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智慧老人的伤感故事

听来的故事

        和大学的老同学微信聊天,她给我讲了自己小区里发生的一件事,听后很有感触,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

        她住的那栋楼一楼东户住着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四楼住有一家三口,夫妻二人和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有一天,这男孩去上学正好走到老先生家门口,这时门开了,老先生亲切和蔼地对这小男孩说:“小朋友,你以后每天上学路过我家门口时,敲一下我的门,我会开门给你一元钱,好吗?”这是顺便举手之劳的事,小男孩欣然答应了。从那以后,小男孩兑现诺言,每天上学走到老先生门口,就敲敲他的门,老先生微笑地打开门,和小朋友问个好,并给他一元钱,有时是硬币,有时是纸币。
        随着时光的流逝,转眼几年过去了,这一老一小一直坚守着相互的承诺。后来老先生给的钱慢慢增加,从开始的一元,两元到最后男孩上初中时增加到每次给五元。
       有一天,这男孩敲了半天门,却没人应声,他告诉父母,父母报了警,警察来到把门想办法打开发现,原来这家老先生已经去世,桌子上有一封信,是写给这个小男孩的,信中首先感谢男孩几年来兑现两人之间的承诺,然后又委托小男孩的父母帮忙处理他的后事,最后交代他生前住的这所房子包括屋里的所有东西都留给小男孩。
        听完这个发生在现实中的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这位智慧老先生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处理他的后事和房屋财产,还是第一次听说,有点稀奇,同时也让我多少有点伤感。对于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特别是失去自理能力时,怎样能安然度过晚年,如何才能避免死亡在屋内多天却没有人知道的悲剧发生,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这是政府和社会以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和关心的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听来的故事

这位老人1932年生人,他因为经常锻炼,坚持做伸筋拔骨操,如今90岁了,脑子不糊涂,虽然走路有点蹒跚,但能骑自行车,而且他也有儿女,这是老人的福气。可如果他是故事中的老人,没有儿女,身体又不是很好,独自一人居住,又该怎么办呢?

听来的故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2497

(8)
上一篇 2022年7月26日 上午10:38
下一篇 2022年7月26日 下午1:21

相关推荐

  • 难得去那条 僻静幽深的小巷子 老宅子 喜欢晃悠的那种风格 无法表达 什么样感觉好难说清 哦 这个幼儿园蛮熟悉 倷啊 谁人呢 允我脑袋转个弯 想不起来 再想一下吧 常去钮家巷买菜 轮廓还在 亲昵的眼神儿 岁月不饶人 缕缕白发 在青丝里穿梭 卖菜的阿姨依旧 慈眉善目 称呼漂亮坚韧 二十年后又重逢了    

    2022年7月24日
    8.0K80
  • 报复性消费

    现实总是与说法有着某种相悖的表现。比如,说法是,几年抗疫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生活质量与消费能力已经到了困难的地步。而现实是,一旦解禁,人们还没有开始恢复生产,消费却已经一飞冲天。比如新上映的影片,票房已经达到历史极高XX亿;旅游酒店,据说海岛人多到就差挤到海里去了,超过疫前的2019年。 我们是保守的人,而且还是“阴险小人”。不敢去酒店,不敢去旅游。但近处…

    2023年1月28日
    3.5K130
  • 老年痴呆?这些简单字我都认不识

            前天上网,在360导航惊见“每天一个生僻字”,忽然想起近年来我在博上也遇到过一些生僻(也称冷僻)字。这些生(冷)僻字,并非过去的繁体字,而是简化字笔划且都不多,我却非但不认识,甚至可以这样说:今生未读到,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很是奇怪?!        而这些生(冷)僻字,以往或者说我上博初始,似乎并未发觉!若因此说我愚笨“识字太少”倒是小事,呵…

    2022年9月23日
    685110
  • 老有所为的王联春老师

    王联春老师,父亲昔日的同事,也曾是我的老师,原是刘家馆一中老师,退休后移居北京。 王老师年过七旬,但勤思好写,文笔优美,近些年热衷于整理刘家馆历史资料,在刘家馆教育界有很大声望。而且他还培养了两个好儿子,都在中石油工作,业绩不蜚。近几年因为刘家馆的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我与王老师在网上多有交集,而且父亲生前对王老师也非常认可,总给他提供一些素材。 昨天刚好有点…

