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南门建于19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的开端。南门门楼的背面门楣上以柳体金字题有“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八字校训,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发扬光大,已经成为融进河南大学的精神底色。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南门,位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南大门内东侧(上图)。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创建于1912年,是在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的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创办的清末废除科举后开封第一所官办大学堂,是国家派遣留学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从1915年起,该校先后建立南大门、六号楼、七号楼、东西斋房、及大礼堂等,从南大门到最北端大礼堂,这些建筑均对称分布于中轴线及其两侧。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建筑群,是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的典范。建筑形制巧妙地融合了我国官式建筑与河南地方建筑手法,吸收了西方建筑柱式、门窗形式,既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继承了祖国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是我国20世纪初期民族建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穿过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中间4层、两翼3层,6根爱奥尼柱头式巨柱贯通二层、三层,托举着四层的西式建筑出现在眼前,其中式屋顶十分抢眼,这便是博文楼(见下图)。
博文楼,在时任校长、建筑学家李敬斋的指导下设计完成,于1915年破土动工,1919年竣工,总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1930年,时任校长许心武作校园规划时曾将全校场地统一标号,博文楼正好处在六号的位置,故师生习惯称之为“六号楼”,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文楼,是河南大学最早的中西合璧的新式建筑,曾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时期和中州大学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心,后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办公楼,现为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教学楼。
博文楼,平面呈“T”字型,建筑面积2122.92平方米。整体风格融会中西建筑艺术,屋顶和墙体的对称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而爱奥尼式巨柱、门窗楣饰、圆卷柱廊、花瓶形栏杆及窗套等又为西方建筑手法。两相辉映,意境隽永,既具厚重典雅之神,又显恢弘现代之韵(见下图)。
1925年7月,李大钊第二次来到开封,在六号楼(时为中州大学法学院)三楼作过一次演讲。当时,来听讲的有中州大学的师生,以及具有进步思想的国民第二军军人和普通民众。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是《大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史》,提出了“尊重民权,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三大口号,勉励大家积极投身国民革命运动。他激情澎湃的演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也由此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揭开了河南大学革命运动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如今,在六号楼门前西侧的草地间,竖立起了一尊两米多高的李大钊先生塑像,这是由雕塑专业的学生于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集体创作雕刻而成的。在塑像的基座上刻写着:
李大钊(1889年10月—1927年4月)
中国共产主义运功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5年7月,李大钊为做国民二军的统战工作来汴,在此楼(时为法学院)的教室里为我校师生作了关于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演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4387
评论列表(10条)
庄严的校舍,是在向先驱者致敬。
@四格格:谢谢欣赏!“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李大钊先生自己光辉一生的写照。
致敬!
@炫风之影:谢谢欣赏!中国共产主义运功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永垂不朽!
严重点赞,欣赏学习,周六愉快[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欣赏和点赞。革命先烈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去争取更大胜利。
拜读学习,怀念先烈![花][花][花]
@蓓蕾含香:谢谢欣赏!继承先烈遗志,坚决捍卫胜利果实,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朋友的照片拍的赞!我是1977年河南大学外语系毕业的,那时叫开封师院,跟着你图文并茂的美文,好像重游了一次母校,非常亲切。
@豫莲芳草:谢谢欣赏!河大是有着厚重底蕴的高等学府,河大校园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楼群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着一代代学子为实现中国梦而发愤学习。学海无涯,让我们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服老![微笑][微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