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铺裡的真命天女(小小说)
–
東瑞
–
走過那最後一條街巷,就是那第七檔小鋪了。小鼓看那盛器內堆起的豆芽,依然每一條都瘦瘦長長的,猶豫半響,還是搖搖頭地決定買下來。
女攤主是五十來歲的女子,一斤收了他12元。小鼓心忖,所有攤檔都賣12元港幣一斤,看來也真有行情喔!
小鼓拎著一斤豆芽回家,放在廚房,對母親說,媽,那種肥嘟嘟的豆芽,找遍了就是沒有。
母親好奇怪,对他说,我幾個朋友的女傭都買得到,但她們也說不上在哪裡買。那種肥胖豆芽,很脆,口感很好,不急,總有一天可以買到。就像你找對象、相親,六七次了,都不中意,屢戰屢敗,還是要堅持,也許你最喜歡的就在最後等著。
小鼓笑了,那麽好呀?我都想放棄了。
母親心中一痛,你不要那麼說,都快四十了!沒看到一個好媳婦管你,爸媽以後如何瞑目?你小妹都嫁了出十年,你外甥女今年都小學畢業了。你跟媽媽說,究竟是不是生理有什麼問題,去檢查一下喔。
小鼓覺得這樣地懷疑他很傷他,笑道,哪會!你都把我叫小鼓!哪會有什麼問題!母親先愣後省,罵一聲 : 庸俗!
一家子都是豆芽迷。可是在這島城街市、集市,那種肥胖鬆脆的豆芽就很罕見;那年,他們一家四口到馬來西亞的怡保,到印尼的山城牙律,都吃過那種口感一流的波波脆肥豆芽。有人說,是當地的水質好,才可能把芽菜滋養得那麼好吃。回港後,爸媽和他一旦想吃豆芽韭菜炒雞蛋、芙蓉蟹、辣椒炒芽菜時,都會叫他出去找。可是一檔一檔找一檔檔看,賣的豆芽都是細細長長瘦癟癟的,他每次都會想到媽媽對他開的玩笑:
你那麼喜歡肥豆芽,以後就娶個養豆芽和賣豆芽的胖女孩,就可以天天有豆芽吃了,哈哈。其實母親說的也沒錯,養豆芽養得好,養得那樣肥嘟嘟的,也是一門好手藝。我打我的古文物修復工,她賣她的肥胖豆芽,日子也可以過得美滿滋潤的。
母親的玩笑,說出口都忘記了,卻还被小鼓真當了一回事。
他想,母親說得也沒錯,像我們這類住在公屋的,找白領根本不合適,會被她騎在頭上屙尿;婚姻門當戶對的說法雖然老土,其實也有一定道理。找一個賣豆芽的真的不錯。
一天,小鼓對媽媽說,其實我找媳妇要求不高。沒啥條件,樣子不太難看就是了。
媽媽大笑,就是要漂亮囉!還說没啥條件?漂亮又不能當飯吃!重要的其实是內在美。
小鼓搖搖頭,漂亮可以當飯吃的,豆芽能賣多一點。又沒有透視機,如何知道她內心美不美?
媽媽給兒子反駁得沒話,就說,現在很難,人家大姑娘一個大口罩,遮去了大半張臉;下半張臉蛋,多少颗麻子青春痘,多少粒桃花发情痣,多少个坑坑窪窪,你哪裡知道?連外表美都無法得知!將就一點算了。
小鼓說,你忘了,我做的是文物修復工。從學徒做起,都工作七年了哩,我可以按照她的臉龐和一對眼睛,畫出她下半張臉,等於撕下她的大口罩呢。
母親說,這麼厲害你也不會到現在還是單身貴族。
自那以後,早晨去買豆芽的小鼓多了一份心思。這天,走到第七檔,就問那熟悉的中年女老闆,走下去還有菜市嗎?