    2022年8月8日
    5.1K30
  • 谷雨养生谈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使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谷雨养生要注意的是:气温虽然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过敏体质的人这个季节应防花粉症及过敏…

    2023年4月20日
    256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2条)

  • 碧宇流云
    碧宇流云 2022年7月26日 下午12:25

    欣赏老师新作!我感觉这是一个良知有仁爱、明智的老人人性之美的一种最佳的选择!也突出了老人们儿女不在身边?或孤寡老人怎样度过晚年的社会问题?去养老院?还是坚持自己过?老人也需要精神上的关爱和满足?……………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26日 下午5:13

      @碧宇流云感谢流云第一时间来阅读分享,并认真点评。不去养老院自己过的话,最好是请个保姆,可现在勤劳善良有爱心的保姆几乎没有,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反映孤寡老人的凄凉和无助,希望政府,各级领导,社区都能关心养老问题。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7月26日 下午1:52

    这是个社会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但这个故事,会促使人们去更多的思考该如何去有效的解决。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26日 下午5:20

      @四格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俩可想到一起了,写下这个听来的故事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关心和考虑养老问题,感谢知音点评。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2年7月26日 下午2:22

    人老了 ,实际问题很多,有不少事情有待解决,这对国家对政府都是需要郑重考虑和提上日程的事情。老乡,你是人大代表,开会时替老百姓提一提。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26日 下午4:57

      @2272 张英辅感谢老乡第一时间来阅读分享并重视养老问题,人大代表是在职时的事,退休就没有了这个作用。而且必须是开人大会期间提议案或建议,领导才重视。一届五年,每年就开一次会。我在任期间曾经提出改革河南高考模式的051号议案,并且被采纳,现在河南的高考模式还是那个时间定下来的。

  • 雷泽风
    雷泽风 2022年7月26日 下午6:53

    这位老人可谓智叟,为自己的人生结局设计了这么完美的方案。我的现状是年且八十,儿女都不在身边,夫妇俩相依为命,都是扶杖靠助行器行动之人。即使遇到敲门的孩子,也要半天开不开门,送不了钱,耽误孩子上学的时间,谁也不会与我这样结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还真没有设计好多么完美的解决办法。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26日 下午8:23

      @雷泽风从同学那里听到这个故事后,有感而发就写了这篇文,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关心和思考养老问题,能自理时怎么都行,不能自理时,有儿女不在身边,和无儿女差不多。我想,一种是去一个服务和条件都相对比较好,自己经济能力又能负担得起的养老院,一个是居家养老请一个勤劳善良比较有爱心的保姆,但这样的保姆很不好找,除非是自己的亲戚。还有社区可以关注这一部分老年人,天天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 风雨
    风雨 2022年7月26日 下午6:57

    欣赏佳作,新周愉快,晚上好![花][花][花][花][花]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7月26日 下午7:55

    这个老人很有智慧,不过这个故事还是让人伤感。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27日 上午9:13

      @难诉相思我昨天给你写的回复评论怎么不见了?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7月27日 上午9:17

      @豫莲芳草这样啊?会不会是有敏感词的缘故?得问一下管理员呢。不管是评论或者评论回复,你我都没权限删除的呀。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27日 上午9:34

      @难诉相思算了,不管它。不见就不见了,也没啥,就是感到我现在改的题目《一个智慧老人的伤感故事》,怎么刚好给你的留评不谋而合?说明我们是想到一起了。

    • 难诉相思
      难诉相思 2022年7月27日 上午9:39

      @豫莲芳草是呀,心有灵犀![咧嘴笑]

  • 蓓蕾含香
    蓓蕾含香 2022年7月26日 下午8:34

    哎,独居的老人真可怜,有关部门应该关注一下这个弱势群体才好。师老师的这个故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您点赞![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柳絮晗烟
    柳絮晗烟 2022年7月26日 下午9:11

