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裳

2022080100534980

《读书》二零零八年第三期上有黄裳先生的文章《忆吴晗》,是《吴晗文集》要出版了,编者约请他写序的,他就写了这篇文章。我前前后后读了好多遍,总觉得心里有好多话要说,却不知从哪里说起。这位八十九岁的老人,仍然笔耕不辍,让我们沐浴着他文字的恩泽,实在是荣幸的事,十余年的读黄往事,历历在目,人间至福,莫过于此了。

一九九六年年初,春节刚过,我在止园饭店参加政协会,有一天傍晚出去闲转,在附近的一家小书店购回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黄裳的《春夜随笔》,成都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的本子,和我在一个房间住宿的同事翻了翻,对我说,你买的书人就看不懂。我心里就有了些许的得意,倒沉下心来认真地读起来了。这是我接触的黄裳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榆下说书》,《榆下说书》我买得早,因为它名气太大,但我并没有认真地看,《春夜随笔》倒成了我读黄的入门书了。后来买辽宁教育的“书趣文丛”本子,其中就有先生的《音尘集》,还有人民文学版的《过去的足迹》,也都是认真地看了,其实《过去的足迹》是先生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写他和吴晗的交往,文章最初发表的时候,巴金是编者,为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保护这位敢写的朋友,还删去了一些文字,黄裳后来写了一篇纪念巴金的文字《伤逝》,就提到了这件事。

黄裳晚年的文字,有许多都是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的,我读这种报纸,也是盖有年矣,每每在“书人茶话”栏目看到黄裳的文章,都要剪下来,上午翻了翻剪贴本,数量竟然不少,拟书话系列就有好多篇。这些文章,大致后来都被编进了他新出版的集子,他是文化名人,学问底子厚,文章写得漂亮,集子一直是很叫卖的,尤其是这几年,他的集子的版本,是很多的,他这一辈的文人,有这种现象的,恐怕也没有几个。前些天去书店,又看到他以前的本子,重新编辑出版了,很想全买回来,但总觉得是“重复建设”,还是放下了。重新出版的书籍,每每会给人留下遗憾,集内的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些变化,重复与遗漏,都会给人带来不快,几年前购得一本《惊弦集》,回来还把编目和别的集子细细地对照了一回。黄著集子大致有四五十本,我的手里也不过区区二十余本,象《旧戏新谈》、《翠墨集》等都是以前购置的,《海上乱弹》、《清代版刻一隅》等几个本子则是新近才增添的。

黄裳于版本之学,颇有建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有很多的集子出版,象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来燕榭读书记》、上海古籍本的《来燕榭书跋》,都是很专业的本子,这些专业的书籍,卖点就不比他的散文的集子了,我购买《来燕榭读书记》才花了六折的价钱。

黄裳的文字平实、清简、思想性强,读起来很顺溜,很舒服,看他的文字是一种享受,他现在还在写,二零零五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不佞今年亦八十五矣。一直不记得自己的年纪,亦未尝以老人自居。近仍不时动笔,说些怪话,以之自娱。婆娑度日,不敢言老,仍不失少年凌厉之气,可以告慰于知人。”先生今年八十九岁了,愿他扛鼎之笔,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福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3247

(2)
上一篇 2022年8月1日 上午6:49
下一篇 2022年8月1日 上午8:58

相关推荐

  • 心美一切都美

    听一首深情的歌曲
    让心湖荡漾一片涟漪
    虽然错过了花期
    梦中的你 依然
    如雨下绽放的花朵
    娇嫩欲滴
    红红的情 火火的爱
    馥郁着那份心心相依
    也眷恋着时光里的
    相遇相惜

    2022年5月20日
    7.0K120
  • 【小说节选】笔记本风波

    距中考只有个把月了,那个男生的家长在贺主任的催促下,找到了陆老师,软磨硬泡,说了一堆好话,学生写了检讨书,在班上认了错,也就进教室上课去了。陆老师不是那种心很硬的人,你认错了,我给你个台阶下。 没过几天,又发生了一件令人不爽的事。 局里来人了,是来检查学校管理工作的。 局里来的人首先要看的,主要是立了项的实验课管理情况,以及教学人员的工作笔记。校长胡彝方随县…

    2022年9月23日
    58970
  • 吉林黑土地文化

      吉林黑土地文化底蕴深厚。 “东北二人转”的故乡是吉林省梨树县。赵本山当年是从铁岭来梨树学艺,然后回到铁岭将二人转发扬光大。现在吉林省的二人转从艺人员也有3000多人,在东北三省中是最多的。中国曲协已经正式授牌梨树县为全国唯一的“二人转之乡”。 朝鲜族文艺的发源地也是吉林延边,当年一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到现在还经久不衰,成为永恒的经典。 满族…

    2022年6月21日
    7.2K40
  • 柳梢青.初夏赏梨园(中华新韵)

    柳梢青(中华新韵) .初夏赏梨园 云梦谁裁,新枝唱和,玉蕊初开。点染韶光,斜阳疏影,隐隐青苔。 微风细语倾怀,暗香处、蜂蝶又来。逸逸清姿,锦书欲寄,平仄难排。

    2022年5月24日
    72230
  • 蛙人日志(小小说)

     小“铁达尼号”的悲剧重演,180多人死亡,120余人仍失踪,各国都派出了搜索志愿队支援,我参加了香港的志愿队,火速地飞到了海域现场。每天,在接待家属、外国使者、采访媒体的岛屿上,都是一片凄惨、忙乱的景象。 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的下海搜索。 我下海前,一对夫妻满脸的泪,走到我跟前,看上去五十几岁的先生,抓住我的手:“蛙人先生,帮帮忙吧,为我们找找儿子…

    2022年8月28日
    1.0K45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情满乌江
    情满乌江 2022年8月1日 上午9:29

    说来惭愧,对黄裳和他的著作我一本也没有拜读过,今天是第一次在贵博里知道了其人其文。再次反照了我的孤陋寡闻。生也有涯,知也无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剩下不多的时间,还可以继续学习。多谢您的推介![花][花][花][花][花][花]

  • 黃東濤(東瑞)
    黃東濤(東瑞) 2022年8月1日 上午9:44

    钦佩于您的阅读很有品味,老前辈黄裳的书文字确实如您所说平实、清简,姜是老的辣。

  • 柳絮晗烟
    柳絮晗烟 2022年8月1日 下午4:47

    黄裳先生在90高龄时,仍笔耕不缀,令人敬佩。
    有人说:”黄裳已去,黄裳仍在“!可鉴:文章不朽,赞美流芳!
    谢谢您的分享荐读![花][花][花]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