有,跨過馬路,繼續走,賣豆芽的鋪子多了。
難怪!小鼓恍然大悟,每次走到第七檔,以為山窮水盡了,哪裡知道原來一條橫街之差,柳暗花明。正如找對象一樣,天下之大,只要鍥而不捨,總是可找到好果子。
果然,這一區的小鋪,幾乎鋪鋪都有豆芽賣,只是肥瘦之別。
小鼓還是一鋪一鋪地找和看,走到了第十三鋪,竟然終於看到那種肥脆豆芽,可惜,存貨已經很少。
最後一斤,十一元全給你。店内那女少東說。
人家只賣十元啊。小鼓有意壓價。
好!十元就十元!女少東非常乾脆,聲音也好聽。
小鼓心裡一蕩,禁不住抬頭看,一雙不很大,但機靈有神、溫柔含情的眼睛在白色大口罩上望著他。四目交集,情花激蕩綻開。小鼓一顆心猶如有人敲鼓,砰砰亂響。因為他憑多年恢復老古董原來模樣的經驗,此位看来三十歲左右的女子長相不會差到哪裡去。回去,他會、可以拿出看家本領,將她的臉蛋全部回復原狀。那么,現在沒有偷拍一張怎麼行?小鼓抓手機佯著拍攝那最後的芽菜,其實很快調高角度,將女少東拍個正著。
他将女少东通宵“復原“。淩晨,当父母還在晨夢裡遊蕩,突然聽到他大喊一聲,大功告成!母親以為家裡進了竊賊,從床上一跳而起,沖進他房,抓起他那張“除去口罩,還其本來面目”的還原圖,萬分驚歎,大叫——
大美女呀!
小鼓說,確實很漂亮!
本來是一周吃一兩次豆芽製作的菜餸的,現在全家都有了天天吃豆芽的強烈願望。小鼓樂得天天接觸這賣豆芽的。接連幾天,他都到這後巷第十三鋪買豆芽,發現女子身材豐滿,尤其腰骨以下部分弧形地向兩邊很誇張地突出,十足的吉他型:結實豐滿的臀部,讓他想起了母親的殷殷交代,找老婆一定要找這樣的才好生養!她連這條件都有了!
一個月下來,小鼓幾乎天天來這十三號鋪幫襯,據說豆芽要吃新鮮的比較好。一回生,二回熟,這期間,小鼓故意討價還價,她都沒一次生氣,還經常在交易時抓一把蔥、一條小蘿蔔、一段小薑、一個小青瓜之類送給小鼓。看看時機差不多了,小鼓開始搬出母親,說母親大贊她的豆芽栽養的好,他也喜歡她這鋪的豆芽,每天吃不厭。女少東果然性格陽光樂觀,也溫柔可愛,不住地笑出聲。這不就是許多人喜歡的“內在美”嗎?
一個月後,他說,我母親很想認識賣豆芽的妳,以後我忙的時候,她會自己來買。你站在那裡,讓我拍一張?OK?
好!你要快喔!
接下來的一幕讓小鼓大驚,女少東說時遲,那時快,一手拔下口罩,站在鋪內,捧起一盆還沒賣完的豆芽,笑容可掬地讓小鼓按下手機的攝影鍵。
小鼓哪敢奢望她脫口罩?
真命天女的美,也許真的不亞於豆腐西施,畢竟大美女西施活著的年代太古,誰也沒真正見過;眼前這一位,卻是如假包換的活西施,定格在他的手機螢屏上。最讓全家震驚的是,照片上的豆芽美女和小鼓的復原繪畫幾乎不差分毫。
兩個月後,小鼓拎了三種豆芽當主角的菜,回饋豆芽西施,說“我媽感謝妳的關照,讓妳試試她炒的菜。”小鼓內心喜孜孜想的是,确实,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肥豆芽终于还是找到,还找到了卖的女少东,居然还是一位豆芽西施大美女!
輪到豆芽西施大吃一驚。
中午,她將菜盒子打開看,哇,豆芽韭菜炒雞蛋、芙蓉蟹、辣椒炒芽菜,一盒比一盒香。她母親正好在十一點就來幫手了,也一起嘗到了小鼓媽媽的廚藝美味。
豆芽西施吃到最後,才看到裝飯的透明盒底部粘著一封信,急急打開,信封裡,有張小鼓繪畫她的頭像、兩張島城一日遊的旅行劵,卻沒有任何片紙只語。
她陷入沉思,兩頰熱熱的。
她沒發覺,不知什麼時候,小鼓已經站在她一米之遠,癡癡望著她——
這樣好靚,不動了,我再拍攝一張!
好!
週末旅遊,去嗎?
去吧!
(完)
2022年7月28日初稿 8月2日修改定稿于香港“不写最累”书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3440
评论列表(52条)
写得很青春,很充滿生活气息,人生好美好!
@2272 张英辅:谢谢赞美!
