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个同学会。其实这同学二字是大概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归国华侨青年。
最近传來了同学会里陈大姐逝世的消息,大家感到很意外很悲痛,因为陈大姐虽然九十多岁了,但一直都很健康,也很开朗,从她的外貌、身形、动作等各方面,给我的感觉,和比她年轻二十岁左右的我们,可说没多大差别。最近她还在群组留言,希望通关正常化后,同学会能组织到内地旅行,她会第一个报名。这么阳光、乐观的老大姐,忽然走了,大家都有些不能接受。我也和大家一样,有关她的一些事,总在脑海里萦绕。
回想过去,同学会每周一次的集体舞练习,她几乎都参加,可说到了风雨无阻的地步。其他活动也不落后,她自告奋勇地为同学会定期到邮局看邮箱有没有信件,同学会的理事说她年纪大了,不叫她去,她说她没事做,也没有同龄的老朋友可以聊天打发时间, 需要找些事来活动身体,在家里就专门替家人到邮局拿挂号信、买邮票等等。她还说她天天带狗去溜街,从家里出门,有段斜坡路,溜狗时上下斜坡,有些运动量。加上她喜爱天天出门,到街上、商店走走,所以运动量足够。她说看手机记录,每天步行都超过壹万两千步呢。
同学会组织的旅游,她也积极参加。有一次我們到冲绳旅游,在去悬崖海岸景点时,她步履轻盈地走在最前面,海风吹得较猛,也较凉,我们见她穿得单薄,怕她着凉,一位团友把外套给她披上,她却坚决地拒绝。她说冷一点没问题,穿太多衣服,身体抵抗力就会弱了,我们真拿她没办法。想起平日,似乎她真的比我们更不怕冷,原来这是她有意识地少穿衣服来培养身体的抵抗力。
记得另一次到九寨沟旅游时,在一处景点步行上石级,她刚好走在我前面,我看她手里提着有些沉重的杂物袋子,想到她年纪大,想减轻她的负担,帮她提一会,没想到她说什么也不给我帮,坚持自己带。一个熟悉她的同学对我说,陈老师是非常独立的,只有她帮人带,不会要别人帮她带的。并说她女儿有这样独立的妈妈,不必操心,真的很幸福。
吃饭时,见她吃得不比我少,也不避忌梅菜扣肉等油腻菜,於是我问她,胆固醇会不会超标?她的回答真叫我和听到的人感到意外,她说她从来不查这些,想吃就吃,这年纪了,还怕什么!追问之下,她不像我们大部分同学,天天要吃降血压、降血糖、降脂等药物,也从来不吃维他命等补益药。旁边一位同学问她,她女儿不强迫她去体检吗?她说有,但她不听,就是不去。
还有,在她面前,我们都不敢提到“老”字。有一次有个朋友问我每天有吃什么药吗?我说我这么老的人,当然吃很多药,降血压药什么的,没等我说完,她在旁就插嘴对我说,不要说自己老,要相信自己什么都还行。并说我老能老得过她吗!我感觉她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前辈。
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六十年代回国的,她年纪大我们这么多,不知是什么时候回国的呢?於是在一次聚餐时,我特地坐她的旁边,问她什么时候回国的?
她说:“一九四八年。 ”
“一九四八?”我说:“那时新中国还没成立,中国还在战乱,您为什么会回国?”
“应该和你们一样,你们肯定是热爱祖国才回国的,我那时也是热血青年呀!那时在印尼的華校唸書,有几个老师常跟我们讲国内形势,我们在期盼着一个真正为人民的政权。说真的,我们那时真是热血沸腾啊……”
我又问她回国的途经。
她说:“我先到香港。在香港和朋友住在一所学校的宿舍,慢慢认识了一些人,终于有人组织我们乘轮船北上,表面上目的地是厦门,实际目的地却是天津,那时厦门还没解放,天津已经解放了。 ”
“原来您回国的道路比我们更艰难!也更曲折啊。”
“到了天津码头,很多人来欢迎我们,敲锣打鼓的。第二天看报才知道, 原来同船的人有民主人士,名人,他们都重量级人物,我们则属于爱国华侨学生。”
“后来您是继续升学吧?”
“没有,我参军。退伍后到唐山市的工厂”
“哗,那时能参军!您是华侨,也给您参军?”
“给!那时没问题,很重视我们的。”
和陈大姐的交谈中,了解了她那时回国的情形。当时她的感觉是被信任和被重用的。这一点上她是很幸福的。
能在同学会里认识这位前辈老师,我的感觉是很幸运的。因为她的经历,行为,性格等等,讓我感觉是很特殊的。她独立而开朗的性格,對生活的熱誠,自信,勤劳,不认老,对一切看得开,等等优良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她是一个榜样,让我们看到可以怎么过好我们的夕阳时光。
陳大姐,我們懷念您,願您一路走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3709
评论列表(21条)
陈大姐真是很不简单,绝对称得起榜样。黄老师写得好!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赏读留评支持,非常感谢!
陈大姐是我们大家的榜样,不要说自己老了,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性格开朗,保持良好的心态,快乐度晚年。
愿陈大姐一路走好!
@蓓蕾含香:多谢王老师留美评支持!非常感谢!
这样一位大姐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她以九十多岁高龄仙逝,也是有福之人。我赞同她对待生命的从容态度。
@难诉相思:说得对!她是我们的学习的榜样!谢谢您留美评支持!非常感谢!
写的是一位传奇人物,写得真好,除了不服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性情之外,还写出了她不同于一般归侨的特殊经历,大部分华侨子女都是六十年代排华时期分几次几批回国的,她则新中国成立的破晓之前就回去参军,经历不可谓特别丰富,你写出了她的不服老的坚强和乐观,写得好啊。
@黃東濤(東瑞):是的,她的经历比我们更精彩,连参军都曾经经历。她的乐观精神很鼓励我们。感谢兄美言留评,鼓励了我!
老师笔下的陈大姐真好!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她的顽强、‘拼搏’、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她在一起一定少些惆怅,多些快乐!祝福老师人生中有一位好大姐![赞][赞][喝彩][喝彩][花][花]
@碧宇流云:多谢您光临并留言和祝福。非常感谢!
她身体好,雷厉风行,是了不起大姐。
@杨自记:是的,在同学会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多谢您光临并留评。??????
归国华侨陈大姐,在灵动细致地抒写之中,有血有肉地凸现其开朗,友善,坚韧,不畏惧未来的美好情怀,给人以熏陶与引领。向这样的好女人致敬,愿她在另一个世界怡然安睡!
@锦瑟黎燕:多谢您留评,我们和您一样,祝愿她在另一个世界怡然安睡!谢谢!
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应该叫声陈阿姨,一路走好!老师的细致随和,文采拜读。
@ch雪梅:哈哈,陈大姐在生时也曾说,应叫姨才对,但大家一起舞蹈,一起旅行,一起开玩笑,太熟悉了,又叫惯姐了,就不改口了。较年青到—些的,有些称呼她陈老师。
身旁顿觉知交少,空间渐见悼文多。逝者安息,生者保重!
@情满乌江:多谢杨老师光临!非常感激!
乐观开朗,豁达爱动的人比较长寿,相对健康。但也有人说老年人还是有点养身病比较好,太健康反而走得更快。
@四格格:最主要开心,积极的心态。多谢格格留评!
陈大姐的经历丰富多彩,陈大姐的人生乐观开朗,这样的朋友越多越好,这样的好人堪称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