少次,去了,不想归,真的不想归。

    2022年6月10日
    840190
  • 天目感怀

    那年三月,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我又去了一趟临安。 青山湖、相思岛、天目山、神龙川、火山大石谷…… 有些是曾经涉足过的,有些则初次走近。 回想起来,我已经来过第三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受。 许多年前,当阿扬带我第一次来临安时,我们选择了附近的白水涧,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就是那第一次,我深深迷恋上这里的崇山峻岭、乱石飞云…

    21小时前
    454100
  • 印尼峇厘岛:堪称最后乐土度假天堂

    古达海滨酒店的早餐 – 度假天堂   最后乐土 東 瑞 一些很一般的地方,也喜欢号称最好;虽然我到过的地方不很多,但感觉印尼的峇厘岛,就配得上那么多的好名称。从“最后乐土“到“度假天堂”,从”神仙岛”到“诗之岛”等等,多个极致的赞美词,无法尽录。都不为过。 到过不少旅游胜地,有的,一次已经嫌多;有的,只是聊备一格,成了匆匆过客…

    2022年8月16日
    1.3K370
  • 偷得浮生一日闲,初访江南第一家

    作为江南人,没去过“江南第一家”总不免有些缺憾。今天,这个缺憾终于被填补了。感谢徐总夫妇的美意,成全了我的郑宅镇之行。 据说,郑氏家族郑淮与其两兄弟在北宋年间迁居浙江浦江境内,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郑淮的孙子郑绮是“同居第一世祖”,由他倡导,历经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家族成员同居、同财与共食。鼎盛时期,三千余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洪武十八…

    2022年9月30日
    66427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9条)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8月20日 上午4:53

    桂林我去过四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 炫风之影
    炫风之影 2022年8月20日 上午8:40

    好去处啊,我也想再去。

  • 不变hong心(黃梅麟)
    不变hong心(黃梅麟) 2022年8月20日 下午5:21

    二十年前去过,印象非常好!谢谢您的游记,桂林山水保护得好!该赞!

  • 含羞荷
    含羞荷 2022年8月20日 下午6:44

    我08年去过,桂林一个富有山之韵,水之秀的人间天堂!

  • 会飞的鱼儿
    会飞的鱼儿 2022年8月22日 下午4:09

    欢迎老师来到我们广西桂林旅游。感谢老师对桂林山水的好评。老师,您没有到阳朔游玩吗?阳朔有很多更美的风景,如果去坐船去阳朔,可以看到人民币20元面值上的风景呢。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2年10月27日 下午4:52

    昨天我看老了两遍电影刘三姐,就是被那美丽的风景与优美的歌声深深吸引的。我盼望能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那仙境一样的地方。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