写得很青春,很充滿生活气息,人生好美好![微笑][微笑][微笑]
@2272 张英辅:谢谢
更高兴的是抡到了沙发,老师早呵![花][花][花]
@2272 张英辅:早安,惊醒张老师了,不好意思!请享用专为你冲制的印尼上好的粗咖啡。
幽雅构思天命女,豆芽一线牵欢然。
细节浪漫皆巧妙,墨韵红尘美姻缘。
——流云赏文拙笔
祝福东瑞老师又一个构思幽雅 、诙谐、活泼、浪漫的天赐姻缘、美感动人的爱情小小说分享给大家!大赞![赞][赞][赞][赞][赞]
@碧宇流云:流云老师的诗词评论写得真好,将我的小文境界大大提升了!谢谢您的喜欢和评价。这一篇写了好几天,也改了很多次,意图将小人物对菜蔬的喜欢和对爱情的追求融合来写,毕竟这两大诉求迄今为止皆为人性的两大欲望。
豆芽铺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看了让人充满快意。
@难诉相思:谢谢蒋老师的来访和评语,我有一系列美食、人性和爱情的篇章,属于一个小小说的系列。也即反映和体现古语中“食色,性也”的人性常态。
有心人終於找到肥豆芽,用心追求得好對象,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不变hong心(黃梅麟):谢谢黄兄来读和评论,我多篇想将美食和爱情一起来写,正如不少电视剧那样。但很费思量,毕竟的小小说或短篇,有相当难度,这篇就无法控制在1500字以内,最后是2500字“成交”,变身为短篇了。
胖豆芽,女少东,小小鼓,美姻缘,都很美妙!看得人喜笑颜开![花][花][花]
@柳絮晗烟:短语评论,构成小节奏,读来如快板畅快,晗烟老师的评语读得我心花怒放,不亦快哉!万分感谢,向您鞠躬致敬。
读东瑞老师小小说《豆芽铺里的真命天女》
如玉豆芽脆嫩鲜,西施菜女露姗姗。
不求白领公屋住,但羡情花店铺娴。
小菜一碟心惬意,真容半部色复原。
岛城旅卷藏言语,周末珠联百世缘。
@雷泽风:哇。雷老师,如今以诗词评文的还有流云老师,令雷老师不再独唱,不至太寂寞!而我的小文从此也可以更加雅起好几个档次,不至于太过市井气,哈哈。你写得太棒了,妙笔生花呀,感谢感恩。
@黃東濤(東瑞):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文绽开遍地花。
东涛风采扬天下,引得骚人瀑紫霞。
[花][花][花]
@雷泽风:谢谢雷老师的支持,才可能发生千层浪和遍地花,哈。
内心充满阳光,所以生长得胖嫩。充满正能量的文字,拜读了。
@霁月:肯定是这样的,阳光性格不难度测,三言两语,内心全露,豆芽西施绝对现代化,哈哈,谢谢你肯阅读,这一次新鲜出炉热辣辣。
姻缘未到,众里寻她千百度,姻缘到时,得来全不费工夫。喜欢东瑞老师的故事,疫情期间,口罩成了主人公的标配了,巧就巧在,小鼓的职业让他隔着口罩也能识人真面目,然后盯着豆芽西施不放松,直至修成正果。文中有句话非常有哲理:又沒有透視機,如何知道她內心美不美?我的两个好朋友,当初就是听长辈教导,外表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于是一个找的是外表看上去本分得不能再本分,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相貌平平的女人,谁知此女婚前就给他悄悄地戴了多顶绿帽子,婚后仍然不停地出轨。忍无可忍离婚时,好友遭到全城人的一致谴责:陈世美!喜新厌旧!人家啷个老实,才结婚两年就把人家甩了,昧良心呀!另一位朋友大学时被一个丑八怪同学纠缠,同宿舍同学都劝他,长得太丑了,又比你大几岁,不合适。但是他坚信丑八怪心灵美,继续和丑八怪缠绵。丑八怪每次来找他,同舍哥们看见了,通知他,某某某,你那河马又来看你来了!他婚后经常被河马揍得脸清鼻子肿,一提离婚河马就扬言要杀他。他忍气吞声了20多年才终于与河马离了婚。也许我看到的这两个例子都比较极端。博您一哂。[微笑][微笑][微笑]
@情满乌江:谢谢杨老师的长篇评论,不但谈到我小文的情节,而且还有共情,联想到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印证小文的某些话语或情节。耗费你不少阅读和评语的时间,感谢感恩。
写活了!豆芽菜,豆腐西施(豆芽西施),皆美,漂亮啊!
