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鸟翱翔起舞的下午
东瑞
【注】加里曼丹岛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旧称婆罗洲。日本电影、栗原小卷主演的《望乡》(又名《山打根8号》)所讲的故事即发生在该岛的北部;三马林达,我小时候渡过童年的小城。附近是原始森林,早期没有开化的土著(达雅族)就长居于此。印度尼西亚未来的首都将从爪哇岛的雅加达迁移到距离达埠不远。
**************
多年前,回到故地小城三马林达。一到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即现在的加里曼丹岛),途中,就听到朋友兴奋地说起达雅族将在8月5日举行千人大聚会的事,整个加里曼丹东部的达雅族都会集中在他们的一个大村庄,距离达埠约有四五十公里。两年前我们在盼榜达雅族那里做客,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这一次,我把上次写的散文诗收进最新的散文集里,瑞芬的同学还把它转送给她们,开玩笑说我的书发行到全世界,都知道他们达雅族了。朋友还对我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们说,一旦华族遭难,达雅族就是华族最好最可靠的朋友。
一个少数民族,唯有多接触了,才会明白他们的历史、民风和习惯。有些土著,其实并不可怕,完全并非如同欧美戴有色眼镜的人士那样去丑化他们,拍了无数歪曲、夸大、丑化他们的探险电影赚钱。像现在的达雅族,早已与时俱进,与早年的那种极端落后的情况不同了。现在的达雅族,就我们一路看到的,接受了城市的文明,穿着传统的达雅服装和头饰,开着摩托车,还用着手机。那些达雅少女,不少皮肤皙白细腻,胜似华人。除了极少数的老者,也都没有垂肩长耳朵的了。与我们合影的达雅两位酋长,除了满脸胡须、长发、穿戴很威武外,也没什么特别,其中一位的短裤还够新潮的呢。
我们何其幸运,有几乎参观到这百年不遇的盛会。
那天,除了一个大礼堂,外面还有一片大空地,空地的一侧搭上一个看台,也权当主席台。我们一到就先进入大礼堂,在门口,几位负责的长老纷纷礼貌地与我们握手,表示欢迎。里面早就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穿着传统达雅族服装、戴头饰,手持羽毛的达雅女子,有少女,也有少妇和中年妇女,不断地涌入,坐在大礼堂边沿,见到我们来参观,友善地让位。我们想和她们拍照,她们也笑着答应。我们在礼堂等待,以为礼堂中央大空地将有演出,等了很久,忽然轰然一声,看到密密麻麻坐着的达雅男子纷纷走出礼堂外,那些准备舞蹈的达雅女子,也都列队到场外集中,方知舞蹈盛会不在礼堂内进行而是移师大操场。男男女女不同服饰的达雅人列着队向大操场对面移动,不一会儿就站满了,远远望去,人数很多,确实非常壮观。记得两年前,我们到盼榜村,她们是特地为我们十几人的到来做专门的演出的,规模比较小,而今天她们是参照盛会的程序来做表演,一定更有看头吧。
达雅舞蹈女性有的全红色服饰,有的突出黑黄二色,手上多持鹰羽毛扇作为舞蹈道具。她们从场地边舞出时动作整齐,节奏缓慢,姿态优雅,仿似犀鸟在空中翱翔起舞,这一刹那,强烈吸引了不少媒体的摄影师争先恐后趋上前去,我也很紧张,穿过看台左侧座位间的泥泞地,猫低着身子,迅速散步作两步地跑到舞蹈场地中央。同来的朋友也有跟我一样对达雅舞蹈极感兴趣的,紧张地拍摄。她在大赞舞蹈动作很美,我也很有同感。轻盈温柔,犹如一群犀鸟在蓝空里缓慢地、有节奏地飞翔。以前我觉得峇厘舞蹈很美,美在那种兰花手和生动的眼语,但臀部的左右摇摆未免显得有点程序化,比较起达雅女子的轻松自由翩翩飞翔,达雅舞显然悦目多了。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感觉而已。果然我们一会就看到一只仿造的犀鸟在半空中转,那些达雅少女就抓着彩带,为着犀鸟旋舞在赤道的烈日下跳舞,观看的人们感觉犹如头上燃烧着一个火盆,汗,就像百来条黏皮肤的蚯蚓自头上、皮肤里爬下来,一条手帕很快就湿透得可以拧出水来。可想而知操场上的舞者一定也不好受,可是那快乐友善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据说所有的动作都是模仿如今在婆罗洲已经绝迹的犀鸟,她们的舞也是为了纪念曾经在婆罗洲闻名的鸟类。这价值不少于万元的珍贵鸟类,也象征着加里曼丹善良、热情的达雅族。
这一天,尽兴而归,大开眼界。
我一直相信朋友的话,在华族受排斥的日子,达雅族会率先站出来,对歧视分子大声喝斥一字:“NO!”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12103
评论列表(34条)
首席,严重欣赏,问候学习,周五愉快[花][花][花][花][花]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首席欣赏,咖啡招待风雨老师。
又一次开了眼界 ,好享受,赞。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一直鼓励支持,
东瑞老师的此篇作品倾注了满腔深情,细致灵动抒写,极富质感拍摄,以文图并茂,画面感与现场感极强,彰显舞者的独特风情,给人以美的陶冶与暖意融融的感念。这样的情怀与格调,将中华文脉的美学元素传递,极具穿越的力量。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美评高评,东某会当作勉励,继续努力。
异族风情,分享啊。
@炫风之影:谢谢炫风老师来访。
由此得知达雅族和美妙的犀鸟舞!分享、欣赏!谢谢东瑞先生的引领!
