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知名建筑师德明熙先生(François Tamisier)
2002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我不仅有幸在平遥古城遇见了我的偶像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先生,而且还同前去看展的法国知名建筑师德明熙先生及其家人不期而遇。这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也是我摄影生涯中十分有意义的两件经历,令我难以忘怀。
在征得德明熙先生的同意后,我举起像机为他全家拍摄了数幅环境人像照片,将他与夫人女儿的身影用胶片定格在平遥古城,形成了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在仲秋午后斜阳的照耀下,法国友人的笑脸,与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等德明熙先生先回过身来,用深邃的目光示意我“我准备好了”,此刻我便伺机按下快门,打开我的相机镜头门帘,让法国帅哥“酷”的瞬间影像投射进来,将法国知名建筑师的风采永久地停留在我的胶片上。
德明熙先生一家三口身临古城,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乐融融欣然与我合影留念(见下图)。
从德明熙先生(François Tamisier)给我的名片上得知,他作为法国ADPi公司的首席设计代表,任ADPi项目经理,总建筑师,常驻北京中国国家大剧院工地,负责中国国家大剧院项目建筑施工的全面工作。德明熙先生与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同为法国ADPi公司(巴黎机场集团建筑设计公司)的知名建筑师。
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期间,我曾乘到北京出差之机,去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石碑胡同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工地,向德明熙先生赠送我在平遥给他及其家人拍摄的照片,德明熙先生高兴地邀请我进入工地参观和拍摄。
中国国家大剧院(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由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大剧院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中国国家大剧院外观呈半椭球形,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造价30.67亿元。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餐厅、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
2001年12月13日,中国国家大剧院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9月,中国国家大剧院宣布工程基本完工。同年12月25日晚7点,中国国家大剧院的首场演出——歌剧《伊戈尔王》在歌剧厅上演。由俄罗斯“歌剧沙皇”所率领的马林斯基剧院也成为首个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外国演出团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3700
评论列表(9条)
真乃幸遇![赞][赞][赞]
@柳絮晗烟:谢谢欣赏!茫茫人海,相遇纯属机缘巧合。顺祝夏安!
偶然的相遇,成全了你的心意。
@四格格:谢谢欣赏!只有做事用心,才有可能心想事成。顺祝夏安!
这也是缘分啊,有幸遇到名人,真是幸运之人。[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蓓蕾含香:谢谢欣赏!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缘千里能相遇,无缘擦肩而过成陌路。幸运之神往往降临有心之人。顺祝夏安!
老师特色的摄影技术,是您有机会遇到世界的各种名人并摄影留念。您是幸运者!祝福您![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
@碧宇流云:谢谢欣赏!学摄影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以摄影陶冶情操,以摄影广交朋友。顺祝夏祺!
走洋人的后门,十足的传奇。
巨蛋,大裤衩等建筑,把北京搞得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