@ch雪梅:谢谢雪梅的阅读和评语,对我的大力鼓励。
以前看过个小小说是《枣花飘香》,写一个年轻人看上一个女售货员,每天去她那儿买一个枣木暖水瓶盖子,最后终成眷属;古装剧有《花为媒》;你这个应该算“豆芽为媒”了。
@梦菊:梦菊老师博览群书,我自愧不如;尤其戏剧,我们在境外,观看机会很少,也嫌其节奏稍慢。小小说倒是读了一些,就是没看过《枣花飘香》,否则珠玉在前,我大概也不敢缺乏创意来试试了。只想到“食色,性也”,将菜蔬美食入文,结构成一篇篇小小说,自成一个系列,希望凑足10篇左右。
@黃東濤(東瑞):东瑞老师,没有谁能读遍天下书。那个《枣花飘香》是一本普通杂志上的文章,你怎么可能见过?至于《花为媒》,倒是比较有名。只是我也是只知道个戏名。和你一样,我也不喜欢戏剧。看了你的文章,知道是因为豆芽成就了一段姻缘。就想起那个小说和那个戏。要说博览群书,可真不敢当。即使看过几本,也如鲁迅所说,不过是中外马队在大脑里践踏了一遍,只留下杂乱的些许痕迹而已。
@梦菊:谢谢梦菊老师,您的回覆,也让我感到惊喜和意外。你比我认真啊。实在说得很全面。这个系列,我已经试写了几篇。有《幸福大炒饭》《果醋猪软骨面》《饺皇和香蕉说的故事》《臭豆之恋》《相思黄薑饭》(即《相思小餐馆》)等,担心部分发表的有炒冷饭之嫌,因此没有全在卯酉河再发表,豆芽西施已经想写很久,只是一直不知道怎样将爱情融入果蔬,以致无法控制在小小说的1500之内,超出不少。
其实,生豆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小的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自己生豆芽。现在网上有卖豆芽机的,很好操作。再,生豆芽要胖,用重一点的物压着就行。空间小不能由它往长的长,就往粗的长,就胖了。
@梦菊:对许多人来说,隔行如隔山(其实,生豆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城市人未必人人懂。让老师见笑了。正如出版行业,其实行内人觉得很容易,行外人认为需要经过十几个程序,非常繁琐。“用重一点的物压着就行”让粗男人如东某来解读,头都大了。哈哈
@黃東濤(東瑞):同理,没有谁会做天下所有的事。如你所说,隔行如隔山。没有亲自实践过的,即使简单吧,也会觉得一头雾水。这个生豆芽,我倒是做过。取一些绿豆放在盆子里,用开水浇一下,立马将水倒掉,用冷水冲一下,再把水倒掉,用一块湿的纱布盖在豆子上 纱布上压过重物。然后就是一天用水将豆芽冲三遍 ,只到长成能吃的样子。如果有兴趣,你可以试着做一做。不过,也有点麻烦,还是买来吃比较省事。
@梦菊:梦菊老师,我还是十分感激你来阅读,而且来与我聊天,我也是有话直说,没有不敬的意思。明白你说的·1豆芽,香港菜市卖的豆芽有三种,于是行外未曾自己种豆芽的我,感慨,写了此篇,同样,小鼓一家也是行外人。不然就没有这个故事了。
@黃東濤(東瑞):东瑞老师,你是个认真的人。我吧,就是说话随便,从来不想别人的感受。性格使然吧。不过,说实话,挺喜欢你的小说。特别是这pi篇。就是觉得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期待你的下篇。
@梦菊:再一次谢谢老师来阅读,认真写评语。(家里试试也发过青葱,结果招来虫子,就不敢再试。哈)这样的讨论比“欣赏,好“两三个字的敷衍好100倍,让作者得益。谢谢。喜欢你的性格。”
啧啧,人间西施何其多,港岛竟然有豆芽西施。凭籍豆芽,成就一段美妙姻缘。
@清河君:谢谢清河君老师的来访和评语,让港岛的豆芽西施不至于太寂寞。旁豆芽西施,终于和小鼓结成一段美好姻缘,总算大圆满。
读一遍,意犹未尽,又读一遍,增添快意十分,豆芽菜为媒,成就了一段大龄青年的美好姻缘,也是天撮之合。那豆芽西施凑巧还没许配人家,如果明花有主,一切另当别论,现实生活可能没这么巧。作者构思巧妙,布局独特,设计新颖,所以有了好吃的豆芽菜,漂亮的豆芽西施,和美好幸福的姻缘!
