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先生热爱中国文化 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2016年8月30日,著名的法国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3岁。1923年出生于法国里昂(Lyon),从14岁就开始接触摄影,用父亲的柯达Vest Pocket像机拍摄了他的第一组照片。1951年,他放弃了工程师的职业,开始专注于摄影创作,后加入并负责玛格南(Magnum)公司。
马克•吕布对中国情有独钟,他是上世纪50年代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他从1956年访问中国5个月起,1957年和1965年两次再度访华,90年代以后几乎年年访问中国,曾经二十多次来中国采访,是拍摄中国时间最长的西方摄影师。
时年79岁的马克•吕布先生出席了2002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展出了他的代表作《上海人》,上图中间的竖幅照片为其中的一幅作品。他以直觉而富于诗意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了在这里发生的许多历史大事,用无声的照片向西方世界客观地介绍新中国及其时代风貌。他相继出版了《中国的三面旗帜》、《中国40年摄影集》、《明日上海》等摄影集。
马克•吕布先生很喜欢旧地重游,因为对于他,某个地方、某个风景,都如同一位朋友,值得重新探望,看到他的变化。五十年中国摄影,马克从毛泽东时代的平均主义的贫穷到九十年代末兴起的资本运作……无论是含蓄的温情、还是悲悯的现实,在他观看捕捉的生活细节画面中,都显示了他执著的迷恋。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纯摄影作品,都带有强烈的“马克•吕布式影像气质”,正如他本人所说:“拍摄对于我来说从不‘痛苦’。这样的过程轻松自然,是一种享受,就如同一首乐曲或诗歌”。
在2002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我有幸有机会用胶片定格摄影大师的风采,创作了一组关于马克•吕布先生的日光人像作品。二十年前的一天下午,平遥县衙的后花园沐浴在秋天夕阳的余辉里,马克•吕布先生正在接受山西省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我立即端起像机加入到采访的行列中去,或蹲或站不断地变换角度不失时机地连连按下快门,果断地聚焦捕捉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
突然,我发现马克•吕布先生的徕卡像机镜头正对着我拍摄,形成了我与马克先生对射(摄)的有趣场面。我相信,在他的像机里同样也记录下了我的影像,我多么想看到大师眼中的我的样子。采访结束后,马克•吕布先生欣然与我合影留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2925
评论列表(23条)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了机会,留下了大师的风采。
@四格格:谢谢欣赏!我喜欢摄影,是因为摄影之魅力,在于不失时机地捕捉、定格千变万化稍纵即逝的瞬间。顺祝夏祺!
二十多次来中国!可见吾国之强大的魅力!
@柳絮晗烟:谢谢欣赏!马克先生热爱中国文化,长期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顺祝夏安!
赞!为您而赞!
@2272 张英辅:谢谢欣赏!很高兴,将我眼中的光和影传递给您,与您分享往日精彩瞬间。顺祝夏安!
和摄影大师交流,太有纪念意义啦!
@李宗宾19481957:谢谢欣赏!法国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先生是我多年的偶像,有幸在平遥邂逅马克先生,是我摄影经历中难忘的精彩瞬间。顺祝夏祺!
精彩的瞬间,要靠精湛的技术,每一幅作品,就像一首歌一篇诗词,创作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
@蓓蕾含香:谢谢欣赏!摄影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自主适时地按下快门按钮,捕捉定格精彩瞬间,享受的就是这个紧张刺激的过程。顺祝夏安!
欣赏佳作,精彩,问候学习![花][花][花][花][花]
@风雨:谢谢欣赏!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学习,以摄影陶冶情操,广交朋友。顺祝夏祺!
能有机会与大师这样的近距离接触,机会难得,您一定也很了不起!
@灿烂阳光:谢谢欣赏!我只是运气好而已。在平遥古城邂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的偶像马克先生这样的国际摄影大师,让我有机会为大师拍摄了一组纪实人像作品,实在令人激动而难忘。大师的风采将永远定格在平遥古城,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顺祝夏祺!
欣赏学习老师新作。独特的摄影技巧扑捉唯美的 、难得的生活瞬间!祝贺老师和法国摄影家相遇、拍照,留住永恒的留念。[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
@碧宇流云:谢谢欣赏!难得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向大师学习,以平实的镜头语言,记录真实的世界。顺祝夏祺!
很经典的瞬间,他的作品影响着无数的摄影师。向摄影大师马克.吕布致敬!
@含羞荷:谢谢欣赏!顺祝夏安!
借老师的文章,欣赏到大师气质与大师作品,大开眼界啦![赞][赞][赞]
@飞花如雪:谢谢欣赏!学习大师,记录真实。顺祝夏安!
竟然还有周总理摆出剪刀手的照片,太珍贵了[赞][赞][赞][花][花][花]
@飞花如雪:谢谢欣赏!马克先生跟周恩来不仅见过几次面,而且曾经交谈过。顺祝夏安!
见到了传说中的莱卡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