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印象

IMG_3486

杭州,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2017年9月中旬,借送女儿到广西上学的机会,顺便与家人来到杭州游玩。从桂林到杭州乘坐特快T78不到8个小时的时间,当天下午16:44出发,次日不到8点就到了杭州东站。

印象里的杭州,是有关西湖的种种传说,是满满的唐宋文化,还有“江南好,最忆是杭州”的诗词。其实杭州作为六朝古都,市内外都有古迹,但由于战乱沧桑,只是一些遗存,即便这样,也是非常难得了。不到西湖等于没来杭州,西湖是杭州的名片,西湖的历史文化、茶文化也代表了杭州的历史。西湖十景闻名遐迩,分别是“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看了其中的四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

IMG_3368(20170915-214836)

刚到西湖边上时,将近上午10点,天色转阴,稍后掉下了雨点。初次来西湖便遇到雨天,真有苏东坡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境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感觉这是描写西湖最为经典的诗篇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西湖边上有很多反映国军抗战的雕塑,还有反映东北抗联的,有一个是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很有特点,这在国内颇为少见,但同时也证明了杭州在当年抗战时也是重要的战场。

漫步在西湖边上,人流如潮,大家都想饱览西湖的景色。抢着拍照片,发朋友圈。同行的人稍一放松,身边的人就不知走哪去了,因为远处近处全是人。

在湖畔纵目远眺,西湖湖面雾蒙蒙,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隐约可见,雷锋塔也能看到轮廓。湖上的船只缓缓行驶,湖边的垂柳迎风飘荡,西湖的景色仿佛是一幅江南水墨画。

IMG_20170915_121018

著名的历史遗迹风波亭就在西湖边上,但很少有人驻足关注,大家的兴奋点都是西湖的景色,少有人关注西湖的历史。其实西湖原本是海的一部分,在秦代时填海围堤,海的一部分成为内湖,后来才演变为西湖。风波亭是南宋时民族英雄岳飞及其子岳云遇难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一代名将含冤而去,南宋偷安小朝廷失去了国之栋梁,不久便走向了衰亡。现在的风波亭不过是仿古建筑,真正的风波亭早已毁于战火,但是风波亭边上的汉白玉石碑却是货真价实的文物,碑文介绍了风波亭的历史背景,只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

从风波亭沿湖畔继续往西,就是著名的景点断桥残雪了。虽然没到冬天,断桥上没有雪,但是秋天的氛围也足够了。游客们在断桥上面拍照,桥下的荷花已经有些凋谢,不过仍有几朵在顽强地绽放,与这阴冷的天气相斗争。上桥时遇到一个玩轮滑的老人,腰上缠着音箱,播放着Beyond乐队的《海阔天空》,一边在滑,一边拉着游客来共同起舞。下桥边的亭子内,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跳舞,一位七十左右的老阿姨在唱着邓丽君的《甜蜜蜜》,一位岁数更大的老人家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很多游人闻声而来,都被场面所震撼。不少年轻人拿出手机拍摄,老人大方对着镜头,更加卖力地表演。

IMG_3483

我在他们间歇时,忍不住问下那位大伯的年龄,他笑着对我说:十八岁。大伯好幽默。后来老人家告诉我,他已经七十四岁了。因为西湖景区毗邻杭州很多住宅小区,所以在这里休闲活动的不只是外地的游客,还有本地的居民,西湖美景对他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一种生活的情趣。对于老人这样的境界,我也不禁为之动容,自己在七十四岁的年龄,还能否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身体,恐怕未必。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月可以改变容颜,改变身体,但改变不了从容的心态,淡定的境界。

西湖边上另外一个有历史渊源的古迹就是灵隐寺。

IMG_20170915_144655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是杭州最古老的寺庙,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关于灵隐寺的名字,有一个传说:相传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以打柴种地为生。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僧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IMG_20170915_144607

关于云林禅寺,还有一个传说:自命风流儒雅的康熙皇帝来到杭州灵隐寺摆谱,老和尚请求他为寺院题块匾额。康熙信手挥笔,在纸上写了个老大的“雨”字,可“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字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这许多笔画怎么也摆不下了,真是急得皇帝下不了台。还好,在一个随从的暗示下,他将错就错,写成“云林禅寺”。这块匾挂了三百年直到如今,可老百姓并不买他的账,仍叫它“灵隐寺”。康熙题匾的笑话也一直流传到如今。

灵隐寺的悠久文化,还有人对佛教的虔诚,致使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了山门,其中有不少外国游客,看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研究。

IMG_20170915_145014

灵隐寺山门前两座历经1100多年沧桑历史的石塔和经幢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是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的原迹。现在的灵隐寺是明清时期仿建的,而这两座石塔则是当年古建筑,外观虽然有些破损,但整体保存完好,仍然在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变迁。在灵隐寺的各个建筑的显眼处都书写有近现代名人的对联,内容各不相同,但读后让人感觉很有禅意,其中灵隐寺山门对面的冷泉亭有联写道:泉干耐冷有名山,峰欲飞来无净土。颇有些耐人寻味。

在灵隐寺的腹地,也是山中高处,还有一处始建于东晋的“永福禅寺”,距今1600多年,在宋代时曾是皇帝求仙拜佛的专用寺庙。我徒步寺中,看到很多遗存的古迹,比灵隐寺更多。

从永福寺出来时,已经是下午4点了,我们启程返回酒店,结束了一天的西湖与灵隐寺之旅。实际上要想看完西湖十景及周边的历史古迹,没有一周的时间就不行的。有些看不到的地方只能留做下次了。

坐在杭州的旅游大巴上,观赏杭州的市容,感觉到杭州是一个把现代和历史结合的非常好的都市。虽然高楼林立,街路宽阔,但并不杂乱,西湖边上的历史古迹保存的非常完好,从东晋到现在,1600多年的历史跨度,有些古迹仍然存在,这与当地人的呵护密不可分。

IMG_20170916_081313

从西湖边上起舞的老人,还有等候公交的行人,我都觉得杭州市民对外地人很热情、很包容,杭州人的心态很从容淡定。这也许与去年杭州市举办的G20峰会有关,也或许也习总书记早年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在关。

杭州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融入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潮流中,让人们感觉到了它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4100

(3)
沧海一粟的头像沧海一粟
上一篇 2022年8月9日 下午1:51
下一篇 2022年8月9日 下午5: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0条)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2年8月9日 下午5:27

    游之不尽,意趣盈盈。得此记录,念念在怀。[赞][赞][赞][花][花][花]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2年8月9日 下午7:53

    诚如您所描写的,杭州的确是个人杰地灵的城市,让人流连忘返。

  • 蓓蕾含香的头像
    蓓蕾含香 2022年8月9日 下午7:53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个好地方。

  • 炫风之影的头像
    炫风之影 2022年8月10日 上午9:54

    杭州美,令人流连忘返。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2年8月12日 下午11:40

    杭州最美在西湖,选择代表性景点,正确!

    • 沧海一粟的头像
      沧海一粟 2022年8月19日 下午8:50

      @诚厚西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景点,二千多年的风雨,见证了无数历史沧桑。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