    晚景悲凉,不是个例,以心存善,才有希望!这位老人家还算幸运!谢谢博主分享!👍🌹🌹🌹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26日 下午10:01

      @柳絮晗烟是的,老人们晚年的凄凉和无助是普遍的问题,写这篇文就是为了能引起更多人对养老问题的关心和思考。

  • 地质之花
    地质之花 2022年7月27日 下午7:52

    这位老人很明智。
    社区养老,养老公寓都是很有希望的,就看有没有人能出头搞了。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28日 上午9:42

      @地质之花住养老院和居家养老请保姆,一般是这两种方法。如果无儿无女没有监护人,养老院是不收的。请保姆也很有问题,因为现在勤劳善良有爱心的保姆几乎是找不到。

  • 2272 张英辅
    2272 张英辅 2022年7月28日 下午2:50

    读过 再读 问候。

  • 沉默者FAN
    名山有径 2022年7月28日 下午9:54

    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还是太少。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7月29日 下午3:06

    老人的智慧和小孩的善良,都很感人。也给人们提出了新的人生思考。

  • 玉梅
    玉梅 2022年7月30日 下午7:57

    读了,很凄凉的感觉。这不是一个故事,是生活中的现实,也许我们都会遇到如此的尴尬和无奈。我们虽然有儿子,但是,能陪伴左右吗?他们要奔波讨生活,这年代年轻人压力大,能维持自己就很好了,要靠他们养老很不现实,所以,如你文中的智慧老人,早早做准备,还是必要的,至少,不至于死后多少天无人过问。
    一声叹息啊!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7月31日 上午5:21

      @玉梅我们是惺惺相惜,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腥风血雨,特别是失去自理能力后日子更难过。文中的老人颇费心思,最后想岀这样一种解决的方案,读后的确是悲凉伤感,所以题目是《一位智慧老人的伤感故事》,应该是符合文的内容。

  • 不变hong心(黃梅麟)
    不变hong心(黃梅麟) 2022年7月31日 下午11:02

    发人深省的故事!

  • 沉默者FAN
    名山有径 2022年8月1日 下午10:53

    年轻人生存压力大,无暇顾及自家老人,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问题。

  • 四格格
    四格格 2022年8月3日 上午7:24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能事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少有的智慧。

  • 周旭才
    周旭才 2022年8月4日 下午3:27

    看了您讲述的伤感故事,很有同感。未来的社会,当独生子女们都到五六十岁时,他们的父母都到了必须要陪伴的时候,如果这个唯一的女儿远嫁他乡,或者子女在遥远的城市工作生活,那么年迈的父母很可能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般孤独凄凉。有此智慧固然好,但这仍然是消极的被动的办法,敬老院、福利院、经营性养老院以及我设想中的“公益性互助老人院”或能解决此遗憾。

    • 豫莲芳草
      豫莲芳草 2022年8月4日 下午8:22

      @周旭才难得我们心有灵犀,都共同关心和思考养老问题,并愿意力所能及为此做点事情。你讲的养老院和福利院是常见的无儿女或儿女不在身边的孤独老人最后的归宿,但很多媒体也报导过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在养老院受护工虐待的情景,虽然不是普遍,也不容忽视,养老院缺少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措施。护工都是没有经过陪训的,思想素质和护理技能都很低,所以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好评判,而护工的服务是个大问题。
      有房孑的老人居家养老,不能自理要请保姆,而现在找个勤劳能干,心厎善良有爱心的保姆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有不少保姆虐待老人甚至害人的事例,令人发指。
      你设想中的公益性互助老人院我觉得如能实施是个不错的刅法,另外基层政府包括社区应当组织一些志愿者,不定期去各个养老院检查服务情况,制约他们的工作,以避免和减少虐待老人的现象岀现。

    • 周旭才
      周旭才 2022年8月7日 下午10:49

      @豫莲芳草谢谢您的爱心,你讲得很对,未来能让大家有信心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互助式的养老场所。

  • 树中俊叶
    树中俊叶 2022年9月4日 下午12:33

    老人最怕老无所依。这个老人挺有智慧的。至少还有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