我经常做两种菜:豆芽炒韭菜和韭菜炒鸡蛋,绿白相间和黄绿相间,却从来没有豆芽韭菜炒鸡蛋,又学了一手。
@豫莲芳草:谢谢师老师,豆芽西施的情况,小鼓暗中了解到没有嫁人,这部分我就略去。否则小说会太长。香港豆芽有三种,大头豆芽、肥豆芽、长豆芽,最好吃的是肥豆芽。我想到古时候有豆腐西施,突然联想到也该有现代的豆芽西施,于是写了此篇。
好文笔,分享。
@炫风之影:谢谢老师
读着时,莞尔又莞尔,真是一篇妙文啊!幽默诙谐,妙语如珠,充满了活泼的生活气息!
@尤今:谢谢尤今,百忙中来访,还写评鼓励,很多时我们不知道自己写得怎样,老师们的读后感或评语,好坏都有助于我们文质的改善。谢谢。这篇豆芽西施,灵感来自那家人非常爱吃肥豆芽,于是有点肥的姑娘自然就需要上场了。
“那種肥胖豆芽,很脆,口感很好,不急,總有一天可以買到。就像你找對象、相親,六七次了,都不中意,屢戰屢敗,還是要堅持,也許你最喜歡的就在最後等著。”从豆芽很自然的说到了相亲,从豆芽的长相,到婚姻到生活,如此自然,又如此贴切。我也总认为:这个世上总会有一个人是为你而生。只要最后是你,迟一点也没有关系。潮汕有句俗话“自古姻缘无错对,错对非姻缘”文物修复工作者,需要细致,耐心且手艺精湛,从戴口罩的照片便能够毫无差别的复原长相,既是对小鼓手艺的精湛描写,也是对姻缘早注定的注解。是你,便是你的。哪怕等到将近四十岁,终将不会错过。我看到中间的时候,还在担心,人家豆芽西施会不会已经结婚了?后来看到东瑞老师与梦菊老师的留言回复,才知道担心是多余,真好,又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看完心情愉快的美好故事[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似水若烟:谢谢若烟老师的压阵解读,我有意写食物、果蔬、吃,并将人物故事融入,构成了我的一个小小说的系列。体现“食色,性也”的人性。此篇难产,也超出了字数,幸亏还是有点险胜。有些细节我没写,有意识略过,例如女少东还未嫁人,事先其实已经掌握,于是篇幅都花在其他对白,人物的性格描述。谢谢你的阅读和评语啊。
小鼓终于找到了胖豆芽,如愿以偿,同时也找到了爱情。
@刘艳珍:谢谢刘老师阅读和评语,一个多月了,未见老师发表新文章,是否有点忙?
@黃東濤(東瑞):是的,东瑞老师,我家里有点变化,女儿到深圳那边工作,我又挑起了饭担子,得给女婿和外孙做饭及料理日常生活。一时还不太适应,过度一下,再写吧。问好[花][花]
从买胖豆芽到找到豆芽西施,情节发展,巧中合理,顺理成章。浓郁的平民生活气息。欣赏。顶赞!
@诚厚:谢谢诚厚先生的阅读和分析,无限欢喜,会再加油。
差一点漏掉老师的豆芽西施,现在大男大女很多,疫情期间大家都戴口罩,难以见到真面目,给找对象增加了难度,好在小鼓有天赋,根据人面的下部就可以画出整个脸,也是小鼓的不放弃,经过多次接触,有情人终成眷属。老师的作品总是看了引人入胜,接地气,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向您学习!为您点赞![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蓓蕾含香:谢谢王老师的认真仔细评语,美食、果蔬与人物故事融合,是我近期致力的一个系列。我们对豆芽都很喜欢,尤其是胖豆芽。但构成故事倒是费了很多周章和时间,最终超过了1500字,写成短篇(2500字)谢谢你的喜欢。
好幸运的小鼓,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赞][赞][赞]
充满生活气息,让人心生美好[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