@柳絮晗烟:谢谢晗烟老师来访留言。
世界之大,真是难以想象,跟着东瑞老师的图文并茂一路紧紧跟随,又饱了一次眼福,涨了一次见识。知道了婆罗洲的达雅族,还有如此唯妙唯肖的犀鸟舞,如今土著不土,人更好看,更让人喜欢的是“我一直相信朋友的话,在华族受排斥的日子,达雅族会率先站出来,对歧视分子大声喝斥一字:“NO!”[赞][赞][赞]
@似水若烟:谢谢若烟老师留言,据说达雅族和华族八百年前是一家,因此皮肤皙白,样子娟好。我们到达雅族居住的地方,看到过™长耳朵的老人。
随东瑞老师灵动的文字,感受热情似火、善良好客的达雅族,犀鸟舞让人大开眼界[赞]
@绿梦儿(蘭馨):谢谢绿梦儿老师的欣赏好评,谢谢。
仔细读了美文,了解了达雅民族,尤其感动他们对华人的友善,勾起了旅游的愿望。谢谢东瑞老师的推荐。
@诚厚:谢谢绿梦儿老师的欣赏好评,谢谢。
@黃東濤(東瑞):上面发错抱歉
@诚厚:谢谢诚厚老师的欣赏鼓励,是的,他们对华族很友善。
随着东瑞老师的文字了解了达雅人的文化,谢谢分享![花]
@难诉相思:谢谢难诉相思的阅读和留言。
東瑞兄有機會參加达雅族大集会,观看他们的演出,真的是机会难逢啊!确实我们从小就听说他们是未开化民族,原来实际不是如此。随此文图文并茂,跟东瑞兄参加了此盛会,参观了犀鸟舞,非常感谢!
@不变hong心(黃梅麟):谢谢梅兄,的确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笔下描写的淋漓尽致,生动贴切的用词格调。陷入其中。文采及舞姿翩翩,意犹未尽的场面。[赞][喝彩][花]
@ch雪梅:谢谢雪梅老师的来访和评语。
这些偶尔只在电视画面上见到的异域风情,今天在老师的文章里读到,太幸运了。羡慕老师伉俪。
@霁月:确实非常难得,我们都不容易才遇到。
小时候看过《望乡》,记住了栗原小卷和田中绢代。演的蛮好。[咧嘴笑]
@ch雪梅:是的
谢谢东瑞老师,带我观看婆罗洲特有的舞蹈。看他们的肤色,相貌,应该是黄种人吧。
@地质之花:是的,黄种人,华族和™通婚的不少!谢谢芳姐来探望东瑞
欣赏学习老师的新作!文图并茂。相得益彰!老师灵动的文笔、开阔的视野,畅怀的质感,使读者大开眼界!婆罗洲的达雅族人的异国风情,热情好客,展现在眼前!人类的一个共同的永恒的生存主题是爱(包含、道德、素养、朗善、慈爱等等)。使读者因为看到了外面的多彩的世界,看到了此民族的豪放、激情的犀鸟舞……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赞][赞][喝彩][喝彩][花][花]
@碧宇流云:谢谢流云老师的热情评论,给东瑞很大的鼓舞。非常感动感恩。
好感人的文字。细致入围的描写,身入其境的拍摄,其人心脾,开人心智。分享了异国风情。
@清心:谢谢老师